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一名艺术大师正在表演传统的刻瓷工艺。
在高效率面前,不少人选择了电动刻刀
“刻瓷”、“枪手”、“代工”这些词汇与“淄博”联系在一起的消息,仿佛风乍起,吹皱了淄博陶瓷界的一池春水。尽管有人将其归结为个案,但是作品同质化的现象,却已经成为现阶段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当艺术品逐渐走向市场,无价的艺术变成了有价的商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艺术家披上商人外衣。刻瓷,这个淄博艺术的闪光点,该如何克服“近亲繁殖”、传统工艺丢失、高端人才短缺等因素导致的发展瓶颈,焕发出刻瓷艺术独有的光彩,或许建设现代企业制度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急功近利刻瓷艺术“近亲繁殖”
对于当前刻瓷界出现的作品雷同问题,5月1日,采访了几位业界知名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
马玉明(化名)表示,在这个领域内出现雷同作品,看起来似乎很令人惊讶,但是细细一想也有其必然性。要说原因,需要追溯到刻瓷艺术的起源,因为淄博刻瓷真正形成一个艺术门类是在上世纪70年代之后,当年的那批陶瓷艺人就是淄博刻瓷艺术的“始祖”。
当时这批陶瓷艺人都在几个大型国企内工作,国企的特点决定了这门手艺还得为企业服务,所以当年那批人身边的同事,自然而然就受到他们的影响。“无论是刻瓷理念还是刀法、刻功,都在一定程度上有些相似。”之后,因为企业的变迁,当年的那批工程师、艺人们也“劳燕分飞”,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进修、磨炼,逐渐成长为国家级或省级艺术大师。
据马玉明介绍,在当时的一个小圈子内,这批人都是各有所专,因此基本不会出现雷同作品。但是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艺术陶瓷尤其是刻瓷逐渐被市场认可,一批具有美术功底的艺人重新回到了刻瓷这个行业,之后的几年成为淄博刻瓷大发展的时期,目前从业人员已经超过3000人。这自然就出现了师徒传教情况,于是在淄博这个相对狭窄的圈子内,这门艺术逐渐“近亲繁殖”了,雷同的作品越来越多。
在中国陶瓷馆等文化艺术市场上发现,市面上的不少刻瓷作品都有些雷同,图案以山水、侍女、古人居多,尽管这些图案出现在不同材质、形状的载体上,却很难辨认出不同作者的特点。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马玉明认为还有一个原因,在市场认可淄博刻瓷后,急功近利的情绪开始在业内蔓延。虽然目前从事陶瓷艺术的人并不少,但想从初学者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刻瓷艺术家,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和功力。但初学者也需要生存,于是他们都选择了一些比较容易被市场认可,成品率又比较高的图案。因为刻瓷对从业者的刻功要求很高,一不小心出现了败笔,就相当于废了一个盘子。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出现,很多人就选择了山水画或者古代侍女等,这样即便出现几次败笔,外行人也看不出来。
维权尴尬造成模仿盛行
在工艺美术大师李玉祥(化名)看来,主观上的模仿、回避创新,才是问题的根源。一个国家级大师的新品出炉后,一定会出现较大范围的模仿,这在所有艺术品市场上都是一样的。
李玉祥说,曾经有一名大师创作出了几件知名作品,很快被大量模仿。“当时有一句话来形容,从博山八陡沿着张博路,一路走到张店,一路都能见到同一个图案的作品。模仿的程度不亚于当年陈贻谟大师创作的‘中华龙’茶具”。
在模仿背后,是一批艺术人才刻意回避创新。因为创新首先要有足够的文化底蕴;其次作品要把握市场的需求;此外创新的难度很大,每一个创新都有风险和成本。更主要的是,创新需要创作者耐得住寂寞,坐得了冷板凳。“这就是很大一部分人,一辈子宁肯就刻那几个固有的图案,也不愿意尝试创新的原因所在”。
