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会议现场
机遇与挑战并存,传承创新路在融
在2016年广州工艺美术发展论坛上,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勇国介绍说:近20多年来,由于市场和行业环境因素的变化,广州工艺美术行业如今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是国内外市场需求不断减少;二是生产规模小,小型企业和个体作坊占整个行业的70%以上;三是专业人才缺乏,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四是行业市场不够规范,没有形成产业集聚等等。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工艺美术行业从业人员思考,更需要全社会共同面对和解决。
傅勇国表示,广州传统工艺美术行业要把把握市场需求,加强行业合作,实现优势互补,加快人才培育,创新营销模式,形成产业聚集,打造具有广州特色的工艺美术品牌影响力。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一直加强三雕一彩一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接下来我们将做好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依托传统工艺美术中心建设一个继大师工作室、产品展示与销售互动体验、教育培训等功能的平台,以传承和创新岭南优秀文化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宣传和推广岭南文化的窗口;
二是通过信息时报能媒体的合作,开展广州传统工艺美术进入社区、校园等活动,多方位,多角度宣传推广广州传统工艺,不断扩大普及面,同时与校园合作,建立户外实践基地,促进工艺美术人才的培养;
三是探索传统工艺美术与文化创意结合,让传统工艺品时尚化,生活化、艺术化、市场化,做到把传统手工艺有意识向现代文化创意产业转化,实现对传统手工艺的活化。
信息时报总编辑助理王丽凤回应说:“作为广州市的传统主流新闻媒体,信息时报愿将此次论坛的精髓传播出去,为广州工艺美术传承、发展、创新、繁荣做出媒体应有的社会担当。”
“人民有需求,才有传承”
在此次论坛中,与会专家分析了传统工艺美术面临的问题与挑战,重申了传统工艺美术在岭南文化弘扬与发展中所具有的地位与意义、及其在广东文创产业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性。围绕着如何改变传统工艺美术的创造力不足问题,匠人精神如何得到更好地保护和弘扬,手作和产业规模化发展如何协调,如何整合协调行业资源、凝聚力量、推动工艺美术整体发展,如何利用金融和科技的力量推动行业融合,如何将文化创意产业的特点和发展规律有效地引入工美行业,如何建设产业平台、增强工美整体的市场竞争力和影响力,如何利用多种传播手段增强工美产品的品牌认知和文化认知等议题展开了具有针对性的深入研讨。
广式家具传承人杨虾认为,广式家具传承的是技艺与风格,而不是照搬过去的款式。“明清款式,市场上是有一定的收藏需要,但是它的款式和现在的社会是有一些不适应的。在我们广式家具来讲,每一个时期对设计的要求是不同的,我们做出来的产品是要广大人民需要和接受的,我们才有传承。如果创出来的产品社会上认为不好,不需要的,为复古而复古,那就没有必要了。所以传承一定要创新,有市场就有传承。”
艺术的突破需要工艺美术理论建设的加强
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主席王山认为,制约传统工艺美术创新的一个重要瓶颈是理论建设的欠缺:“行而上为之道,行而下为之器。要解决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审美与实用、奢侈与设计和时尚之间的矛盾关系,‘道’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它牵扯到人们的世界观,牵扯到人们的精神意识,与如何引导这个产业的发展,如何引导产业的艺术创作和产品的研发有着直接的关系。”他建议,这一高峰论坛可以持续性举办,做成工艺美术行业学术论坛的品牌。
“工艺美术的根本,除了‘工艺’,还有‘美术’。”中国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陶艺委员会主任左正尧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陶艺协会会员(IAC)、广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审委员会委员,对陶瓷工艺美术的发展现状有很深的体会。他同样呼吁政府与高校着力于梳理工艺美术理论建设,工艺美术界人士自身也应加强对美术史的学习,包括中国古代文化脉络与对国外美术思潮的了解:“只有具有了深厚的学养与理论基础,才能走出机械模仿,制作出超越历史上的造型。传承与创新之间有严密的逻辑关系。”
实施新“文化+”战略,推动民间工艺的传承创新发展
广州市社科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广州市文艺批评家协会主席梁凤莲认为,广州工艺美术是岭南文化沉淀的一个非常具体的呈现,它面临着进行生活记录艺术还原的问题,怎么样向我们的传统文化致敬的问题。“我们广州工艺美术在文化传承的过程要跟现实对话,把文化融入进生活方式里,这样的文化才是有温度而有情感的。我是一个地道的广州人,我写西关小姐东山少爷的小说的时候,我真的是参照了很多东西,广州不是粗陋的城市,广州非常唯美,也非常浪漫,他们从传承下来的艺术精品里可以感受到我们活的很雅致,我们对生活的需求非常有品位,而且我们的制作,我们的用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的范式,这就是文化城市带给我们生活一个很大的烙印,这也是广州特色和岭南魅力的所在,所以每当看到这些东西的时候,我作为一个本地人都是热血沸腾的。“梁凤莲说。
她给工艺美术行业提出三个具体建议,即“活化、跨界、融合”。一方面要打通政策和产业的隔阂,产业和市场的隔阂,另一方面就是打通文化和市场的隔阂,再有一方面就是要打通产业和文化服务的隔阂,因为只有把社会空间,经济空间、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融为一体,这个创新才是在传承脉络的基础上把活力激活,用新的手段来撬动它的生命力。“要有跨要素的融合、跨行业的融合、跨平台的融合,迎接大媒体时代。今天信息时报和几个主办方已经提出了一个样板,一方面是全媒体内容的打造,包括媒体的出版,这是一种新的消费人群、接纳人群和认知人群的渗透,同时可以延续文艺精品的生命周期,实现文化产品的长期增值。”
