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董善习 肌理技艺自成一家

发布时间:2016-05-30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马景阳 魏茜茜 编辑:yuxun
摘要 在他的工作室内,陈列着许多件已刻好的陶瓷瓶、盘、壁画等工艺品,其中多以花鸟、梅花、动物为主。刻瓷作品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如他的作品《王者》,树丛之间,两只东北虎矗立其中,一只双耳竖起,警觉四周,另一只踱步而行,虎视眈眈。两虎体态壮硕,毛发纹路清晰,虎掌厚实有力,更增添了虎啸山林的威猛气势。

W020140715518986905241.jpg

肌理技艺 自成一家

以刀代笔,镌刻深浅有度,刀刀过后,瓷釉被层层剥离,凹凸有致。赋色后,刻去的部分呈现亚光,与未刻瓷面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呈现出一番精美绝伦的景象。18日,记者初次见到董善习,他正用钻石刀在16寸的骨质瓷瓶上刻画。

在他的工作室内,陈列着许多件已刻好的陶瓷瓶、盘、壁画等工艺品,其中多以花鸟、梅花、动物为主。刻瓷作品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如他的作品《王者》,树丛之间,两只东北虎矗立其中,一只双耳竖起,警觉四周,另一只踱步而行,虎视眈眈。两虎体态壮硕,毛发纹路清晰,虎掌厚实有力,更增添了虎啸山林的威猛气势。

董善习说,一件作品的完成,需经过挑选器型、题材构思、画面落稿、镌刻刀法、赋色等多项流程。特别是"刻瓷彩烤"新工艺,瓷器材质较硬,但釉面光滑,力量轻了,打滑。力量重了,往往能把釉面敲裂,入窑烧花,温度不适,瓷瓶炸裂,就会前功尽弃。"刻瓷讲究耐心,眼力、精力、手力需融汇交织,一并用力。"董善习说,这也是陶瓷艺术的价值、魅力所在。

在陶瓷工艺界内,董善习的作品能够脱颖而出,得益于他的风格特色——刻瓷与肌理绘画结合。在众多刻瓷艺术家中,董善习是少有能够突发奇想,善于创新的刻瓷人。他将原来用在绘画上的"肌理"画法借鉴在刻瓷上,通过掌控颜料的流动与渗化,形成丰富多彩的自然纹理效果,从线条到色彩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及可变性使刻瓷上的颜色能够自然流动,现代感十足。

从接触陶瓷艺术至今,已有40多个年头,致力于陶瓷艺术创作的董善习先后有50多件作品在省级以上展评中获奖。2004年,董善习首次将刻瓷技艺运用在瓷砖上,创作出长1.8米,宽1.2米的《红梅报春图》屏风,获得全国刻瓷工艺大赛评比金奖,名噪一时。2009年,作品《王者》获得全国陶瓷琉璃艺术评比金奖,2010年《贵妃图》获得山东省工艺美术展评特等奖。

一生瓷缘 兴趣使然

董善习在刻瓷艺术上的成就,源于他扎实的功底和源源不断的创新理念。中学时期,董善习就擅于美术绘画,经常参加业余美术小组培训。此后,在山东艺术学院国画教授徐金提的指导下,他逐渐开悟,对国画艺术有了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1972年,董善习被分配到淄博瓷厂工作,从此踏上陶瓷艺术之路。刚进厂,他便开始学习彩绘瓷艺,基于国画功底,入门很快。没过多久,他就被派往景德镇学习青花技艺。半年的学习时间里,不光掌握了青花装饰技艺,更被景德镇的陶瓷文化、思想、工艺感染,对陶瓷艺术爱得如痴如醉。

1977年,董善习参加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在山东举办的陶瓷培训班。1984年又去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学习陶瓷装饰设计。"在厂里是以点带面的学习方式,老师给你一幅图,就去一旁临摹,画得不好,再改,基本功虽好,但创新能力差。"董善习告诉记者,在院校,却是以面到点的方式,知识面广,思维碰撞多,想法新奇。在实践和艺术理论的结合下,董善习的陶瓷艺术天赋逐渐显现。

上世纪七十年代,淄博兴起刻瓷艺术,当时还在做彩绘画青花的董善习看到刻瓷工艺后,连声赞叹,便求艺于淄博刻瓷艺术的领航人张明文、李梓源老师学习刻瓷。白天学艺,晚上练习,很快就掌握了各项技法。

到了八十年代,刻瓷工艺大行其道,董善习作为山东省政府组织的经贸团成员先后赴澳大利亚、韩国举办刻瓷艺术展,现场制作陶瓷艺术品。

1999年,因国有企业改制,工作了30多年的淄博瓷厂破产。接近50岁的董善习带着五六个下岗职工一起在当地成立了一间工作室,一心做陶艺。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掀起了淄博刻瓷发展浪潮,并逐步成为淄博的招牌产品。据董善习回忆,淄博许多陶瓷厂破产后,大部分陶瓷艺术师都拿起锤子,专做刻瓷。如此一来,淄博刻瓷工艺逐渐走向成熟,享誉国内外。

作品新颖 独辟蹊径

在一届博览会中,有位参观的老先生跟董善习说,他收藏的一件刻瓷作品有掉色迹象,这引起了董善习的关注。

中国刻瓷艺术已有300年历史,早期使用的赋色颜料主要以墨汁、国画颜料为主,现在很少使用。后来改用油画颜料,这种传统赋色方式,如果长时间保存不当,会出现变色或掉色问题。

2012年,董善习和山东硅院研究人员共同研创了"刻瓷烤彩"新工艺。即刻瓷作品镌刻后使用陶瓷颜料赋色,再经过800度的高温烧制,作品可不怕水、不怕擦、不掉色,可使刻瓷工艺品"永葆青春"。在第十二届中国淄博国际陶瓷博览会上,此工艺荣获金奖,还被专家赞为"刻瓷300年来一次质的飞跃"。

董善习说,刻瓷是一项集绘画、书法、镌刻为一体的综合性陶瓷装饰艺术,发展前景广阔。淄博目前从事刻瓷的艺术家达到上千人,其中国家级大师8位,省级大师35位。

淄博刻瓷队伍在逐步扩大的同时,人员结构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从业人员大都以学徒工为主,而现在院校毕业的学生逐渐增多。"分析原因,董善习讲到,在淄博刻瓷发展的短短40余年内,一件工艺品就从最初的上百元,涨到如今的几千元甚至几十万元的价格,升值空间巨大,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可忽视。 

越来越多的专业人员的参与,让心胸博大的董善习颇感欣慰。"这些学生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年龄小,受得禁锢和束缚就少,思维活跃,敢想敢干,会给陶瓷、刻瓷艺术带来一股清新之风。只要刻苦钻研,耐得住寂寞,一定会有大的成就。"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山东省陶瓷协会会长葛春平告诉记者,现在正是这些大师创作的黄金时期,鼎盛时期。同时,这些艺术家还要不断探索新的艺术表现形式,开拓新的工艺领域,在寻求自身突破的同时,把淄博刻瓷推上新的台阶。(本文原刊于2014.04.30大众日报)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刻瓷 陶瓷艺术大师 董善习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赵新建:将书画与刻瓷艺术融会贯通
下一篇:平民刻瓷艺术家刘效的刻瓷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