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陶琉雕刻
编辑

内画鼻烟壶赏析

发布时间:2016-07-12 来源:烟草在线 作者:罗晨 编辑:yuxun
摘要  内画技艺的出现和日趋成熟让鼻烟壶这一烟具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一件有价值的内画鼻烟壶往往集绘画、书法、诗词、雕刻、镶嵌于一体。传统文化精髓在方寸之间汇聚,实现完美融合,使得鼻烟壶这个在中国出现较晚的工艺品快速发展,并焕发光彩。

20141124134334108A.jpg
李克昌所作内画鼻烟壶。

20141124134343427A.jpg
内画师作画。

据清代赵之谦的《勇卢闲诘》记载,明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鼻烟带到我国。鼻烟刚传入中国时被装在一个瓶状的玻璃容器中,分大小两种,上面都描有金花,俗称“大金花”、“小金花”。为方便携带,中国人用更小的瓶子分装鼻烟,并称之为“鼻烟壶”。清康熙年间的鼻烟壶,主要是玻璃、铜胎画珐琅制品。随着社会的发展、新技术的应用及日常需求量的增加,鼻烟壶的工艺、制作水平迅速提高。

通过壶口,在鼻烟壶内壁方寸之地描摹出人物、山水、历史典故,这种艺术被称为内画。内画鼻烟壶出现在清道光年间。

内画技艺的出现和日趋成熟让鼻烟壶这一烟具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一件有价值的内画鼻烟壶往往集绘画、书法、诗词、雕刻、镶嵌于一体。传统文化精髓在方寸之间汇聚,实现完美融合,使得鼻烟壶这个在中国出现较晚的工艺品快速发展,并焕发光彩。

最初,内画是在没有经过磨砂的水晶壶、透明或半透明的素玻璃壶的内壁上出现。因其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上色,所以只能画一些简单的图案,或寥寥几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先对鼻烟壶进行处理,即用铁砂、金刚砂在鼻烟壶内来回摇晃、磨擦,这一过程被称为“串膛”。处理过的鼻烟壶内壁呈磨砂状,细腻而不滑,更易于作画。内画需要用特制的弯头竹笔,蘸取颜料后,自小口伸入壶身,内部反向作画,非常考验内画师的技术和功力。

从流派上讲,内画艺术出现了京、冀、鲁、粤四大流派。

京派内画师中,影响最大的是周乐元、马少宣、叶仲三和丁二仲,四位的内画各有特色。

其中,周乐元的作品立意较高,题材广泛,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无不精美,尤其擅长山水画。他将绘于宣纸上的中国传统山水画逼真地浓缩在鼻烟壶内,技艺之精湛,令人惊叹。周乐元原是宫灯、纱灯画师,在文学、书法方面也有较高造诣,常借鉴王石谷、新罗山人的笔法作画,一丘一壑、一草一木,皆意境悠远、灵气十足。其题跋遒劲,诗中有画,堂名款经常署为“藕香斋”。周乐元的创作主要集中在1882~1893年间,其内画鼻烟壶曾进入清朝宫廷,有的作品还流传至美国。中国烟草博物馆内收藏有一枚周乐元所作内画鼻烟壶。该内画鼻烟壶为玛瑙制品,平口,直颈,端肩,圈足,圆膛扁腹。内画图案仿照南宋夏圭《溪山清远图》而作,画法纯熟,属鼻烟壶中的精品。

冀派虽然形成较晚,但规模最大、发展最快、影响最大,其内画艺术特点是精皴细染、造型准确、风格典雅,以国画色和油画色为主,尤其肖像题材方面的创作非常突出。王习三是冀派内画的代表。冀派常使用的内画工具是王习三首创的金属杆钩笔。

鲁派是山东淄博籍的内画师毕荣九在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从北京回到博山后发展起来的。鲁派最有特色的地方在于,能够利用瓷器上的釉彩,在鼻烟壶的内壁上作画,然后烘烧形成瓷釉画。即使盛水,画面也不会受损。

李克昌是另一位鲁派内画师。中国烟草博物馆内收藏有一枚李克昌所作天然水晶内画鼻烟壶。该鼻烟壶为椭方形,平口,直颈,端肩,方膛,鼓腹,圈足,馒头盖,整个内画以珠光色为底色,呈现出典雅精致的情调。内画采用工笔画法,一面描绘了一只黑犬,犬的眼神凌厉、身姿挺拔;另一面描绘了一束盛开的玫瑰,充满生机。

粤派内画以艳丽的色彩和装饰风格自成一派,主要集中在广东汕头,代表人物为吴松龄。

鼻烟壶内画以中国画为基础,承袭了国画的精髓,拓展了国画的创作空间,反映了烟草文化的一个方面,对研究烟草文化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内画 鼻烟 李克昌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小小鼻烟壶内绘出一百零八将
下一篇:鲁派内画:中国内画艺术大师张路华内画新品鉴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