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善习大师
后记一 游于陶艺半生缘
时光飞逝,195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的我,即将迈入耳顺之年。
回首往事,大半人生历程与陶瓷艺术为伍,风雨同行,喜忧共享。
留在童年记忆深处的是爷爷手中那支神奇的笔,俏丽的花、灵动的鸟、雄浑的山、清幽的水、古藤老树,跃然纸上。我心怀好奇涂鸦效仿,常惹得爷爷笑声不断。
上初中时,刚入校门不久,就被后来成为山东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的徐金堤老师收入门下,成为其组建的校业余美术小组中的一员。他那扎实厚重的绘画功底和勤奋严谨的工作作风,令我由衷敬佩并受益终身。
1970年秋,走出高中校门的我,冥冥之中与教师岗位擦肩而过。在打了一年多零工后,于1972年春,被山东陶瓷大企业——淄博瓷厂招工进厂,从此踏上了陶瓷艺术之旅。先师从高良琦先生学习彩绘,时隔不久,就被派往景德镇人民瓷厂,在老艺人聂杏生先生的指导下学习青花技艺,历时半载。
景德镇无愧瓷都之称,尤其是艺术陶瓷,青花、粉彩、五彩、古彩等,绚丽纷呈,精美绝伦,令我进一步拓宽了视野。对陶瓷艺术也由最初的喜欢上升到热爱。
1977年,经单位选拔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山东举办的陶瓷培训班。
1984年,再次受单位推荐前往北京,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进修。
在两次学习过程中,认真聆听了张守智、陈若菊、杨永善、胡美生、庞瑞媛、王建中等教授的亲切教导,接受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强化训练,为后来从事陶瓷设计和陶艺创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个大艺术氛围的熏陶中,经过认真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吸收传统陶瓷艺术精华的同时,要努力追求时代气息,融传统创新为一体,才能创作出具有鲜明个性和时代感的作品。
1985年,我虽然走上了管理岗位,却始终未放弃对陶瓷艺术的学习与创作。在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师从为刻瓷艺术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张明文、李梓源两位先生学习刻瓷。
1988年、1992年,作为山东省政府组织的经贸团成员分赴澳大利亚、韩国参加博览会以刻瓷艺术参展,扩大了这一传统艺术在海外的影响。
1999年,随着改革大潮的涌动,与之相伴了三十载的企业破产……但对刻瓷艺术的痴迷,使我从不言弃。
2000年,撰写的《刻瓷艺术》出版发行。
2001年,《刻瓷艺术》荣获首届“淄博文学艺术奖”。
2002年,被评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
2003年,被评为“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
2010年,被评为“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作品多次参展,并数十次在省级以上展评中获奖,数次被聘为全国刻瓷大赛和省创新评比评委。
每当夜深人静,回望走过的历程,感慨良多。我常常问自己:在漫长的陶瓷艺涯征途中,最高兴的事是什么?答案是当作品按照自己的创意顺利完成的那一刻。最遗憾的事是什么?答案同样也是作品按照自己的创意顺利完成的那一刻。
我想,这种矛盾的心境还将会继续陪伴我,行进在今后的人生创作旅程中。
作者
2010年冬月于山东淄博
后记二
当在键盘上用小孙女口中的“笨拙的手”敲完第二版《刻瓷艺术》最后一个字时,整个身心似年轻时完成了百米冲刺后那般放松。
十四年前,我的第一版《刻瓷艺术》出版。
在此后的时光流逝中,每每翻阅总感遗憾与不足。一方面,由于受当时多方面条件制约,掌握的历史证物不够充分,刻瓷艺术的脉络渊源阐述得过于简略。另一方面,传统刻瓷赋彩存在的缺陷日渐受到刻瓷爱好者们的关注,我曾多次被人求解而无良策,深感责任在肩。
