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道观点
一直以为琉璃与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因为历史总向我们阐述,它藏属于宫墙之内,居佛堂之上,在博物馆为人所不知。然而,琉璃匠人梁明毓却用一件又一件作品告诉我们:琉璃与生活息息相关,存于光影游戏之间,流于人物灵犀之巅。生活中,我们总是有很多 “以为”,其实我们能做到的,比我们“以为”的更多。
你会狠心亲手毁掉自己的心头宝吗?琉璃匠人梁明毓会,而且不止一次。2000个琉璃花信杯,单是制作就花了20天,却在1天内把它们几乎砸成粉碎。被砸的都是梁明毓认为不及格的作品,最后被留下来的不够500个。
他是一个对产品追求极致完美的匠人,但也是一名茶人、设计师、居士。能把“匠人”气质表现得那般“禅意”的人不多,梁明毓算一个。他精通工笔画,在北京的广告、设计圈子里小有名气,竟跑去做琉璃。没有华丽的宣言,从繁华走向山野,我专我心。
半世琉璃 半世禅
这两年,梁明毓和他的琉璃作品,以平和安然、禅意静美的姿态,在行业内声名鹊起。因其作品本身的线条简约、工艺精细,让同行的琉璃匠人大赞不已。有人以为梁明毓是踏足琉璃铸造业多年的匠人,实际上,他接触琉璃不到三年。
走进梁明毓的工作室,你最先见到的茶席上摆着的一件的小沙弥像《沐浴佛光》。此刻的灯光微弱,恰恰轻打在他的脸上,分外温婉。他仰着脸庞,或是在向远方眺望,又似在感受慈悲,也可能在期许着,甚至可能是在控诉着:停下来,或许他能给你带来片刻的宁静。
因为笃信佛教,让他的作品时时透着明达与智慧。在佛家的语意里,“琉璃”象征着智慧的澄明了悟。“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佛教认为琉璃是修行的境界化身,“身如琉璃”视为是佛家修养的最高境界。
因为有一定的工笔画基础,你总能在上面简洁的线条上,读懂梁明毓对待琉璃的独运匠心和精益求精。若你仔细观察,会发现梁明毓很多作品都透着形如流水,神如缥缈的云雾,细巧中带着广大,清晰中存着虚无,这也许就是由心境而生非言语能置。
琉璃
火里来、水里去
在梁明毓之前,琉璃是茶器制作的禁区。因为琉璃经不起烘炉大火的考验,即使是百度高温,也容易释出有害物质,影响茶性,还对人体有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梁明毓算豁了出去。大半年的时间里,梁明毓都在翻查资料、寻访老师傅传授经验、尝试制造、测试……
琉璃茶器总算是做出来了。让梁明毓感到惊喜的是,这些琉璃杯盏作品对茶性的影响几乎是零。“把琉璃用在茶具上,我也算是第一人吧。琉璃茶器做出来不久,云南著名的茶人王迎新老师以这套琉璃茶器为主题,设计了一方茶席,在茶人圈里引来很多赞叹,颇为惊艳。”
这是他设计的琉璃茶杯。盛着琥珀色的茶汤,置于微光下,杯中茶汤色泽变得温婉调和;拿起茶杯,杯里保有茶之温度、茶气、茶香;茶汤入口,茶味洒脱得底气十足。高贵的琉璃尚可成为我们的生活用品,还有什么不可能呢?
两年来,在他手里诞生的作品,没有一件“省油灯”。一个“寒烟翠”香炉,他就整整花了一年时间去完成;一个看似简单的琉璃杯,从设计、雕塑、烧制完成,也要花半年时间。
打破 重生
梁明毓对美的要求,让他自己都感到心惊。就在不久前,他就亲手砸掉自己1000多个自己认为不及格的作品。“我们总说,浇筑入模具的气泡,是琉璃作品上面十分神奇的存在。然而琉璃的烧制十分复杂,充满许多不可控。这些气泡的产生,甚至会影响我在后期雕刻的样式。”
如果说别人的跨界是重组与资源再生,依靠起点再上升一个台阶,他们的选择就是打破,抛弃,直接落到原点,从零起步。梁明毓说,“这都是学佛的真谛,在漫长沉淀、蜕变、净化的过程中,期待那最后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