北京有錾刻三绝:也就是刻瓷、刻铜、刻竹,刻瓷首屈一指。刻瓷是用一种钻石制成的金刚刀或合金刀在瓷板、瓷器的釉面上,錾刻素描或中国画或图案的技艺,有人赞誉它是在瓷面上“绣花”的艺术,它是绘画与錾刻的深邃结合的技艺,是以刀代笔的书法绘画。当然,现代也有年轻人,说这是给瓷器纹身,虽然形象,但透着一些戏谑。那您见过刻瓷作品吗?您知道当年周恩来总理曾经对国宝级艺人朱友麟的作品做过什么规定吗?
刻瓷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民族传统工艺,相传,刻瓷艺术起源于秦汉时期有剥玉,后来,伴随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不断问世,帝王和文人墨客喜好玩赏瓷器,时常在晶莹如玉的瓷釉面上咏诗题文,为保存笔痕墨迹,人们用刀在瓷面上刻划出轮廓外形,形成了早期的刻瓷。据有关资料记载,至清代后期,刻瓷艺术十分兴盛,北京曾设立“造办处”,聚集了各地能工巧匠进行艺术创作,这时的刻瓷不仅限文字,已发展到以山水画为题材的艺术品,刻瓷对象扩大到瓷板、花瓶和文具等物。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顺天府承办北京工艺学堂,又称工农学堂,开设各种工艺课程,其中就有刻瓷一科。在20多位学员中,只有朱友麟和陈智光一直从事刻瓷艺术创作。《旧都文物略》记述:“刻磁(瓷)以朱友唐(麟)为最著,世居北平,设馆厂肆,日师古斋。用钻石刻仕女眉目衣折,用錾刀攒山石树木,均极工。皴染处,如写纸上,出自天然。”书上还特别刊登了两幅朱友麟作品的照片。解放以后,他们两个人都成了北京工艺美术研究所的老艺人。说到北京刻瓷的老艺人朱友麟。他曾经是晚清宫廷工匠. 1914年获得日本大正世界艺术博览会金质奖章. 1930以后与著名画家张大千合作10余年.张写朱来刻两个人珠联壁合!被传为佳话.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的作品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不允许出口。
当然,说到刻瓷,北京东城第二图书馆,也就是原崇文图书馆副研究员,现已退休的李俊玲女士颇有研究,她还出版了非遗专著――《北京刻瓷》一书。
李俊玲
李俊玲女士聊刻瓷
北京曾有錾刻三绝之说,一是刻瓷,二是刻竹,三是刻铜。
刻瓷就是艺人在烧制好的瓷器上写字作画的一门技艺。是以刀代笔在瓷板、瓷瓶、瓷盘上表现素描、线描、中国画及书法的艺术。
刻瓷与刻竹和刻铜相比,难度是最高的。这是因为瓷器的釉面很脆,家用的瓷盘瓷碗,一不小心碰一下还裂个口呢,就更甭说用金属錾子在瓷釉面上刻了。所以有句歇后语就说:“精薄的瓷器上刻花——小心着点儿”,还有一句叫:“粗瓷茶碗上雕细花——难啊”。
关于刻瓷的产生,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大伙都知道,乾隆皇帝弘历酷爱瓷器,还特别喜欢写诗,不论是上书房还是寝宫里,到处都摆着瓷瓶、瓷罐,每当诗性大发的时间,就提笔在这些瓶瓶罐罐上面题写诗词,留作欣赏。由于都是用墨写上去的,所以在擦拭这些瓶瓶罐罐时得格外小心,一次,一个宫女在打扫房间时,不慎将一个瓷瓶上乾隆皇帝的题字擦掉了,当即便被责罚。这之后乾隆便命清宫造办处中的玉作,将他在瓷器上的题诗用磨玉的方法划出轮廓,使题字永久地保留下来,刻瓷也由此诞生。虽然这只是个传说,但人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刻瓷应始于乾隆年间,直到现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湾故宫博物院仍收藏有乾隆御题刻瓷器物。
