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绞胎瓷最早出现在唐代河南及山东一带,其中规模最大、技术水平最高的当数河南巩县窑。其具体技法是把配出的深色和白色泥切成薄片,按造型要求堆叠成雏形,然后放到刻好形体的陶范中挤压成形。
英国陶艺家Dorothy Feibleman 的作品非常独特,她作品的复杂图案既不是描绘上去的也不是印上去的,而是一项复杂和技术性很强的创作过程。她是使用自己的技法,将不同的泥料,不同颜色揉压在一起形成的图案。作品非常清新,充满着欧式风情,并且独自开创了透光的瓷胎技法,在绞胎瓷领域也是独树一帜。
Dorothy Feibleman 作品欣赏
以蓝色为主色调,规律的的纹饰使得整体看起来十分的优雅,因其独特的透光瓷胎技法,从瓷器上排列整齐的小孔中透出的光让整个瓷器流光溢彩。
灰白色的瓷器上有着自然生动的纹理,自然纹饰的独特表达需要精心设计,在灯光的照射下,透光的瓷器看起来如梦如幻,桌面的倒影更是让人觉得亦真亦假。
底部如花瓣一般的红色花纹盛开着,随意的分布在瓷器的下半部分,而上面却独出心裁的换成了灰棕色的纹理
与前面小巧精致的器相比,这件就显得更加大气,“大海碗”的比喻正是恰当。瓷器的外部就像是被一个书画大家挥洒笔墨随性而作的水墨画,又如小儿涂鸦没有规律。潇洒而不零碎。
同样的蓝色调,却又有着不同的韵味。夸张的纹饰布满整个瓷器。
整个瓷器的造型犹如一片卷起来的荷叶,优雅而有情调。碗边是高低起伏自然的荷叶边,只可惜碗上的纹饰是石榴红,散开生长的根须,宽大的的花叶,少了荷叶的清新,多了红色的妖娆。
整个瓷器的造型让人想起了漏斗,底部树状的条文中有几笔凌乱。
连着清晰地倒影一起看觉得像是一个烛台,宽大的底座,短小的柄,同样宽大的烛托。瓷器本身又是橘红的颜色,不禁让人感觉到温暖。底部规律而错落开的小方形,上面的花饰纹案,温馨而高雅。
瓷器边缘的造型像是一个不小心被摔坏的碗,有种残缺的美感,但同时又十分的规律齐整,更像是造型独特的果盘。小太阳一样的纹理,从内部透过光可以看到一个个的小圆点,十分的小清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