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世德对作品精雕细琢胡影摄
成品摆上架子后,申世德都要再重新审视一遍。胡影摄
在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长河里,有这么一种民间艺术,把绘画和雕刻相结合,将绘画、书法等艺术形式雕刻在瓷器上,这就是刻瓷艺术。“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在传统雕刻艺术中,以刻瓷的难度最高,问津刻瓷艺术的可谓是寥若晨星,到了近代几近失传。河南省虞城县刻瓷艺人申世德经过30多年努力探索,终于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再生和发展。
12月15日,记者有幸参观了申世德位于侯方域故居的刻瓷工作室,并欣赏了他的绝活。
申世德告诉记者:“刻瓷它是及绘画、书法、篆刻、古诗词、诗歌等等集一体,与雕刻相结合的一种造型艺术。所以得有扎实的绘画基础,最好是具有大专毕业以上的美术基础,才能学得快学得好。”
“在瓷制品上雕字、凿画,一锤定型便无法修改,错使一分力釉面的裂缝就会使整个作品功亏一篑。关键就在于工具的掌握上,这技法必须得成熟,才能刻出来好的作品。”
如今的申世德老人能刻各种立盘、色袖盘、花瓶、瓷板、瓷片等十几个品种;而且能刻出人物、静物、花鸟、虫鱼、走兽、风景、书法等众多题材,其中花木兰系列、张巡系列等作品让他最为自豪。同时,申世德还有部分刻瓷作品以较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远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瓷赖画而显、画依瓷而传、触有手感、观有笔墨”,这是艺术家对刻瓷的评价。
刻瓷是清朝的皇宫艺术。据了解,清朝乾隆皇帝喜好留字,进贡到皇宫的瓷器,乾隆欣赏完以后就在瓷器上写下“乾隆御览”。由于写在瓷器上的御笔不好保留,容易擦掉,后来皇宫的艺人就想办法把它刻到陶瓷上用来长期保留。之后,刻瓷技术就真正发展成为了一门新的瓷器装饰艺术。
本文原刊于2011-12-16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