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达生先生1943年7月生于沙沟镇,位于镇西的杨家巷的一座古民居就是杨家的祖屋,后由于工作关系杨达生迁居到高邮。
杨家是一个瓷刻世家,曾外祖父江雨三是清末扬州著名的瓷刻家。祖父和父亲挑着担子走乡串街叫喊“补锅——补碗——”。当时,他们还帮人家在碗内或碗底凿刻姓氏。受家庭影响,杨达生自幼就喜欢在瓷器上刀刻玩耍,20岁时已经基本掌握在厚瓷上刻字的艺术了。1964年杨达生考取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前身)无线电系后,动手能力进一步增强。他右手夹粗、中、细3支笔,左手握几种不同的三角尺,仅用17课时就完成了共有45个课时的制图这门功课。大学毕业后分在高邮的工厂里工作,车、钳、刨样样得心应手。工作之余,醉心于瓷刻艺术,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薄胎瓷刻的艺术道路上干出名堂来。
合格的薄胎瓷是在1300℃的高温窑中烧出来后,其厚度0.8毫米,也就是8张A4打印纸合起来的厚度。胎瓷不变形、无色差、无瑕疵,在其内壁刻字有很强的观赏性,为清晰留下痕迹,刻的深度不能低于0.2毫米,可见雕刻难度相当之大。为了实现自已的理想,几十年来,杨达生无论严寒酷暑,几乎每天晚上6时进工作室,12点过后才歇手。杨达生说:“薄胎瓷刻,字字艰辛。常常是刻到了快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哪怕一个小线条没有处理好,也会成为败笔,前功尽弃。”无数次的失败让他总结出一个关键技术:在薄胎瓷上雕刻的时候,必须先刻最难的部分,越细的线条,越小的点,雕刻难度越大。小线条刻好了,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几十年来,坐火车去江西景德镇选瓷,成了杨达生跑得最勤的旅途,其工资除了生活开支外,其余都花在买胎瓷上。
2007年10月,在扬州传统工艺展示会上,杨达生的一只刻有板桥书法“精神健寂寞,头角露潜藏”的薄胎瓷刻碗,标出了40万元的天价。许多人嫌贵,而杨达生先生解释说,为了刻好它,他先后花了3年的时间,刻坏了6只薄胎瓷碗,最可惜的是,有一次在刻最后一个字时,碗破了。可以说,这只碗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雕刻而成的倾城之作。
“老渔翁,一钓竿,靠山崖,傍水湾;扁舟来往无牵绊。沙鸥点点轻波远,荻港萧萧白昼寒,高歌一曲斜阳晚。一霎时波摇金影,蓦抬头月上东山。”遥想当年,清代郑板桥书写这则诗歌时,飘逸流畅、霎间而就。然而将这56字的作品刻在直径36厘米的薄胎瓷碗上,杨达生整整花了3年时间!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和精心研究,经过多少次失败的磨练,杨达生的作品成就已蜚声中外。1998年8月14日,他应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邀请,带着一对高31厘米、直径11厘米、净重330克的薄胎瓷棒槌瓶,赴京参加首届国际中国民间艺术博览会。没想到,这两个瓶子不但获得博览会大奖,还引起了时任钓鱼台国宾馆艺术顾问吴云鹤先生的关注。后来,外交部礼宾司打电话告诉杨达生,朱镕基总理出访日本期间,将他的薄胎瓷刻字花瓶送给了当时的日本参议院议长斋滕十郎先生。2000年11月10日外交部礼宾司给杨达生寄来一本荣誉证书!此后,杨达生的薄胎瓷刻作品先后参加过2005年杭州西湖博览会、2007年扬州传统工艺展示会、2008年义乌博古收藏迎春艺术品展销交流会。新华社2007年10月5日将其作品的照片上了新华社图片网。
杨达生的薄胎瓷刻雕刻艺术成果得到了当今名人和专家的高度赞誉。中国文联原主席周巍峙为杨达生题词:“精雕细刻,另有奇趣”。法国友人称之为“天上才有的珍品”。中国科学院书法协会会长、中国白马书画院副院长崔承顺先生题词:“大本领人,当日不见有奇异处;真学问者,终身无所谓满足时”,事后又寄了一幅题词给杨达生先生,文曰“瓷薄如翼轻,谁敢念刀行。功刻驰艺胆,华夏杨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