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叫刘峰,地道的淄博桓台人,当过司机,卖过水果,搞过化工,进入不惑之年,却突然烧起了窑。
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峰接触到了雨点釉。雨点釉,又称华北油滴釉,是黑釉特殊品种,属于结晶釉。这种宋代开始的工艺,经历了多次消失与恢复后,从上世纪末,在博山重新焕发光彩并传承下来。当刘峰看到这种工艺后,积聚在内心多年的艺术细胞,却突然爆发出了巨大能量。拜师学艺,传承文化,成了他此时的人生目标。从此,他班不上了,搞得红红火火的化工不搞了,成了一名实实在在的陶瓷厂学徒。很多人认为,他只是一时兴起,玩玩而已,而他这一玩,就是一年多时间。他吃住都在厂里,从简单的拉坯修坯学起,再到釉子的配方、烧制的温度等等,每一个环节,他都细心跟着老师学习。慢慢的,他掌握了烧制雨点釉、茶叶末釉等淄博特色釉的基本技术。
学成之后,他回到唐山镇吉托村老家,在院子里,他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小型电窑。西屋调配方、东屋磨釉料、南屋烧电窑,他把自家院子变成了一个雨点釉实验工厂。每一窑,他都详细记录釉子的配方、烧成的温度等等,然后根据烧出的品质,重新调整配方再次试验。因为要控制好炉温,准确记录温度上升的曲线对烧制结果的影响,他经常晚上不回家,北屋里的沙发就是他休息的地方。就这样,光他的记录本,就积攒了一大摞,烧制失败的瓷器堆满了院子。为了能够让雨点釉和桓台当地人文环境结合起来,他大胆尝试在釉子料里面添加芦苇灰。而就是这个大胆的尝试,却带来了惊人的变化,烧出的雨点釉比原来的都更显滋润。
一年多来,刘峰持续不断的投入资金,却从来看不到经济效益。现在,在朋友们看来,他已经成功了,而他却总是说烧得不好。因为他还有目标,还要继续研究茶叶末釉,还想研究宣纸盘的烧制,他要把本该不属于桓台这片土地上的陶瓷烧制做成地域特色文化。
(原标题:赞!这个桓台人要把陶瓷烧制做成特色文化!)
装窑
上釉
参考
调制釉料
无数次的失败
反复试验
烧制出滋润的雨点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