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田正在展示公司的琉璃产品。
导读:
淄博琉璃因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被誉为淄博“三宝”之一。在欧盟、美国等海外国家,琉璃还被视为上层社会的奢侈品、装饰品。
但在国内,情况却截然相反,琉璃被大多数人视如玻璃,销售遇到瓶颈。同时,因淄博琉璃制作成本较低,许多企业本着“混口饭”的态度做“贴牌”生意,导致淄博琉璃工艺品无法进入中高端市场,琉璃文化产业滞后。
淄博琉璃企业意识到问题后,努力开创品牌,并且赋予产品更多的文化内涵,重新得到市场的青睐。
手工技艺 “领跑”海外
“越美的东西,越需经过千锤百炼。”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京田一言道出了琉璃制作工序的复杂性。他告诉记者,从配料到成型再到粘接,每件作品都需要经过十五六道工序。这一系列的工序并非依靠机械化生产,都是工人手工完成。
在制作工厂内,记者注意到,为了充分利用琉璃的粘度和张力对琉璃塑形,工人们将手柄上的作品放入1450度的炉内加热,待柔软时取出,利用煅烧后琉璃的流动性,使用工具以拉、缠、剪裁等技法制作琉璃装饰部分,在不到两三分钟的时间内,一件作品已见雏形。
陈京田说,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淄博琉璃大行其道,短短5年内,淄博就有100多家从事生产琉璃的企业。
2004年,陈京田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将原来的八卦炉更换成池炉,产量比以往提高了8倍,每年可产出150万件琉璃制品。同时,公司投入100多万,引进环保设备——煤气发生炉,改变了制作车间一直使用煤炭的历史,每年可节省煤炭20余吨。
2005年,公司开始自营出口,并参加每年在广州举办的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在多年的展会上,陈京田了解到,像捷克、波兰、等海外国家也在制作琉璃,但淄博琉璃一直保持着传统的纯手工制作工艺,造型多变,加上成本较低,得到不少海外国家的青睐。
走出国门的第一年,公司出口额就达到了100万美金。此后,公司出口额便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递增,直到2009年,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的产品年出口额达500万美元,占到销售总额的90%以上,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琉璃生产企业。
用品牌化拓宽销路
2009年以后,随着国内人力、燃料、材料等成本的不断上升和受欧美经济危机影响,国外的订单逐年缩小,利润空间也逐年压缩。“我们只能谋求新的发展方向,在不丢国外市场的同时,开拓国内市场。”陈京田说道。
多年以来,公司致力于研究国外市场,设计的大多数产品也只符合欧美、中东等地域国家的文化背景,与“中国风”大相径庭,在国外热销的产品反而在国内卖不动了。
另外,在推广方式上也出现了问题。刚转战国内市场的时候,陈京田曾带领业务人员参加了不少由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地区性展览会,但结果并不理想。此后经常参加国内各地举办的礼品展、百货展。“在这些展会上,大多是些地区批发商,他们订货量大,能帮助我们拓销产品。”陈京田说。
很快,新问题又来了。陈京田一心想着打开市场,不曾料到,产品摆在柜台上,却少有人咨询购买。后来,他通过商场营业员得知,一件卖价上千的产品,却说不上是什么牌子,顾客很难信服。此外,在许多顾客的眼里,与其买块“玻璃“,不如花大价钱买玉器、陶瓷等工艺品。
长期以来,淄博所有从事琉璃制作的公司一直在做“贴牌”生意,从未注册过品牌。从哪突破?从哪入手?陈京田意识到,没有自己的品牌,企业变的很被动.
随后,陈京田成功注册“领尚”商标,并与专业的策划公司、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淄博琉璃大师一同探讨,如何将淄博琉璃推陈出新。最后,公司决定先开发一部分适合国内销售、与实用功能相结合且具有一定量的产品,如烛台、水果盘、烟灰缸等。路子对了,销售马上好转。2013年,公司内贸收入达到1000万元,占到销售份额的30%。“我们这一次抓住品牌,走对了路。”陈京田说道。
技艺传承需要新鲜血液
如今,淄博振华玻璃制品有限公司着眼于时尚,以80、90后喜欢的元素作为定向开发产品,在网络上做起了文章。“我们把时尚与功能性结合,创作出带中国文化的高端作品,走网络,线上线下一起推,同时将作品带到展览会上评比,提高知名度。”陈京田说。
目前,公司已创作出1000种与现代接轨的时尚产品,包括气囊香水瓶、放戒指耳环的水滴座等。
陈京田说,就现在来看,淄博琉璃的前景堪忧。“你从工厂里转一圈,哪个不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干这行。”陈京田告诉记者,年轻人很难坚持下来,琉璃制作本身就是手工活,再过几十年,谁来接班?
其次,像瑞典一个国家订购一个琉璃品种就能产生上百、上千的订货量。而在国内,形不成这样的效应。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对琉璃的认识太少,仅直观的判定是玻璃。
“在外国人眼里,琉璃与沙发、桌子一样是生活必需品,因为制作工艺难度大,他们把琉璃当做收藏品,有些国家甚至将琉璃做为旅游项目开发。”陈京田说。
“以前是产品走向世界,今后也要把文化带向世界。”陈京田告诉记者,只要做好了琉璃文化产业,经济效应会随之而来。现在公司要做的就是静下心来,积累一批新鲜的创意作品,把中国的琉璃文化做足做厚,撑起淄博琉璃文化的旗帜。
原文发表于2014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