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让文化回归生活

发布时间:2020-03-13 来源:易向  编辑:yuxun
摘要 人们常说“在博物馆里养孩子”,对少年的美育,除了博物馆,还有艺术展,在这些地方,他们能接触到最核心的艺术,他们会因为一幅年画,一件泥塑,一把紫砂壶,去了解背后的故事,任何一个门类,都通向中国美术史的领域,这便是个人修养的提升。

1.jpg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诗经里的草木、楚辞里的山风、文选里的骨气、白话文里的革新,是散发美学光芒的意象。

2.jpg

它成为我们的初心,文化是春秋时的争鸣,魏晋时的风流、唐诗宋词的韵律、明清小品的清雅是一切先人的文学。

3.jpg

它成为我们的底色,文化也是夏商周青铜、秦俑汉陶、唐宋瓷器,是那些历经岁月的器物,它成为我们的灵魂。

4.jpg

头上有天,是“雨过天青”;脚下有地,是“地上清霜”;门外有山,是“青山妩媚”;门内有月,是“今夜月明”,至于小桥流水,大漠孤烟更是寻常诗景,很多时候文化就在我们身边,它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

5.jpg

我们追求生活中的文化与审美,更多的是找到文化在生活中的依附,那便是时下所说的“生活美学”,比如我们追慕魏晋的风流,唐代的雍容,宋代的典雅,明代的精致,无一不是对文化与美学的向往,但任何一个时代都应该有自己的文化和审美,如果只停留在过去,会让我们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6.jpg

现代美学源于十八世纪的德国,在近代的时候,由蔡元培,梁启超,王国维等人引进中国,一百多年前,“西学东渐”席卷华夏,时任教育部长的蔡元培先生,提出了“美育”的概念,从少年抓起,“知识以外,兼治美术”,他指出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进行美育教育,希望由此唤醒中国人的文化自信。美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的丰饶与深厚,其实是建立在审美的基础之上的,蒋勋在《美的沉思》一书中说,“因为美,我们便可以继续前行”,中国文化的觉醒刚刚起步,对于孩子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是唐诗,宋词,元曲,甚至是对那些传统手艺的学习,这样才能留住中国的精气神,成全中国文化在未来的高级表达,于是文化于无形之中,成为了一种奢侈。

7.jpg

人们常说“在博物馆里养孩子”,对少年的美育,除了博物馆,还有艺术展,在这些地方,他们能接触到最核心的艺术,他们会因为一幅年画,一件泥塑,一把紫砂壶,去了解背后的故事,任何一个门类,都通向中国美术史的领域,这便是个人修养的提升。如果说,一个人的素养是个人气质的提升,那对于一个民族而言,整个社会的素养就代表了这个国家的文化水平。从当下的环境而言,虽然汉字诗意的语言环境已经消失,不大可能造就全民的美学环境,但随之而改变的,是越来越多的设计语言,包括传统手艺者,建筑设计师,带着我们骨子里的文化,融入到生活之中,触动着我们最隐性的记忆。

8.jpg

有人觉得文化“无用”,有人在盘算着“有用”,今天的我们都走得太快了,快得每个人都变得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我们追求物质的奢侈,纵情于声色犬马酒池肉林,却不曾关怀我们周围的文化语境,愿我们都能慢一点,提升我们的学识,修养,审美,让文化回归生活之中,完成“中国文化,当代表达”,让中国回归东方,这才是最有用的事。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文化 生活 美学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中国慢文化
下一篇:儒雅风月 君子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