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我们的祖先最先将它用于生活器皿。后来,它曾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一个物化符号。再后来,随着烧制和彩绘技艺的提高,它又成为艺术品,出现了刻瓷。
看着像画,摸着却是雕刻——这就是“触有手感,观有笔墨”的惊世之处吧。
画面的明暗远近、稠密稀疏,全靠点的大小、深浅、排列来表现——这就是“没有金刚钻儿,就别揽瓷器活儿”的艺术诠释吧。
这就是刻瓷的魅力。
刻瓷很难,不仅要有讲究的素描功底,还要在诗文、书画等方面皆有一定造诣。
刻瓷大师难寻,不仅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还要有安静淡雅的心致;手中的刻刀不仅要快慢有别,轻重不一,还要刀刀见痕,不偏不斜。
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记者发现了“刻瓷技艺”传承人——钟立维。
刻瓷的工具
刻刀:尖刀和扁刀,其中尖刀有粗尖刀和细尖刀之分
錾刀:也分为尖刀和扁刀两种,其中的扁刀又分为宽扁刀和窄扁刀
磨石:即硅油石,有粗细之分,通常分为240目和600目
锤子:小锤和中锤
尺类:比例尺、弯尺
此外,还有毛刷、放大镜架、放大镜、颜料、核桃油、石蜡、平光眼镜、调色盘、毛笔、软布、铅笔;瓷器(釉面平整、质地细腻且密度较高的瓷盘、瓷板等)。
力度差一分便前功尽弃
沈阳市于洪区阳光100社区活动中心二楼,正对房门的桌子上摆满了铁笔、刻刀、磨石、小锤、中锤、毛刷、放大镜……钟立维一手拿着小锤,一手拿着一把十分尖细的刀具,在放大镜下雕刻着山水画上的一棵小树。整棵小树高不足一厘米,但枝叶分明。 6月29日,为了一睹刻瓷技艺,记者一大早就赶到了钟立维的工作室。
工作室四周的墙壁上挂满他的作品,件件栩栩如生,尤其是那幅《三阳开泰》,不仅将小羊憨态可掬的外形表现得淋漓尽致,就连身上纤细的毛发也都清晰可见。
“这些就是刻瓷作品,完全是用刀一点点刻出来的。”在钟立维的示意下,记者用手指轻抚画面,很明显地感觉到凸凹有致的刻痕,而微凉的触感也在提醒记者,这些作品是刻在瓷板上的。
“刻瓷不比在纸上绘画,可以随意更改,因此雕刻前先要明确立意、仔细构图,做到胸有成竹才能动手。通常来讲,我会按照构图将线条部分先行刻制出来,等整个作品雏形大致出现,再进行精细加工。”说话间,钟立维又拿起了刻刀,继续精雕刚才的那棵小树,在雕刻过程中,钟立维始终小心翼翼,半个多小时,他才把整棵小树刻完。
擦了擦满脑门的汗,钟立维告诉记者,瓷器易碎,刻瓷主要考验的是手劲和刀工的结合,最主要的功夫在手上,力度不够,刻不出所要的图样;用力过猛,则容易损坏瓷器。瓷的选择也很重要,钟立维说,刻瓷所用的瓷板一定要瓷质平整,最好是二次挂釉(增加釉面厚度)、质地坚硬、结构致密;吸水率低于0.5%的瓷板,这样才能使得作品的塑造效果达到最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刻瓷技艺的用刀十分讲究。钟立维指着工作台上那些粗细有别、大小不一的刀具说:“别看这些刀看着普通,其实都是特制的,在市面上买不到。因为市面上卖的刀具一般都是用高碳钢制成的,而刻瓷用的刻刀刀头是用硬度极高的合金制成的,这种合金刀耐磨性好,耐冲击性强,并且有较高的抗弯和抗黏结能力。 ”
至于雕刻方法,技术性就更强了,主要有钻刀法、双勾法和刮刀法。
钻刀法,是指用小锤均匀地敲打刻刀,使之在瓷器表面形成大小、疏密、深浅不同的点,构成画面或字体;双勾法,是用锐利的刻刀沿字体或画面的外轮廓刻画;刮刀法则是先用双勾法刻出字画轮廓,然后再将双线间的瓷釉刮去,以便填色。这些方法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并不轻松,
“刻瓷是个细致活儿,更是个耐心活儿,需要一点点地完善,不可能像书法一样,一蹴而就。 ”钟立维说。
完成所有的雕刻细节之后,便是刻瓷的另一个关键步骤——上色。
