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强在瓷器上进行点线雕刻
每天早上6点,山东淄博陶瓷艺人刘永强就会来到自己的工作室,穿上工作服,在瓷器上进行点线雕刻,这一习惯已坚持了近30年。
今年55岁的刘永强,曾经是山东淄博瓷厂的工作人员。1999年,淄博瓷厂宣布破产。为把陶瓷技艺传承发展下去,刘永强成立了个人工作室。让他没想到的是,工作室成立后,创作邀约不断,他对陶瓷艺术的坚守有了憧憬和动力。
刘永强所擅长的是中国传统技艺——刻瓷。这一技艺是用特制刀具在瓷器或瓷板表面刻划、凿镌各种形象和图案,是集中国传统绘画、书法、雕刻于一身的传统艺术。
步入刘永强的工作室,展柜上陈列着一件件光华朗润、形态各异的鲁青瓷刻瓷、浮雕作品和大型山水刻瓷瓷板等。其中,一幅历时三年刻出的《清明上河图》格外引人注目。
在这件作品上,既有中国国画的笔墨效果,又有中国古代的金石韵味,800多人神态各异,尽显作者技艺和功力。这与刘永强多年在刻瓷艺术实践中的探索和创新密不可分。
刘永强(左一)向市民介绍他创作的刻瓷作品
“每天都会工作8到10个小时。”刘永强告诉记者,只要有时间他就会“闷”在工作室里,这个习惯从没有间断过。
每一件作品他都力求完美,从来不求速得。从一抔细土开始,他精心调制比例混合,制坯、上釉、烧制,然后按照成品陶瓷的色彩和造型,进行彩绘或刻瓷的艺术再加工。
“我创作作品不是为了卖钱,而是追求更深层次的意境和内涵。”刘永强说,从事陶瓷艺术不能浮躁,急于求成,每一笔都是自己内心的流露,要用心去感悟和创作。“干这一行这么多年了,现在才干出点感觉来。”
近年来,刘永强先后烧制出浮雕梅瓶、葫芦瓶以及浮雕孔子瓶、老子瓶等系列鲁青瓷瓶文化艺术作品。他还提出“陶瓷艺术实用化”理念,设计生产出茶杯、文房四宝、碗等多种鲁青瓷器皿。
“我这一生只干一件事,就是把中国陶瓷艺术传承发扬好。”刘永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