随着历史的前行,政治、经济、人文等环境的改善,特别是电脑网络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为进一步探讨、研究刻瓷艺术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得天独厚之便利。
2012年,进入山东省硅酸盐研究设计院后,与硅院领导、研究人员谈及刻瓷赋彩有关问题时,观点相同,一致赞同要加以创新,并给予了大力支持。通过与任允鹏研究员等同志的鼎力合作,经反复试验,“刻瓷烤彩”新工艺终获成功。
为进一步理清刻瓷艺术如何进入山东的发展脉络,2012年6月,我们经朋友牵线,在青岛老年大学的二楼,见到了郑惠民老先生。出生于1939年的郑老届当时已满73岁高龄,但仍身材高挺,面色红润。在整个交谈过程中,郑老热情洋溢,毫无保留地将山东刻瓷的来龙去脉一一道来。20世纪60年代末,他在青岛山东省进出口公司的展橱前,第一次看到陈智光先生所镌刻的一套精美茶具时,就为其精巧工艺与不菲价格所吸引而引发兴趣,开始研究刻瓷艺术。期间,得到了恩师石可先生的首肯与指导,并被石老推荐,为淄博赴青岛学习刻瓷的人员授课。继后,又多次受石老委派赴淄博对刻瓷艺术加以传授与研讨。
下午,在郑老家中,其老伴将珍藏的两件早期作品取出供我们拜赏。谈话期间,郑老迅速翻阅了我送与求其指导的一版《刻瓷艺术》后,表示早年他也曾动笔写过刻瓷艺术的有关内容,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如愿。他表示随后会加以搜集,包括有关的照片资料一并寄我。
归来后时隔不久,就收到了郑老通过快递寄来的书写稿原件与照片资料,当时的心情真是无以言表。我及时复印后,又将原稿悉数寄回。整个过程每每回忆如在眼前,更加坚信人间自有真情在。
2014年7月5日,我们一行五人前往隔海相望的台湾,我与老伴此行的最终目的并非单是观光,而是台北故宫的陶瓷典藏。此前,虽已在网上查阅到部分有关台北故宫刻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文的陶瓷典藏资料,但为更系统、更全面、更真实地掌握有关实据,理顺刻瓷的发展轨迹,需进行实地研考。
7月6日,进入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古陶瓷典藏馆内,如愿看到了5件刻有乾隆皇帝御题诗文的古陶瓷。仔细观瞻后,经寻访来到了馆内的图书展销店,并最终驻足于有关陶瓷知识方面的展橱前。《大观——北宋汝窑特展》专刊首先进入视野,仔细翻阅,21件汝窑作品中的13件刻有乾隆诗文,有关图片内容详情在册,不禁大喜过望。而更为可喜的还在后面,当交完书款准备离开时,冥冥之中不由自主又绕所有展橱一周。当再次经过有关陶瓷方面的展橱时,一名女服务生正将一本书籍摆放其中。不经意间,封面在我眼前一闪,只觉心跳瞬间突然加快,急忙拿起拜阅——《得佳趣:乾隆皇帝的陶瓷品味》,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2月末,为进一步了解确认宋代官窑瓷器残片底部所刻标记,我们一行三人又专赴浙江杭州进行了实地考察,参观了南宋官窑博物馆和南宋官窑艺术研究院。在南宋官窑博物馆的展橱里,看到了刻有标记的残片实物,经认真观摩,进一步坚定了我对刻瓷起源的认知。
在本书稿的修正期间,我们还先后多次通电北京、南京的有关人士,向其了解两地刻瓷现况,并南下景德镇,北上唐山,调研两大陶瓷产区的刻瓷情况,得到了当地同窗、好友们的大力协助。
借二版《刻瓷艺术》出版之际,衷心感谢所有给予过我帮助与指导的各位前辈与同人。
感谢著名书法大家武中奇老先生,在90岁高龄时,看了我的刻瓷作品后,欣然挥毫提书“归真返璞”四字,并托人从南京带来赠予我。
感谢恩师清华美院教授、陶瓷专家张守智老先生,当我恳请对二版《刻瓷艺术》加以审查、指正并作序时,张老欣然应允,于百忙之中挥毫而就,真挚的师生之情跃然纸面。
感谢老师张明文、李梓源先生为我的二版《刻瓷艺术》题写了墨宝“刻瓷艺术”“善习刻瓷艺术”。
感谢山东省硅酸盐研究院董事长殷书建先生对本书的关注和大力支持。
感谢硅院任允鹏研究员在刻瓷起源的研讨中给予的帮助,所提供的有关文史资料为刻瓷发展脉络的探寻提供了有力的佐证。
感谢张明文、李梓源、冯乃江、尹干、罗晓东、阎先公、张道洪、蔺开庆、吕竹玉、郭联军、高岩、徐景维、周尔成、孙兆宝、吕泉、王一君、信德盛、胡建昌、丁邦海、张志永、侯刚、王倩、李晓曦、苏兴旺等老师和艺友们在本书图片收集整理中给予的大力支持。
感谢山东陶瓷协会领导及朋友们给予的帮助与支持。
作者
2014年12月于山东淄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