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池水尽黑,一方篆印表大师心迹

发布时间:2016-09-09 来源:原创 作者:周天智 编辑:admin
摘要 9月8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许立全在淄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浩,淄博市政协主席郭利民等陪同下到陶瓷科技城参观第十六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在首届中国刻瓷艺术作品展展区,许立全对张明文大师的一方篆印产生了深厚兴趣。

张明文大师篆印:池水尽黑。.jpg
张明文大师篆印:池水尽黑

9月8日,山东省政协副主席许立全在淄博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浩,淄博市政协主席郭利民等陪同下到陶瓷科技城参观第十六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在首届中国刻瓷艺术作品展展区,许立全对张明文大师的一方篆印产生了深厚兴趣。

“首届中国刻瓷艺术展”的名称是由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张明文题写,张明文大师同时落有一款阴文篆字方印:“池水尽黑。”

张明文说,此四字出自于一个历史典故。

“临池”这个典故源自于晋代卫恒的《四体书势》,这个典故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晋代卫恒所著《四体书势》云:“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其巧,凡家之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临池,就出自于此。

王羲之自幼研读书法,他对东汉的大书法家张芝非常崇拜。张芝尤擅长草书,他的治学精神非常严谨,坚持每天在池塘边蘸着池水磨墨写字,天长日久,池塘里的水都变成黑色了,所以人们称他为“草圣”。王羲之决心要赶上张芝,他一边游历名山大川,一边用心学习前人的书法,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每天写完字后,都要到家门前的池塘里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池塘的水全部成了深黑。留下了“临池习书,池水尽墨”的千古美谈。

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宋代曾巩著有《墨池记》。

墨池记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苟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耶?

王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有倘徉肆恣,而又尝自体于此耶?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也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耶?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耶?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

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耶?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耶?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志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也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张明文说,自己留下这方篆印,一是时时提醒自己,从事艺术创作要时时不忘“池水尽黑”的精神,同时,也是对同行的鞭策。(周天智)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许立全 王浩 郭利民 张明文 陶博会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孔祥云:刻瓷辛苦谁人知? 历时三年完成“老三篇”
下一篇:“陶博会是我学习书画的课堂” 八旬老人席地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