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陶琉雕刻
编辑

罗晓东的艺术情怀

发布时间:2018-08-01 14:31 来源:淄博日报 作者:安黎 编辑: 
摘要 ​罗晓东字云天,“云天”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境界。如今的罗晓东,仍坚持他的一贯作风,低调做事,不凑热闹,潜心耕耘,继续攀登着艺术高峰,用品格和技艺铸就大师的风范。

讲台上的老师

如果不是那一年的阴差阳错,怀揣画家梦报考浙江美院附属中学的罗晓东,因受地区限制未能如愿,却考取了淄博陶瓷工业学校,那么,我们今天看到的就是作为画家的罗晓东,而不是作为陶瓷艺术大师的罗晓东了。好在艺术是相通的,而对于自幼喜欢绘画的罗晓东而言,凡是与艺术有关的,他都有着一种近乎痴迷的酷爱。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个人爱好,没什么想法,也不图什么。”

在诸多“大师们”不甘寂寞纷纷热衷于炒作的当下,罗晓东却始终为自己供职的企业尽心尽责。2003年,罗晓东在华光陶瓷集团担任艺术顾问并创建了彩绘工作室,他自编教材,亲自授课,用自己的人品和艺品熏陶学生,培养了一批彩绘新秀。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逐步形成了淄博釉上彩绘的独特风格——“釉上点彩”。作为艺术陶瓷中绽开的新蕾,在全国创出了淄博特色、淄博风格。如今,经罗晓东培养的学生有的拿了金奖,有的上了《山东名人录》,可谓桃李满天下。

如今,早已退休的罗晓东仍心系企业,担任着华光陶瓷集团高级工艺美术师,只要企业需要他去做什么,他总是全力以赴。俗话说“家有一老,胜过一宝”,而企业有一老,便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而企业对于罗晓东,也不再是谋生的地方,而是放飞梦想、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从淄博瓷厂到华光陶瓷,从彩绘、刻瓷到站上三尺讲台培养新人,近一个甲子过去了,流年似水,往事如烟,但罗晓东对于艺术的钟爱却丝毫未减。他是个随和而安静的人,当年考上淄博陶瓷工业学校时,他问老师,有没有美术班,当老师告诉他只有工艺班时,尽管不是自己感兴趣的,但罗晓东并没有因此抱怨,而是认真地去学。当一个人无法做出选择的时候,坦然地面对和接受也是一种勇气与达观。

罗晓东在淄博陶瓷工业学校仅读了半年,因时事之故,学校没能继续办下去,罗晓东和他的同学们按照毕业生待遇分配。淄博硅酸盐研究所看中了他的绘画才能,就让他从事陶瓷彩绘。当时的工作、生活环境十分艰苦,罗晓东在成型、烧成、颜料、仓库保管等生产岗位上,从未放弃对艺术的热爱和追求。罗晓东对记者说,那时美术方面的书籍奇缺,能借到这类书籍,真是如获至宝,当然,借书是要还的,于是他就连文字带图画完完整整地抄描下来,供自己日后学习。蒲翁说过:“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这话用在罗晓东身上,也十分合适。

命运有时会给人开一些玩笑,却也会对勤勉的人给予回报。在追寻艺术的过程中,经历过的各种考验,会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往往是坚韧的,稳固的,而这样的艺术人生才显得更有意义。浓厚的兴趣、惊人的毅力、孜孜不倦地练习,为罗晓东以后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罗晓东看来,艺术创作中,绘画是最基础的,打好了这个基础,才能创新、创作。正是基于他的扎实深厚的绘画功底,1973年,他被调往刚刚创办的山东省轻工美校,后又到天津美院进修。在著名画家孙其峰教授的悉心指导下,结合以往的绘画实践经验,他的专业水平有了长足的提升。无论构图比例的精巧,还是意境基调的悠远,明暗的对比,线条的入微,都显示出一种“俯拾之间,皆成意趣;取景虽迩,宏旨颇深”的气度。

厂子里的大师

罗晓东一直有一个遗憾,就是这辈子没上过大学。然而,他的经历、他的积累、他的勤奋、他的坚守,却是大学无法教会的课程。人的一生是一部不能改写和誊抄的草稿,在这部草稿中,也许根本没有偶然的事情发生,在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暗含着某种必然。当罗晓东迈进淄博陶瓷工业学校的那一刻起,他这一生便与陶瓷和企业结下了不解之缘。

当罗晓东又调到淄博瓷厂工作时,淄博的刻瓷已经有所发展,罗晓东也迎来了他艺术上的“波尔金诺的秋天”。

刻瓷,就是用刀笔作画。相传它起源于秦汉时的“剥玉”。清代成为一门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现存的取意于陶渊明诗句的光绪年间刻瓷艺人的作品。用刀笔在瓷盘上造像,不同于在纸上绘画,要做到惟妙惟肖,刻画出人物的神韵气质,必须借鉴各种艺术的表现手法。罗晓东过硬的画技和沉稳的性情,让他拿起刻刀的那一刻,便有了不凡的表现。他融合了绘画和刻瓷两大优势,先后创作出许多精品佳作。

