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巧于拙,出自明代洪应明的《菜根谭》,“藏巧于拙,用晦而明,寓清于浊,以屈为伸,真涉世之一壶藏身之三窟也”。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藏巧于拙,抱朴守拙。做人笨拙一点,不张扬,不高人一等,平易近人,反而更易得人心。
藏巧于拙,一种置身事外的超然
《诗经》有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明智的人总是善于置身事外,保全自己。我们为人处事,行自己之路,有自我之格,有自善之准,适度超脱,并不逾越。
藏巧于拙,要懂得在与自己无关的人事纠葛中内敛、藏愚、退避,人生在世,有时候“难得糊涂”会让人受用无穷。
藏巧于拙,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
出污泥而不染,明机巧而不用。智械机巧,不知者为高,知而不用者为尤高。
庄子云:“直木先伐,甘井先竭”。人生在世,宁可显得笨拙一点,也不可显得太聪明,宁可收敛一下,也不可锋芒毕露。锋芒毕露易夭折,深谙藏锋露拙之道,才更容易在纷纭人世安然处之。
真正智慧的人,知道不该出头的时候不能强出头,平时总是表现出“笨拙”的样子,其实他冷眼旁观、分析局势的变化,必要的时候,却能一语点醒梦中人。
我们常听老人家自称"老拙",高僧大德自称"拙僧",以"拙"自得,以"拙"自谦,其实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智慧。
藏巧于拙,一种是非心外的宽容
人生如棋,退一步不为亏我,在与人的产生矛盾之时,利用藏巧于拙的智慧巧妙回避矛盾,主动以宽容之态钝化矛盾,此后再寻找合适的时机解决矛盾,这必然会消除众多才艺中伤。
藏巧于拙是是非心外,是对小恩小怨的不执著,不计较,是幸存忠厚,是体恤宽容。观世人,多对人斤斤计较,于自己得过且过,若世人都能换个视角,对自己多检点,对别人难得糊涂,则天下太平矣。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曾慨叹:"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可见,"拙"一点,人生比较顺坦。
人行于世,再聪明也不宜锋芒毕露,不妨"拙"一点,即使非常清楚明白也不宜过于表现,宁可用愚昧来收敛自己,藏巧于拙,才是立身处世的救命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