钟立维介绍,上色需要好多道工序,首先要着底色,通常是用调制好的炭黑颜料勾勒进刻好的刀痕里,然后用松香水把落在釉面上的颜料清理干净。之后,用硅油石对需要上底色的画面进行整体打磨,抛去瓷器表面的釉层,以方便更好地上底色。上底色通常的手法是用抹布来搓色,只有这样出来的画面才能轻、薄、透。最后,则是对画面上的雕刻痕迹层叠加色,讲究的是由浅至深,由淡变浓。
会不会褪色呢?钟立维二话不说,直接拿起抹布反复擦拭,无论怎么“折腾”,颜色始终不变。其中的奥秘与颜料有关,钟立维使用的是自己调配的纯天然矿物颜料。
为了让作品不褪色、不变色,钟立维还为上好色的刻瓷作品上了一层保护膜,即用热熔法给作品上一层白蜡,这样一来,他的刻瓷作品永远和新做出来的一样。
不是临摹是一种艺术再创造
钟立维刻瓷的题材以传统民俗文化、人物肖像以及名人书法绘画为主。许多刻瓷人觉得雕刻人物肖像形似不易,神似更难,而一生浸淫刻瓷的钟立维认为雕刻书法最难。
“刻瓷并不是简单地临摹复制,而是对诗、书、画等传统艺术的再创造。不同的作品需要不同的手法,难度最大的不是山水画和人物图,而是毛笔书法。”钟立维感叹,“真正的书法,在运笔中,讲究欲左先右、欲下先上、逆入平出、一波三折。这样的运笔方式对于万毫齐力的毛笔来说,很容易做到,但要用刀在瓷板上刻画出这样的效果却很难。 ”
钟立维的深刻感受源于自身的经历。 2007年,钟立维在创作题材方面有了新想法,他认为,除了中国传统的民俗文化以及人物肖像,还应该以名人字画为蓝本进行刻制。
钟立维首先想到了被尊为“万世法书之所从出”的《兰亭序》。 “当时,想着应该挺容易的,《兰亭序》总共324个字,刻出来用不了多长时间。”具备一定书法功底的钟立维,对刻《兰亭序》充满了信心。
然而,真正下刀之后,钟立维却发现这并不容易。刻字之初,他先用刻刀按原稿在瓷板的釉面上划出大致轮廓,但总感觉缺少笔墨的“味道”。于是,在完成了几个字之后,他就放下刻刀,专门研究起书法来。好长一段时间后,他才又拿起刻刀完成剩余的部分。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钻研,钟立维对雕刻书法有了自己的心得。他告诉记者,想要刻好书法,首先要因形下刀,每条线、面都有起刀点和落刀处,从何处下刀,从哪个部分上变换要做到心中有数。接下来,要将每一个字的书写过程吃透,知道这个字的起笔和收笔过程,了解每个字的架构,掌握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哪一笔压在哪一笔。在下刀时,要紧紧掌握先写后刻、后写先刻的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刀法,使刀痕清晰可辨,图形生动。
更重要的是,在刻制作品过程中,一定要竖划横刻、横划竖刻,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层次清晰,笔画分明。
“刻瓷虽然看起来好像依葫芦画瓢一样,但实践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钟立维说,自己已经刻了40多年,但也不敢说什么都会,“技艺是无穷无尽的,刻瓷也是。 ”
没有速成之道只能在磨炼中领悟
“没有金刚钻儿,别揽瓷器活儿”,这句话用来形容刻瓷,再贴切不过了。瓷器的脆弱坚硬,运刀的轻重、快慢、虚实等技法无一不需要多年的磨炼。
钟立维说,只要有人想学刻瓷,他都会毫无保留地传授,而且欢迎人们来参观刻瓷的过程,因为学的人越多,就越能让这门老手艺得以发扬。
不过,刻瓷没有速成之道。有人曾到钟立维工作室参观,并将他刻瓷的过程给录了下来,回去临摹。由于并没有领悟到刻瓷的精髓和技巧,怎么也刻不出像样的作品。
钟立维出生于刻瓷世家,外祖父宋占祥13岁时,在北京琉璃厂当学徒,得到刻瓷大师朱友麟的真传。后来,为躲避战乱,举家迁到沈阳,这门技艺得以在沈阳落地生根。每当外祖父和母亲刻瓷,他都会围着看,外祖父和母亲发现他有兴趣,也就有意识地教他刻瓷。那时,他12岁。
“看着是好玩,但真正刻起来真的很枯燥。为了让我保持兴趣,我母亲最初让我在小瓷盘上刻‘啪叽’(北方儿童的一种游戏卡片,又叫大头人)模子,但那时候手上的刻刀吃不准劲儿,经常刻着刻着就崩瓷了,或者干脆将整个盘子刻裂了。那时候,家里不少盘子都让我刻碎了。 ”
