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开见佛 风规自远
李宗海
画家田根承先生在博客上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花鸟乐园。作为田先生的同乡、校友(现青岛科技大学的前身即是青岛工艺美术学校),每逢路过时必生满怀的好感与敬意。
查阅了田先生的很多资料之后,我发现要想真正读懂他的花鸟画艺术就不能撇开他人生之旅的发祥地-山东省桓台县。当然这也是我的故乡。在县城的东北部有一片柔情水乡,它就是素有“北国江南”之美誉的国家级湿地公园-马踏湖。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曾泛舟湖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咏湖名篇:“贪看翠盖拥红装,不觉湖边一夜霜。卷却天机云锦段,从教匹练写秋光。”
马踏湖四季轮回的“天地大美”给田先生的花鸟画创作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灵感和情思。同时,经过历史洗练而成的纯朴原始的乡村之风和自然之气也让田先生的内心世界充满了浓郁的诗情画意。这就是为什么田先生独爱以荷花为题材进行大量创作的理由。在创作情感的表达上,他不仅打破了粗枝大叶似的表象塑造,而且能够把自己的人格追求嵌入其中,让画面中的荷花有了“立体式”的多重人性意识,有了一种“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心理表达,能够随着作者的喜怒哀乐而向观者传达出荷花自身的悲欢离合。就花鸟画创作的哲学思维而言,田先生也有着很强的画面驾驭能力。在画面中常常出现的禽鸟系列,或灵动,或沉思,都形象向人们揭示了自然万物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和谐共生的哲学理念。
在花鸟画创作之外,田先生还有着较高的文学修养。诸如他创作的古体诗《故园秋塘》:“寒塘寂寂听夜雨,隐约梦中系归舟。接天莲叶今何在,人怜残花叶恨秋”,还有对子“小洗残砚点点水渍皆画意,轻拈秃笔滴滴墨痕尽诗情”等,这些信手拈来的古典涵养既含蓄地表达着他在从事花鸟画创作时的心灵轨迹,又进一步印证着他那博大深厚的综合人文底蕴。
中国传统花鸟画讲究“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始终强调主体与客体的统一。纵览山东花鸟画发展史,出现了一批以创作专属题材而显名的名家大师。例如于希宁画梅、柳子谷画竹、张朋画猴、苏伯群画牡丹等,都在很大程度上象征着专属题材花鸟画创作的高度。于希宁先生认为,梅花的气质尊严和我们的民族精神一脉相通,因此他始终把画出这种精神作为自己的艺术使命。
听老家认识田先生的朋友讲,他为人宅心仁厚,处事沉稳大度,在圈子内有较高威信。同时,他的山水画幽妙玄远、静水流深,是其人格追求的具体展现。另外,田先生还喜欢收藏佛像,又加上他长期从事媒体工作,既见多识广、明辨是非,又清心寡欲、志趣专一,因此在其花鸟画艺术的背后肯定还蕴含着一个虚静冲和、明媚率真,与前辈们一脉相承的精神世界。
故乡的根扎在了田先生的灵魂深处,马踏湖的客观存在给了他主观上的理想与冲动。荷花择时而开,不管你开与不开,不管你来与不来,田先生的笔下却永远蓬勃着生命迹象。这或许就是我们所共同理解的“花开见佛”的境界吧。
作品欣赏:
田根承艺术简历
田根承
田根承,字继之,号老根,1968年生于山东淄博。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山东省新闻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山东省中国画学会常务理事
淄博市中国画学会会长
淄博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现供职于《鲁中晨报》社,任晨报画院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