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陶琉雕刻
编辑

山东淄博博山古窑村:与窑共存的百年古村

发布时间:2018-02-24 来源:鲁网  编辑:yuxun
摘要 时代的变迁,改变了古窑村很多很多。

被蚕食的“馒头”

时代的变迁,改变了古窑村很多很多。

比如说馒头窑的数量。

冯群曾经在古窑村进行过长期的调查走访,最终得出了一个准确的数字:清朝末年,古窑村尚存馒头窑141座,而如今,古窑村只有20座左右的馒头窑。其余的,皆被蚕食殆尽。

蚕食者是岁月,更是居住在这里的人。“有些馒头窑是由于没人维护而逐渐的破损掉了。”而更多的馒头窑,则被人为拆除,1985年,博山陶瓷厂彻底淘汰了馒头窑烧制工艺,大量的馒头窑在被废弃后拆除,取而代之的则是宿舍楼和大瓦房。

幸运的保存下来的馒头窑,星罗棋布的分散于古窑村的各个角落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修缮保护,不少古窑已经杂草丛生。

除了古窑的消失之外,越来越多的明清时期的民居建筑也面临着破损坍塌的危机。“房子没人住,可不就塌了。”坐在自家的堂屋里,杨德东无奈的摇摇头:“年轻人都走了,出去上班打工,没人回来住。”

如今走在古窑村里,几乎很难看到年轻人的身影——紧靠着博山城区的古窑村外,是博山当地最大的“陶瓷大世界”,而再往北,则是高楼林立的小区。与这些现代化建筑相比,古窑村的外观如同城市里常见的棚户区。

很多生长于古窑村的年轻人都盼着棚户区改造工程,这样他们就可以摆脱这个以灰黑色为主基调的故土,转而“上楼”。“你们就不能呼吁一下,让我们这里改造一下?”11月20日下午,在淄博陶瓷大世界的一个店铺里,22岁的扬子(化名)这样对记者说。

生长于古窑村的扬子,对于这个棚户区并没有好印象:“你们就看到了外面,没在这里生活过,没有冲水马桶,冬天到处透风撒气,还得烧炉子取暖,厕所是公用的,非常不方便。”扬子谈过一次恋爱,但是当女方来过一次扬子位于古窑村的家后,就跟扬子提出了分手。

女方分手的理由很现实:“没有婚房。”

扬子曾经盼着古窑村棚户区可以改造,但是随着今年年初乡村记忆工程的实施,以及古窑村被列为乡村记忆工程备选名录之后,古窑村的改造几乎成为泡影:“你们来了再一宣传,想改造更没戏了。”

像抱有扬子这种想法的年轻人,在古窑村里并不少见:“你们要是三四年前来这里(指陶瓷大世界),估计业主都会先问你一句:‘你买啥?买房子还是买瓷器?’”从2009年开始,古窑村里一些年轻人开始尝试出售祖宅,价格也并不太高,“但是(卖了老房子的钱)在城里买套楼房的首付是够了”。

相关链接

馒头窑的规格

在古窑村里,目前存有修建于明清时期的馒头窑约20座,大小不一,其中一部分被废弃,也有一部分被村民作为他用。

而谈起馒头窑的大小,古窑村里的老人往往喜欢用“行柱”这样的规格来描述。

据冯群介绍,所谓的行柱,即是指馒头窑的容量,在陶坯做好之后,会装在匣钵里,然后以匣钵数量来计算,其中横为行,竖为柱:“一般都是以两行四柱、三行六柱、四行八柱、五行十柱、六行十二柱、七行十四柱来计算。从目前我们通过调研和史料研究来看,古窑村最大的窑就是七行十四柱的规格。”

如果以5寸直径的陶碗来计算,最大的七行十四柱的馒头窑,一次性可以烧制12万件陶碗。

而从民国时期开始,古窑村的人们就开始尝试着成套的烧制陶瓷器皿,其中多以生活用具为主,并据此研发出了“套五”、“套六”等瓷器。即五到六个陶瓷盆坯装在一起烧制成型。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淄博 博山古窑 馒头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中国陶瓷琉璃馆标志设计结果公示
下一篇:中国陶瓷琉璃馆标志设计征集评选结果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