罗晓东深知艺无止境,他一边创作,一边坚持学习并经常参加进修,到国外进行艺术交流。日益提高的艺术素养和艺术技艺,使得他在缤纷的色彩世界里如鱼得水,在泥与火的洗礼中游刃有余。

1.jpg
罗晓东与女儿罗媛在创作中

自1983年开始,罗晓东先后为山东省历届领导人出国访问刻制的瓷盘肖像,被作为珍贵的礼品赠送,1995年随中国代表团赴澳大利亚成功地进行了刻瓷艺术表演。1997年在澳大利亚南澳州举办的庆祝香港回归的晚宴上创作的国画作品《远征图》和《边归图》拍卖成功;1999年春节期间又将4幅国画作品在澳大利亚南澳州拍卖捐赠南澳的慈善机构,用于山东省赴澳留学生和专家教授赴澳讲学经费,受到南澳政府和艺术界的高度评价,为中澳文化技术交流做出了贡献。1997年1月开始,他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刻制了美国、日本、朝鲜、韩国、德国、新加坡、加纳、突尼斯、摩洛哥、尼日利亚、柬埔寨、澳大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十几个国家的国家元首和重要领导人的瓷盘肖像作为国礼赠送,受到我国外交部和受礼人的赞赏。2000年,罗晓东被淄博市人民政府批准荣获“淄博第七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2001年,参加淄博市举办的首届陶博会和陶瓷文化展,在艺术大师工作室成功地进行了刻瓷艺术表演,并为展馆大厅制作设计了大型刻瓷壁画火的艺术。2002年,罗晓东被山东省陶瓷工业协会大师评委会审评荣获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称号。同年,《花釉刻瓷系列》作品获全国第七届陶瓷艺术创新评比优秀奖,同年,他的刻瓷作品《双鱼图》获第二届淄博市文学艺术奖。2003年,被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评委会授予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称号。2004年,釉上点彩秋韵图获全国第五届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展铜奖。2005年,被山东省旅游局评委会评为山东省民间手工艺制作大师

2005年,作品《白鹰图》获中国电影百年书画大展艺术创作奖。2008年,陶瓷艺术作品获第五届中国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金、银、铜奖。同年9月,作品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陶瓷学会第43届陶瓷大会展览“银”奖和大会学术交流“优秀作品”奖。2010年9月,被中国陶瓷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陶瓷作品被多家机构、藏家收藏,入编出版多种画册、画集,罗晓东实至名归地成为我国著名陶瓷艺术家。

纵观上面这长长的“成绩单”,不难看出,罗晓东数十年来,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一路走来,既有坎坷磨砺,也有风光无限,然而更多的是一种经艺术熏染的宁静,一种被岁月淘洗的淡泊。

家庭中的良师

采访罗晓东时,他正与女儿罗媛共同绘制一个大瓷瓶,瓷瓶上的几条鲤鱼尚未完成便已活灵活现。在家庭浓厚的艺术氛围中长大的罗媛,毕业于山东轻工美校,并在清华大学霍春阳高研班进修,擅长工笔、刻瓷、彩绘,目前已集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于一身。老话讲“上阵父子兵”,而在艺术创作上,父女间似乎更有默契。从罗晓东的笑容中,可以看出,他为女儿的进步和自己艺术事业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罗晓东的家庭是典型的艺术之家,室内整洁有序,刻瓷、彩绘、瓷板画、国画等各类作品,巧夺天工,雅俗共赏。徜徉这些艺术作品间,不管是人物肖像、还是花鸟山水,无不传神传情,无不蕴藉了罗晓东陶瓷语言的独特性和个人风格,演绎着他对生活的感悟。罗晓东告诉记者,作品是作者传达自己所思所感的一种方式,他表达的是生命力的昂扬,体现的是一种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精神。

罗晓东的每一件作品,除了深蕴文化内涵,也融入了他自然简朴的情感。他没有刻意逢迎市场和收藏家的趣味,因此他的作品有匠心而无匠气,这在当今显得尤为珍贵。正是凭着对艺术的执着探索和潜心修为,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他才始终如一,不忘初心,坚守这方净土。

时代需要艺术的滋润,文化的涵养。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这些精美的作品,除了感叹大师非凡的艺术创造力外,更钦佩他以苦为乐、锲而不舍的人生态度。就拿这28件国家元首肖像来说,如果不是对艺术的痴爱,怎么能一锤锤、一件件地雕凿。而这一盘、一锤、一凿,或许就是他的整个人生,乃至整个世界。痛苦与快乐,理想与现实,艺术与生活,个中情怀,只有亲历者才能体味。

罗晓东字云天,“云天”是一种高度,也是一种境界。如今的罗晓东,仍坚持他的一贯作风,低调做事,不凑热闹,潜心耕耘,继续攀登着艺术高峰,用品格和技艺铸就大师的风范。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1
关键词: 罗晓东 情怀 刻瓷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2018淄博工业旅游创新发展培训班开班典礼在博山陶瓷琉璃艺术中心隆重召开
下一篇:国家一级美术师、高级技师李苦最新作品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