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天下刻瓷
编辑

李苦,此中甘苦自心知

发布时间:2017-04-21 来源: 淄博日报 作者:陶安黎 编辑:yuxun
摘要 淄博市淄川区鲁泰文化路和雁阳路交叉口是一处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热闹地段,李苦的艺术工作室就在这片喧哗中,独占一方宁静,在这方宁静中,李苦勤奋耕耘着他所钟爱的艺术田园。油画、国画、水粉、刻瓷、书法、瓷板画、陶瓷彩绘……涉猎广泛,精刻细绘,出手即是精品。

现如今的艺术家似乎应分为三类:名副其实的,名不副实的,实大于名的。李苦显然属于后一类。

淄博市淄川区鲁泰文化路和雁阳路交叉口是一处车水马龙、熙来攘往的热闹地段,李苦的艺术工作室就在这片喧哗中,独占一方宁静,在这方宁静中,李苦勤奋耕耘着他所钟爱的艺术田园。油画、国画、水粉、刻瓷、书法、瓷板画、陶瓷彩绘……涉猎广泛,精刻细绘,出手即是精品。在去年九月份举行的首届中国刻瓷艺术创新设计大赛中,李苦的刻瓷作品《军魂》一举获得金奖。

1.jpg
精雕细刻的李苦

李苦介绍说,在纪念红军长征80周年之际,他在瓷瓶上创作了“军魂”这一题材,以此作为画面来回顾这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党的目标追求与红军官兵革命信仰的一致性,是党对军队领导原则成为红军军魂的思想基础。可以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铸就军魂史。

在评选过程中,上海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罗小平面对200多件作品,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要鼓励原创、鼓励创新的作品,凡是刻制照片、复印图片,以及临摹和有临摹痕迹的作品,不论作品有多么精致,都不应列入金奖和银奖的评比范畴。”这番话无疑给了李苦很大的鼓励。多年来,李苦正是用自己的艺术实践,在创作道路上不断创新,不断前行,每一步都迈得扎扎实实。无论是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还是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技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无论是山东省第三十九届、第四十届、第四十一届、第四十二届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金奖、银奖;还是第六届中国山东工艺美术精品博览“鲁锈杯”工艺美术现代创意金奖等等这些荣誉和称号,都没有使他止步不前,反更激发了继续超越自我的信心。

李苦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喜欢画画,那时候,家具多是自己制作打磨,然后画上好看的人物、山水、花鸟作为点缀,因此也就应运而生了不少“草根画家”。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别看他们“草根”,绘画水平却不低,李苦的艺术生涯也是先从画橱子、床头开始的。“农民画”给他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十四五岁时,他又学画玻璃画、壁画。那时对于绘画,他几乎到了痴迷的程度,只要看到别人家里挂着自己喜欢的画,就立刻搬个凳子坐下来临摹。“艺痴者技必良”,蒲翁的话千真万确。多年的勤学苦练,使得李苦年纪轻轻便有了非凡的艺术功底。后来他到济南工艺美院开始系统学习美术,那段时光,李苦如鱼得水,求知若渴,自身的努力,加上名师指点,让他受益匪浅,艺术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如果说,艺术是相通的,那么,这句话在李苦身上显得尤为突出,他除了在各个艺术门类有所建树外,还曾是一名知名的服装设计师,并在中国首届青年服装大奖赛中获优秀奖,还举办过两次个人时装发布会,至今仍是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会员。对于壁画,李苦也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在《浅谈壁画的设计与色彩》一文中这样写道:“人们的审美习惯、审美爱忌不同,甚至迥异,不同社会地位、年龄的人,不同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的人,在审美情趣上都会有着或多或少的差异。但是,不管这些审美习惯在感觉上多么不同,在它们的深层总有一种共性。因为,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总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总会或多或少地反映出时代的精神特征,反映这一时代人的道德观、价值观和民族性。”

在李苦艺术工作室,记者所看到的作品,无一不是这一观念的具体实践。《决策者》是李苦的另一件作品,与《军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经过艰苦的奋斗,终于走出了茫茫草地,李苦以此内容为题材,用点、线、面的刻瓷手法,用黑、白、灰的素描关系,再现了决策者们的风采。而《中国梦》系列刻瓷版画,呈现的是不同的风格,构图错落有致,表现手法上,人物则上部份细笔勾勒,下部分粗笔挥就;在刻瓷技法上采用电、线、面相结合,使画面形成强与弱的对比,体现出了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效果。《军民鱼水情》,是李苦为纪念东北军抗日战争胜利六十七周年而作,艺术构图巧妙,刀法简练,寓意深刻,人物动态变化多样,表情惟妙惟肖。《童趣》系列组合,则以不同的刻瓷技法,利用近、中、远景的构图手法,采用枯笔勾勒绘制出远景,再用点线面处理近景,把孩子活泼可爱、嬉戏的场面展现出来,整个画面清新自然,一派童真童趣。《藏族风情》,表现的是藏族妇女收工之后的快乐场面,构图舒展;在刻瓷手法运用了点、线、面、凿、划等刻瓷手法,深深浅浅、虚虚实实、笔笔相连,作品拙中藏巧,栩栩如生,耐人寻味。

一位学者曾这样评价李苦:“不拘山水之本性,坚持以生命为本,来追求‘神韵’、‘气韵’、‘风骨’、‘象外’等境界,以期达到‘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大道。”这正是李苦的真实写照。多年来,他汲取古人笔墨精华,融合个人情感和当代人的审美情趣,努力探索具有鲜明个性的陶瓷绘画语言,创作风格日趋酣畅淋漓、意境旷远,寄兴寓情、澄怀观道。

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曾言:“画人物者,不难于工致,而难于古雅,盖画至人物,辄欲穷似,则笔法不暇计也。”李苦的作品古朴自然,学古不泥于古,师法不拘于法,在“似”与“不似”之间,有一种恬淡平和的意境,一种怀旧溯远的心绪,一种与时俱进的追求。

李苦的名字有一个“苦”字,其实选择了艺术,也就注定选择了一场苦旅,倘不深陷其中,难以体会此中况味,而李苦的艺术人生正是在勤奋刻苦中绘就的。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李苦 刻瓷 艺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张明文大师为“时间影响力文化人物”颁奖
下一篇:李秋峰:千凿万刻 大国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