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刻亦称刻瓷,是指瓷器上,用钨钢刀或金钢石刀搂刻书、画的一种工艺技法。瓷刻最早源于民间,在瓷器餐具上冲刻姓氏和印记,以后由艺人把艺术与雕刻融于一体,以钨钢刀或金刚石刀在素面成品瓷器上或瓷板上,錾刻书画或图案。具有艺术价值的刻瓷作品可以追溯到清同治、光绪年间,北京的书画家邓石如、华法在瓷器上自写自画自刻,促进了刻瓷的发展。所以瓷刻作品多以厚胎瓷为基础进行创作,即便如此,由于瓷面质地坚脆极易破损,完成一件瓷刻艺术品也相当不易。
上世纪90年代,杨达生先生经过数十年的执着探究,在传统瓷刻的基础上实现突破,掌握了在0.8毫米到1.4毫米厚的薄胎瓷上刻画、创作的独门绝技。用他的话说就是:盘瓶碗都能刻,著名书法家的字全能仿。2000年冬,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朱镕基将杨达生的薄胎瓷刻字花瓶作为国礼赠送日本政要。杨达生的刻瓷技艺日臻成熟。
杨达生的瓷刻艺术作品与普通刻瓷作品有很大的不同:其一在于瓷胎薄,杨达生薄胎瓷刻艺术作品所采用的瓷器大多为壁厚不超过1.4毫米的素胎,瓷器本身迎光透亮,所刻书法透过瓷壁可以反观;其二在于瓷刻深、着色浓,杨达生的瓷刻深度约0.2毫米左右,手摸眼看皆有明显的凹凸感,其刻画部分着色很浓,凸显了书法本身的意蕴。1998年2月25日出版的上海《新民晚报》曾这样评价杨达生的作品“章法有序,字字逼真,笔笔生动。而且克服了晚清瓷刻艺术不足,线条加粗,瓷刻深度适中,着色浓厚,釉面炸裂小,轮廓清晰。”
1、大碗兰亭序
2、齐白石碗
3、板桥盘
在杨达生的创作中,娴熟使用了磨、刮、刻等技法。杨达生以刻字薄胎瓷碗为例介绍说,瓷碗是圈足朝上入窑的,烧好后,碗口上有砂粒,必须把它磨掉,那么大的碗,磨碗口是一个关键流程那么薄的瓷,磨平它,报废率很大,因此“磨”的过程要十分精细。再就是“刮”,杨达生说,刀要沿着瓷器表面略向下一点朝前方用力,千万不能完全向下。犹如男士刮胡子一样。刀口与瓷胎表面基本平行,略向下一点,其尺度很难拿捏。“刻”是整个工艺的核心。其每个笔划的第一刀很关键。杨达生说,第一刀是定界位的,过了这个界位这件作品就失败了,这里刻的著名书法家的字,不允许走样,不可以修补。在单纯中见真功力!
杨达生经过若干次的失败,探索出一条有效的技巧,即先难后易。由于瓷器极易崩碎,掌握不好前功尽弃。把容易引起报废的细点、细线条提前刻,一旦刻坏了,浪费的工时少。这些细点、细线条刻好了,保留下来了,后面的工作相应顺手一点,成品率也有较大的提高。
杨达生在薄胎瓷刻创作中还有有三个有趣的规定:一、雷雨天不刻;二、感冒不刻;三、白天不刻。也只有在完全不受打扰,全身心投入的状态下,才可成就意见娇贵的艺术珍品。
杨达生先生把名人书法作品惟妙惟肖地转刻到千年不腐,万年不朽的瓷器上传承下来,力求神形兼备。此外又可从平面上获得立体感,见到透视的三维效果,获得别样的艺术享受。杨达生先生后期的作品碗为多,透过碗壁能见到里面的书法,指弹碗边能听到优美的馨声,妙趣横生。
作品说明:
1、作品取材《兰亭序》局部。口径37厘米,壁厚1.4毫米,瓷刻深度0.2毫米。2009年冬在国际艺术精品博览会上获金奖。
2、作品取材齐白石“持山作寿,与佛同龛”,瓷碗厚仅0.8毫米,瓷刻深度0.2毫米,手摸字时有凹凸感,口径16厘米,碗重仅80克(一只鸡蛋的重量)。此碗的刻成,标志着杨达生先生已到达薄胎瓷刻艺术的顶峰。
3、薄胎盘取材郑板桥古格言,盘口径24厘米,壁厚1.2毫米,瓷刻深度0.2毫米,手摸字时有凹凸感。
4、刻字棒槌瓶:瓶高31厘米,壁厚1.4毫米,瓷刻深度约0.2毫米。取材郑板桥诗词,2000年11月被选为国礼赠送日本政要。
5、奥运会会徽,厚盘,口径26厘米。会徽由五环组成,环环相绕,又留了一个平行的坎,使环与环又不相连。这个坎处理难度极大,杨达生凭借高超技艺成功地越过,会徽方能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