锔活儿,一项有着千年历史的神秘绝活,是怎么被他“玩转”的……
他是王振海,人称王老邪,锔瓷第五代传人,国家一级雕刻大师、高级工艺美术师,乃“天下第一锔”。
如今,他将毕生绝学(传统老手艺),用自己的方式延续着……
七合盏,价值1200万,由五个朝代的六片碎瓷拼接而成,经他双手锔成一个茶盏。
越窑(宋代)、景德镇龙窑(清代)、青花瓷(元代)、龙泉瓷片(宋代)、南海一号(明代)
纵然,有人想以1200万的高价买定,但被老头儿拒绝了。
对于传统老手艺,老头儿有自己的坚守。
转身,王老就往茶盏里倒了一杯茶,一饮而尽,周围的人惊得张大了嘴,老头儿则淡定地说道:“再贵,不还是个碗嘛。”
比起艺术品的价值,手艺人们更看重自己的活儿。
修复一件物品,过程之繁琐枯燥,真正考验地是心境。哪怕一点残碎的缺口,都要花费好半天功夫。
先把铜板剪成两厘米宽的枝条
再剪成小块的菱形
再根据缺口,仔细量好距离
并且钉子的长度一定要短于实际尺寸
这样才能保证裂缝的紧固、无漏
然后再将大小合适的锔钉
敲敲打打一阵,将形塑好
最后,用小锤将嵌入
“一锤嵌入”,一点都不能多
针眼要打三分之二,不能打透它
然而,王老锔的瓷之所以能如此好,还有一个非常关键的点。
王老邪说:“锔瓷最重要就是锻制锔钉,他的锔钉和别人的不一样,里面加了十分之一的黄金,延展性更好,而且不会生锈,看,都金光闪闪。”
王老不仅掌握着24种72样136道修复古旧老瓷器的绝活,而且他镶嵌的梅花钉还会动。
可这门绝活,现在几乎面临着“无用之处”。王老说,“现在锔一个钉要10块钱,买一个碗可能几块钱就搞定了,谁会来呢?”
所以文化的传承更显艰难。
而以前锔匠们走街串巷,摇着个波浪鼓,吆喝着“锔活……锔活……”,人们就会拿着破碗、破锅,锔匠修好活后会跟主人讨水喝,把水倒在修补的瓷器,并且自豪地说道:“你看,滴水不漏。”这才算大功告成。
时代在变,而匠人们的初心始终如一。
除了自创的梅花钉,王老还有一个绝活:包口。瓷器口一整圈下来,你看不到丝毫接缝。其实不是看不到,实则根本没有。
对于锔匠们来说,锔活儿是一回事,关键还得锔得有讲究,有韵味,有特色。
而这最考验技艺精髓的就是制作花钉,锔匠们会根据瓷器的图案、文字来锻造,又赋予了物件新的“生命”。
例如锔鱼就是寓指如鱼得水,锔一只蝙蝠就是福从天降……
寄托着锔匠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可惜的是,这门千年的老手艺,如今全国只剩王老邪一人了,在04年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时,等最后申请落批时,另外两名锔瓷手艺人已过世了,所有就这一个锔瓷匠了。
前面是王老邪的爷爷“王神手”,后面是王老。
王老邪四岁的时候,就跟着爷爷学习民间锔、刻瓷绝技。
9岁就掌握了“锔活秀”的全部技艺。十岁已经能独自揽活,在京城被称为“小圣手”。
锔瓷在王家是隔代单传的技艺,王振海的爷爷“王神手”曾经是慈禧太后的御用工匠,当年康熙微服私访时,还把玩过他家的金刚钻。
但是王老打破了祖上的家训,只为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他开公开课、收徒弟,无所谓男女,全凭兴趣。
而王老收徒弟的唯一准则就是,“德行”二字。他说,锔瓷不是一种单用手就能做好的活儿,而是要用心才能完成。
王老邪的传承人,张闯的作品
人们常说的一句俗语:“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
但是王老则舍弃了祖传下来的金刚钻,改用牙钻,更为的方便简单,这个是集结了他五年的时间而琢磨出来的。
虽然现代人,对于旧物的修复并不为然,但是于王老而言,“锔活的时候是在修复器皿,同时也在修复生命。在修复生命的同时,也在修炼自己。
这是手艺人们的最后坚守,也是这个时代最欠缺的匠心。
所以即使违背祖上规矩,他也要把掌握着的“24样72种136道锔瓷绝活绝技”传承下去。
而在王老60平方的家里,全是关于锔瓷的物件,就连厨房都挂满了工具。
经他手修过的瓷器,已达9万多件。
时代在进步,文化更需传承。
在这浮躁喧嚣的社会,一种独具匠心的精神更要我们去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