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节假日,74岁的赵兴堂都会带着挫琴去青州古城里演出,有时站在树下,有时坐在巷口,闻声而来的游客经常会问,这是啥琴?
挫琴既是弹拨乐器也是拉弦乐器,形制独特,琴身正面呈“正半管状”,由于形似农村汲水用的辘轳头的一半,在山东省青州市,当地人也叫它“半边辘轳头”。
赵兴堂把左手放在琴头底部半圆的洞内,将琴身架在左肩,右手拿起琴弓——一根高粱秆。右手“执弓寻弦”,左手带动琴身“送弦迎弓”,一曲《映山红》便“飘”了出来。
挫琴低音沙哑、中音柔静、高音清脆,赵兴堂打心底里觉得这琴拉什么曲子都好听。
挫琴跟中国古代乐器“筑”同宗同源,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被誉为“活化石”乐器。在古代,筑的演奏是乐人“右手执竹尺”。“各地气候不同,高粱秆在山东更常见,拉琴用高粱秆顶端的两节正好。”赵兴堂说。
7岁时,赵兴堂成为祖父赵彩云的琴童,那时琴法是隔代相传,传男不传女。1960年祖父去世,留下了一把挫琴和一本琴谱。
凭借小时候学琴的底子,模仿祖父拉琴的样子,赵兴堂刻苦自学挫琴,并于1984年学会了挫琴制法。“试了整整6个月,才确定用梧桐木做出的挫琴音质好,因为木质相对硬。”赵兴堂说,他做的琴头上都雕有云型花纹,以此纪念祖父。
几近销声匿迹的挫琴制作和演奏技艺在赵兴堂的手中“活”了起来。2009年,挫琴入选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赵兴堂是代表性传承人。
几十年来,赵兴堂与挫琴同音共律,相互陪伴。“现在我就干三件事,演琴、教琴和制琴,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对挫琴感兴趣,我高兴啊!”赵兴堂说。
古老的挫琴依旧年轻着。除了自己的子女、孙辈,赵兴堂已累计向百余名学徒免费传授挫琴制作和演奏技艺。为了让挫琴的音域更广,他将原本12组弦、五声音阶改为14组共28根弦,对应着常用音域的14个音,同时改良了琴面上的漆和琴弓。不过,他最喜欢用的琴弓还是高粱秆。
“为减轻非遗传承人的生活压力,青州市每年设立120万元非遗展演专项经费,将非遗与古城游结合,推出挫琴等40多项非遗的免费展演和传承,让非遗在发展中传承,在传承中得到保护。”青州市非遗保护中心传统技艺与工艺美术研究所所长王君介绍。
《映山红》演奏完毕,赵兴堂和往常一样回答起游客的问题,“这个叫挫琴,‘挫’是一个提手旁,一个‘坐’。你想不想来试试?”(新华社记者 张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