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釉面的茶盏上,银色雨滴星罗棋布,盈满茶水的瞬间,顿如颗颗金星跃然水上,令人不由得心生欢喜。“若注入清水或白酒,你会看到其中又像是银星闪烁。”在博山区山头街道办河北西社区一处充斥着陶瓷元素的山居四合院里,磨盘“改造”的茶台前茶香四溢,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博山雨点釉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祖毅,将他与雨点釉的故事向记者自然道来。
周祖毅雨点釉竹鸡盘
几度失落的博山雨点釉
博山山头“陶镇”之名古已有之,是江北有名的陶瓷产地。始于唐末宋初的雨点釉,可谓博山对世界陶瓷史的一大贡献。
“雨点釉是一种窑变的艺术,唐代黑釉是宋代雨点釉的母体,发展到金代达高峰。”周祖毅向记者介绍。元末明初,博山多处窑口因战乱停烧,雨点釉也就此失传。直到民国25年,博山艺人侯相会偶然发现后潜心16年试制成功,1957年淄博美术陶瓷厂成立后,侯相会组织恢复雨点釉生产,创作出一批价值不菲的产品。再到上世纪60年代,山东建中陶瓷厂厂长周占元也掌握了雨点釉生产技艺。“这期间,日本人曾多次慕名而来并伺机盗艺,但那时的雨点釉从品相上看,雨点大小不均、若隐若现,仍难以跟宋代雨点釉媲美。” 周祖毅说。
清乾隆《博山县志》称:“陶者以千数”。周祖毅的父亲周占元,就是这“陶者以千数”中之一。周占元兄弟8人,个个都是陶瓷行家。“70年代,父亲制作的雨点釉双龙瓶出口日本,200件精品单价800元,为企业带来第一桶金。”周祖毅表示,那时博山雨点釉开始隐约重现昔日之风。
自幼在陶瓷世家长大的周祖毅,耳濡目染了父辈们对陶瓷,尤其是雨点釉的苦苦探索,奠定了子承父业,生产雨点釉的信心和决心。毅然辞去国企工作,接过雨点釉烧制事业,在继承传统工艺基础上,用现代烧制方法制出釉色纯正,结晶效果极佳的雨点釉产品。
雨点釉茶杯
穿越千年 再现雨点釉窑变之美
雨点釉的难度在于它的不稳定性,而这也正是雨点釉的魅力。
“就算按部就班,严丝合缝按设计的程序走,产品出来都不一定达到想象中的效果。”周祖毅对记者说。父亲周占元当年的成功,用的是古法。当下他还是就地取料,在附近的村落里寻找能用的土。“先看颜色,拿土在阳光下用手指一捻就能感觉出来。取土回来再浸泡、搅拌、进窑试验。”周祖毅说,这种窑变之后令陶瓷业内人士都感到神奇的土,就是博山俗称的白菜土。用在制陶工艺上学名叫药土。
雨点釉的奥秘主要在于釉面的结晶点。周祖毅在选料、配料和控制烧成温度上狠下功夫。“博山雨点釉特点是结晶点横向凹凸,结晶点是圆的。这也是与南方油滴的最大不同。窑温达1250℃时,釉面开始起泡,结晶点气体膨胀到一定程度,会爆出一个微型破口释放出气体,达到1300℃时雨点鼓膜收回,最终形成质感强烈的圆形雨点。”周祖毅介绍说。
在周祖毅的工作室内,一件“28寸的雨点釉竹鸡盘”令人叹为观止。似雪花状的釉面,令盘上的小雏鸡徒增几分毛绒绒的立体感,若情不自禁抚摩上去,盘面雨点釉的凹凸质感亦妙不可言。2012年,这件28寸雨点釉盘在第二届“大地奖”中国陶瓷评比中获金奖。在周祖毅的精钻细研中,这样的雨点釉获奖精品不胜枚举。
博山雨点釉博物馆内景
300件精品尽展雨点釉古今风采
“对于雨点釉的美,并没有统一标准,因不同人的审美而异。”周祖毅说。2015年,他利用自己小小的四合院,打造出一间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作为博山雨点釉烧制技艺传承人的他,立志让更多人看到这门技艺的发展轨迹,并爱上这项传统手工艺。
走进这处隐匿在山居四合院中的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给人一种别有洞天之感。从唐宋时期的雨点釉玉壶春瓶,到民国时期侯相会的螭䗂瓶,再到上世界六七十年代出口日本的双龙瓶,至今周祖毅被中国陶瓷馆收藏并作为国礼的“20寸雨点釉龙盘”、获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大奖赛金奖的“鹭鸶瓶”、获“大地奖”中国陶瓷评比金奖的“28寸的雨点釉竹鸡盘”……300余件古今雨点釉精品令人目不暇接。
周祖毅向记者介绍:“主馆以独树一帜的淄博博山雨点釉产品展示和雨点釉制作工艺流程为主要内容,让人们对雨点釉这个独特的陶瓷文化门类有所了解。接下来的展厅中,国内外专家,学者应邀或慕名而来参观考察,技艺交流的情况,进一步明确了雨点釉在世界陶瓷史中的贡献。”
循着馆内曲径通幽的小路继续前行,雨点釉制作与制陶体验区呈现在记者眼前,这儿配备陶瓷生产工艺设备和雨点釉制作主要的器具,提供原料、泥料、半成品,向参观者开放。亲自体验过后,再到最后的展厅看看河北、河南、陕西、福建等其它窑口产出的雨点釉精品,便对雨点釉有了一个整体通透的认识。据悉,淄博博山雨点釉博物馆目前正在申报淄博市非国有博物馆。
漆夜无云满天星,周祖毅27岁的儿子周冠丞也爱上并深得父亲博山雨点釉烧制技艺的传承,父子俩正以开放的姿态续写着陶瓷这一谜之奇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