跨界合作,一种方式是借用“外脑”。针对著名国画家,原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卢延光所提出的“组建智库”的建议,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方贵权回应说:“现在我们聘了8位大师,接下来不仅仅是聘大师,还要搞市场、金融、互联网的、跨界的大师搞成一个联合队,使这个事情不仅仅做得好,设计的好,雕琢得好,还要有市场,还要得到年轻人消费者的青睐,让这些年轻的消费者能够把这些三雕一彩一绣这些产品能够和他的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我们这个行业,这个产业才能够发展下去。”
行业自律,呼唤匠人精神
本次精品展的主题是“匠心、匠韵”,工笔画家周天民围绕李克强总理提出的匠人精神如何得到更好的保护和弘扬,做了专项发言。
周天民说:“我个人认为,所谓匠人精神不仅仅是将自己的工作当做赚钱的工具,而是要树立一种对工作的执着,对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所谓匠人精神,我理解它的内涵就是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他们不烦不燥,孜孜不倦,为追求完美和极致他们不惜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为追求人生价值的极限而终极一生。
所以匠人精神强调的是一个守字,对我们传统文化和记忆的守护,在这些匠人的作品里面不仅付出了汗水和时光,还有强大的内心来应对贫穷、寂寞以及失败,每一件作品都是他们的心血之作,正是这样的专注、坚持、完美的匠人精神铸造了中国2000多年璀璨的文明,完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代相传,令到它们生生不息。
总的来说,所谓匠人精神,就是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荣辱不惊、无名无利、敬畏自然,追求天人合一最高的境界。
回顾我们广州工艺美术史的发展,三雕一彩一绣和其他的工艺,哪一行不是凝聚着能工巧匠们的心血和汗水呢?正是他们的匠人精神,才使得广州工艺美术发展史代代延续。在我们中国有着2000多年的匠人精神的传承史,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近50年间中国的匠人精神没有得到全面的传承,更有逐渐失味的之势。所以这些年来在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和趋势之下,很多工艺产品去到流水线生产,忽视了产品的特色和个性,粗制滥造,以次充好,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长期下去我们的社会恐怕将彻底失去匠人精神的技艺,那些美好的事物、感情和品德都将得不到传承,我觉得他们的道义也将彻底沦丧。
所谓找回匠人精神,我觉得第一要专一、专注。第二是要厚积薄发,我们的事业是千古的事业,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像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第三我觉得要勇于创新,有一句成语叫做独具匠心,指的就是艺术、技术有创造性以及对技艺不懈的追求。在我看来,但凡艺术大家,他都是从匠人华丽转身的,没有这份执着,没有这份坚持,没有这份精益求精的态度,是永远创造不出好的作品的,更不要说要创造出所谓国宝级的精品了。
作为有关政府部门,更要把弘扬传统文化,复兴广州工艺美术行业的各项措施落实到实处。其次我要特别请我们媒体朋友为我们广州现在仅存的匠人摇旗呐喊,击鼓助威。我们整个广州工艺美术就那么30、40人,这一帮是我们仅存的精英,如果连这一帮人我们都老去或者有心无力,我觉得我们整个工艺美术界就真的会出很大问题。还有,更希望教育部门能将我们广府文化的传承教育编入教程,让青少年和小朋友一同去感受匠人精神的召唤。让全社会养成匠人精神的良好气氛,共同为中国民族的复兴,为建设一个强大富裕的中国而奋斗。”
附:论坛嘉宾名单
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李凤亮;
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设计艺术主任、教授徐凌志;
世界手工艺理事会主席、中国工艺美术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山;
广州市社科院岭南研究中心主任梁凤莲;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馆长左正尧;
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曾应枫;
著名国画家,原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卢延光;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会长刘夕海;
广东省工艺美术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孔昭明;
广州市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长高昭华;
广州市创意经济促进会副会长常征;
雅昌艺术网广州分公司总经理向仕杰;
国信证券另类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张静;
工笔画家周天民;
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民辉;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尹志强;
广式家具传承人杨虾;
广东省高级工艺美术师欧兆祺;
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许炽光;
广州市文化广电出版局,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副处长谭旭鹏;
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方贵权;
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江智涛;
广州轻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傅勇国;
广州市工艺美术总公司董事长郭健华;
广州包装印刷集团有限公司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牛小明;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书记牟辽川;
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官长黄海妍;
信息时报总编辑助理王丽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