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清代赵之谦的《勇卢闲诘》记载,明万历九年(1581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将鼻烟带到我国。鼻烟刚传入中国时被装在一个瓶状的玻璃容器中,分大小两种,上面都描有金花,俗称“大金花”、“小金花”。为方便携带,中国人用更小的瓶子分装鼻烟,并称之为“鼻烟壶”。清康熙年间的鼻烟壶,主要是玻璃、铜胎画珐琅制品。
通过壶口,在鼻烟壶内壁方寸之地描摹出人物、山水、历史典故,这种艺术被称为内画。内画鼻烟壶出现在清道光年间。
内画技艺的出现和日趋成熟让鼻烟壶这一烟具成了具有观赏价值的工艺品。一件有价值的内画鼻烟壶往往集绘画、书法、诗词、雕刻、镶嵌于一体。传统文化精髓在方寸之间汇聚,实现完美融合,使得鼻烟壶这个在中国出现较晚的工艺品快速发展,并焕发光彩。
最初,内画是在没有经过磨砂的水晶壶、透明或半透明的素玻璃壶的内壁上出现。因其内壁光滑,不易着墨和上色,所以只能画一些简单的图案,或寥寥几笔的山水、人物等。后来,艺人们先对鼻烟壶进行处理,即用铁砂、金刚砂在鼻烟壶内来回摇晃、磨擦,这一过程被称为“串膛”。处理过的鼻烟壶内壁呈磨砂状,细腻而不滑,更易于作画。内画需要用特制的弯头竹笔,蘸取颜料后,自小口伸入壶身,内部反向作画,非常考验内画师的技术和功力。
将千年的翰墨丹青微缩在鼻烟壶的寸天厘地之中,注定是一场艺术历险。创作内画,空间的限制以及作画方向颠倒,是两个主要的难题。挥毫作画本应是酣畅淋漓的事,但内画却要求画师的手指和笔杆在仅容一豆的空间内腾挪,如同针尖跳舞,极其考验画师的耐性与胆识。
另外,画师需要“正视反画”,即是一手握壶,一手用笔在壶内反向描绘,这样人们才能在外部看到正向的画像。诸多限制之下,如果没有对笔线条触的精准控制、对构图意境的胸有成竹,要想在鼻烟壶的盈寸心房中巧笔风流,创作出毫不逊色于纸绢之上的精妙书画,说是“难于上青天”,实在不为过。
鼻烟壶内画以中国画为基础,承袭了国画的精髓,拓展了国画的创作空间。
必须要美,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一份执着。内画师赋予鼻烟壶的精心勾勒,与中国的文化想象相熔铸,最终完成了鼻烟壶的艺术重生。这是美的奇迹,也是中国人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