什么说真正意义上的刻瓷产生于乾隆年间呢?这还得从刻瓷的工具说起,俗话说:“没有金钢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这金钢钻就是金刚石,就是我们常说的钻石,镶嵌在刻瓷刀上以后,使得刻瓷艺术升华了。后来再发展就出现了高碳合金钢,可以直接制作刻刀。说到这儿,咱又得说个故事。
在清末民国那会儿,北京刻瓷行里最有名望的刻瓷艺人叫朱友麟,他曾在前门观音寺的青云阁商场开设师古斋美术社,后移至琉璃厂。朱友麟的刻瓷作品大部分是自画自刻,有时与张大千等著名画师合作。民国时,刻瓷所用的錾子国内非常不容易买到,朱友麟听说打磨厂顺兴刻刀铺店主张凤鸣,就是闻名北京城的“刻刀张”,为金石家解决了刻刀的锛刃、卷刃的问题,便亲自到刻刀铺找到这里,请他帮助研制刻瓷錾子。然而刻刀与刻瓷錾子不一样,当时“刻刀张”既没有制錾子的好钢材,又不掌握制造这种刻瓷錾子的技术,所以他也没有多大把握,但在朱友麟的一再要求下,他答应试试看。朱友麟走后,张凤鸣带着伙计们到宣武门、德胜门等地的旧货市场寻找可制錾子的钢材,最后在崇文门外茶食胡同的废旧铁铺里找到了国外生产的旧钢锉,回来在炉里一炼,还真是好钢,经过多次淬火试验,终于制出了硬度合适了刻瓷錾子。朱友麟试用之后,十分感慨地说:“我能用上我们中国自己制造出的錾子,再不用求人家(指外国人)了。”自此,北京刻瓷有了工具制作之后,朱友麟刻瓷所用的錾子都出自“刻刀张”。
早先,刻瓷用的瓷器都是景德镇烧制精白瓷,用錾子在上面刻出文字、花鸟、风景等。也许有人问了,不是刻瓷吗?怎么使錾子呢?其实所谓刻瓷是用形状像铅笔一样的錾子完成的,艺人右手握把小锤,左手扶着錾子,在小锤叮叮当当地敲击下,錾子沿着画在瓷面上的线条匀速前行,很有节奏感,在旁边观看也是一种享受。所以人们赞美刻瓷时常说:“刻瓷是以刀代笔的艺术”。錾刻出必要的线条以后,用墨或者颜料填色,擦拭以后就成了一幅水墨画或者是写意国画。
现在,瓷器在颜色和质地上丰富了很多,所以,刻瓷艺人也不再局限于在白色瓷器上作画,而是在不同颜色和质地的瓷盘上,使用素描手法,创作出更具观赏价值的艺术作品。
我认识一位刻瓷名家茅子芳,我把他称为怪人。
一怪:工美艺人的家里堆满了历史书藉;
二怪:能在别人不用的“废料”上刻出花来;
三怪:作品再好也不参加评比;
四怪:日子再难也不卖作品。
在茅子芳作品中,有一套棕釉瓷盘《卢沟桥》风景系列作品,一共3件。为了创作这套作品,他分别在春、夏、秋、冬四季到卢沟桥,有时就在那儿坐上半天,构思创作。凭着这股韧劲儿,他的这套作品显出素色山水刻瓷的魅力。咱特别说说其中的一件《卢沟晓月》。这件作品表现的是从西向东观看卢沟桥的景象,并没有表现圆月,而是用了一弯勾月,因为了在深棕色的瓷盘上创作,所以有一种自然的夜色,他把表现河水的地方錾的很深,露出了灰黄的胎质,显出河水在月光下的清澈,表现出月夜的幽静。不论是摆在案头还是挂在墙上都能称得上是一幅风景小品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