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艺美术史》中记载:“山东淄博所产的黑釉白线器,是金代最有代表性的产品。这里还生产三彩器,被人们称之为‘宋三彩’。”在博山大街窑址、辘轳把窑口遗存的诸多“宋三彩”瓷片中,美术家、陶瓷艺术家朱一圭发现了花斑玛瑙釉。从1973年开始,经过近四十年的研究和挖掘,终于把宋代著名釉种花斑玛瑙釉复原成功。
玛瑙是自然所生,例如产生于火山爆发,主要成分以铁为主。把氧化铁引入陶瓷制作,就会出现玛瑙釉。玛瑙釉在北宋时候的博山出现,就是因为这个地方历来以烧造黑釉著称,原料中再加入氧化锌、氧化锡等元素,在高温作用下相互融合、吸收,形成窑变,就是玛瑙釉。博山煤炭开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在琉璃、陶瓷烧造过程中应用。烧炭比烧柴温度高得多,就很容易窑变出千姿百态的玛瑙釉。
朱一圭不仅是陶瓷艺术家,还是著名书法家、美术家,他对世界美术史具有很深的造诣,西方印象派画家对色彩的开发和使用,极大地启发了他,因此他把印象派色彩学理论运用到他从事了近七十年的陶瓷艺术领域。他说,“将绘画色彩运用到陶瓷上,离不开西洋画中所谓的中间色——灰,经过这么多年的研究,咱们已经可以得到各种各样的灰,包括高级灰,这是全国其他地方没法和咱比的。原因是,咱们这里是个硅酸盐产区,不仅有陶瓷,还有琉璃。其他地方都是单独的陶瓷,没有琉璃,咱们这里有琉璃,一配合就出来了,别的产区要想和咱这里这么全,没有。人们老是不揭这个密,陶瓷里头颜色再多,赶不上琉璃多,两下一结合咱这里颜色就全了。他们画张法国后期印象派的画,没有那么多颜色,咱这里不用寻找,一兑就出来,经过了火,比他画里的颜色又漂亮了。”
“北宋时期的博山玛瑙釉,还有存世的样品,就是大街南头、辘轳把出土的小陶俑,佛像、观音、罗汉、力士、武士、仙人、仕女、童子、瑞兽、山子等,各种各样的颜色都有,辘轳把的黑釉里还有老鸹翎,黑里泛蓝,对咱是个启发。”朱一圭先生拿著名的河南钧瓷做比较,“钧瓷有四个字的特点,叫丰肥匀润。为啥叫丰肥匀润?薄了不出这个效果,我在画的时候就尽量加厚它,咱这个釉色的特点就是厚,在烧成上不和瓷似的那么快,到了一定温度得恒温漫烧。用氧化焰。钧瓷是还原焰,还原焰的颜色看着是挺好,颜色纯度不够。咱们没有法国后期印象派的启发,咱也到不了这个程度,大量地吸收了人家的长处,才有了今天的成果。那么,为啥咱这里走了这条路?因为咱喜欢印象派的颜色,油画的高级灰,咱这里说出就出来,咱有传统的基础,加上现在的审美观,一结合,颜色就丰富了。”
“说起来简单,从1973年到这,也四五十年了。这个继承啊,不是咱们想象的抓过来一搞就是,得反复来,所有的成果都是复化来的,反复反复,复化很重要。”
我知道,是朱一圭首先攻克了历来黑釉不能着彩的课题,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研究成功“高温乌金釉立粉彩陶”项目,为国内首创;1979年邓小平访美时所创作的“高温乌金釉立粉彩陶”《竹鸡》挂盘,作为国礼赠与美国参议院、众议院;当年,“高温釉陶瓷壁画”首次在青岛中山公园问世,标志着山东省探索高温釉色彩分类调配应用成功,被山东省命名为“鲁花釉”。.
“我解决了一个问题是,找到了陶和彩之间的介质,就是黑釉,乌金黑釉。无论是啥色彩,底釉都是乌金釉。乌金是咱们的主要颜色。每一个颜色的基础都是这个乌金。这个乌金有啥好处?任何坯体釉料上去有时会出现些毛病,加上这个乌金,它们就都结合了。再说它是重要的基础釉,就是三氧化二铁,说起来,日本现在的陶艺,也是用咱们的乌金釉,打底,稳定性好。比如脱釉,略微加上点乌金釉,就没有这毛病了。软硬适度。我们吃了若干亏,才得出了这一条经验。”
“我主要就是研究博山宋代陶瓷。现在看,还原焰就是比不上氧化焰出来的东西好,温度比还原焰稍高,结实啊,色彩啥的不是那么松,咱烧了这些年来,咱不走高温,有些颜色太高温了就烧没了,路子是对的,你看盘上的颜色,那个红,没有一点值钱的东西,又那么丰富,就有账算,评价一个玛瑙釉作品,还是看色泽,极端丰富,变化多端,要它出啥花它就出啥花,这是它那个长处,非常自如,简单在哪里?甭用笔,用海绵来一扽就是,让它出啥样形状就出啥样形状,其它地方的同类产品都不如咱这里系统和完美,他们的颜色都在一个黑调子上。雨花石很美,那些好的非常好看,忒小,没法大,咱这个想做多大小做多大小,实际上玛瑙釉就是雨花石的材料,一张大壁画,一面墙,看着很高档。国内的几个美术大家都来咱这里,一个是中央工艺美院郑可,一个就是中央美院侯一民,这是画界领袖人物,郑可的浮雕做的相当好,他做的陶瓷作品都是博山的釉色,蓝钧,兔毫,铜绿,就这几个颜色。”
现在,朱一圭的花斑玛瑙釉,已臻于炉火纯青的地步,为海内外陶艺收藏者所追捧,看看这些美轮美奂的花斑玛瑙釉瓶、罐、尊,那叫一个爱不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