仅凭兴趣还不足以领悟刻瓷的精髓,刻瓷,考验的不仅是刀法,绘画和书法都要有功底。 “一切都需要在刀刻过程中一点点领悟。 ”钟立维说,自己学刻瓷技艺时,一坐就是大半天,刻到痴迷时,饭都顾不上吃,睡到半夜突然有了灵感,就连忙爬起来。因为长时间坐在床头雕刻,那个部位的床垫都塌了下去。
钟立维感慨,现在能静下心来专心学习刻瓷技艺的人太少了。前年,一些艺术系的大学生找到钟立维,要求学习刻瓷。钟立维十分高兴,他觉得这些大学生美术功底都不错。就在他满心以为终于能收到一批好徒弟时,很多大学生因忍受不了刻瓷的枯燥,纷纷退出。仅有两人依然坚持学习,却成天想着速成,毕业之后也就不了了之。
“刻瓷技艺不可能速成,需要在磨炼中慢慢领悟。 ”采访中,钟立维不断地反复着这句话……
人物
钟立维
“钟氏刻瓷技艺”第三代传人,1954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他自幼跟随外祖父和母亲学习书法、绘画及篆刻。钟立维的作品《富春山居图》、《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等多次在国内博览会上荣获金奖。
立意,准备画一幅扇面。用铅笔构图。刻出线条。上底色。
打磨扇面去掉釉面。搓色。上色。封蜡上框。
新闻链接
刻瓷艺术兴起于清朝
与其他古老的艺术相比,刻瓷这门技艺确实有些年轻,距今只有200多年的历史。
“刻瓷技艺”传承人钟立维说,现存最早的刻瓷作品是清代道光年间一架长35厘米、宽25厘米的插屏,瓷板底色为翠绿色,画面为金色山水景物,刀法是镌刻。
虽说起源时间较晚,但刻瓷与其他古老的装饰技法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木雕、牙雕、石刻、石雕等,都对后来刻瓷的萌生起着催化和引发的作用。特别是在秦汉时期,剥玉的出现,更是激发了刻瓷技艺的产生。
所谓剥玉,就是以纯钢刀雕刻玉石。早期的刻瓷技艺和剥玉有着异曲同工之处,也是用纯钢刀在瓷器上雕刻装饰。
随着我国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不断问世。封建时代的帝王、官僚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想咏诗题文于其上并永久保存笔墨痕迹,就让匠人用直刀单线在瓷器上划刻书写的诗文和书画的轮廓外形,这就是早期的刻瓷艺术。不过,早期的刻瓷,多是文人墨客用来玩赏自娱,表现形式也以文字或简单的白描单线画面为主。
清代乾隆后期,皇宫中成立了“造办处”,不但使镌刻书法艺术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已经能用钢刀在瓷板或其他器皿上雕刻独幅风景、花鸟、草虫等绘画作品。清光绪二十八年,清廷农工商部工艺局设镌瓷科,培养了一批专业刻瓷人才,刻瓷技艺开始兴盛。
清末,刻瓷技艺逐渐走出宫廷,在民间广泛流传。 “尽管水准参差不齐,但当时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了瓷上雕刻的技术。 ”钟立维说。
然而,刻瓷不仅学起来枯燥,而且短时间难见经济效益。现在,愿意学习的人很少,刻瓷技艺的传承面临危机。
刻瓷技艺
刻瓷技艺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民间绝技,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艺术之一。它是以瓷为纸,以刀代笔,在素面瓷器上镂、凿、划出各种图形、图案的一种纯手工技艺。
“刻瓷技艺” 2012年入选沈阳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5年入选辽宁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钟立维是传承人。
钟立维认为难度最大的作品——王羲之的《兰亭序》。钟立维最得意的作品——《五虎图》。(本文原刊于2015.07.05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