另外,在目前淄博刻瓷界,还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知识产权维权案例,也让模仿有了滋生的土壤。“一些老一辈大师,明知道自己的作品被模仿,但是也不会去维权,其中固然有人情因素。更重要的是法律层面的问题,刻瓷这门艺术非常难维权,一方面没有人去申请专利,另一方面很难证明某件作品的首发时间。防止艺术品剽窃,也不是一个或者几个人的力量所能实现的”。
依靠机械技术含量大大降低
采访中发现,现在的刻瓷已经与传统的刻瓷有了一些差别。高科技在刻瓷工艺上的广泛应用,也让这门古老的艺术越来越失去了从前的韵味。以高科技普及为核心的变化,也正在逐渐改变传统的刻瓷工艺。
马玉明认为,搞刻瓷,刻功固然重要,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美术和书法功底,得能够独立创作。“老一辈人刻瓷的时候,画就在他们脑子里,或者说他们只需要在作品旁边放一张图即可。他们的传奇之处就在于,不需要事先在盘上、瓶子上作画。现在的艺人中,有这个成就的并不是很多。很多人通过复写纸或者其他方式,将图案先拓印到盘子上,然后根据图案再刻线条。”
目前,随着一批艺人年龄的增大,使用锤子和刻刀已经有些难度,于是一种新的机器——钻石棒电动雕刻机出现在了市场上,并很快得到了艺人们的青睐。使用这种机器,效率更高,且更容易操控,也不容易出败笔,还可以延续很多艺人的艺术寿命。同时,对于初学者而言,使用高科技的刻刀也成了他们创作的捷径。
省级工艺美术大师张一(化名)不客气地指出,先拓印图案,再用电动雕刻机雕刻,几乎将刻瓷艺术的技术含量降为零,“就是完全不懂的人,也能进行简单操作”。李玉祥更是认为,这种加工制作方式,事实上已经对刻瓷艺术造成亵渎。“或许从促进刻瓷艺术产业化的角度来说,这种技术运用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这种高科技则让刻瓷的艺术魅力大减”。
淄博刻瓷将来的路怎么走?
马玉明表示,刻瓷是淄博的特色,但不一定非将这门艺术限定在淄博范围内,通过与其他产区的交流,更能促进这门艺术的发展,起码对于这门艺术的发展是有利的。现在的从业人员确实多起来了,但是这个数量还是远远不够,并且能够达到相当造诣的人更是少之又少。目前艺术流派数量也太少,只有百花齐放才能真正促进刻瓷艺术的发展。
实际上,透过“大师代工”事件不难发现,这也是产业转型的信号。几年前淄博一度涌现出很多刻瓷作品工作室,但并不是每个大师都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包装、营销,在市场的抉择中,有一部分工作室关门停业。于是这部分人开始通过“代工”的方式挣饭吃,其背后的经济学意义则是,这部分人向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制造环节集中。
淄博日用陶瓷迅速崛起的经验表明,一个产品尤其是陶瓷产品的崛起,必须要依靠品牌。这个品牌是依靠一部分龙头企业带动兴起的,而现在刻瓷界,则是依靠大师个人品牌来带动这个产业发展,这其实并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
综合马玉明、李玉祥两名大师的观点,他们认为将来的发展模式,很可能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成一条成熟的产业链。由大师专门负责创作,公司来进行营销、包装、维权,通过打造一个企业品牌,来提升大师作品的价值。“实际上,现在淄博日用陶瓷走的路子就是这样,通过打造一个产区品牌,在此基础上,鼓励龙头企业占领高端市场。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这条路子还是对的”。
目前有公司通过签约大师的办法,在业界产生了反响。一方面可以提升陶瓷的价值和文化底蕴;另一方面,刻瓷艺术大师也能有饭吃,这样他们才能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创作,从而通过产业的发展来促进艺术的繁荣。
原文发表于2012年5月4日,原标题为:大师创作公司营销或是淄博刻瓷繁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