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北宋皇都开封是刻瓷的故乡?

发布时间:2016-05-31 来源:金融时报 作者:薛枫莉 钟振华 编辑:yuxun
摘要 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所能查到最早瓷刻,是一只北宋宫廷刻瓶,有皇帝题字,工匠雕刻。这件作品“字迹点实,清秀,镌刻技巧娴熟”,具有很高的价值。据该文作者王晶称,这应是最早的瓷刻作品。

W020140822356292917229.jpg

李梓源瓷刻作品《孙中山》。 

W020140822356292985411.jpg 

朱友麟瓷刻作品。

W020140822356293025483.jpg

李梓源瓷刻作品《鲁青瓷五头文具》。

瓷刻又名刻瓷,是中国国粹艺术。但这一辉煌艺术,对许多人而言还十分陌生。

起源

瓷刻起源于哪里?瓷刻艺术界人士一直为此努力寻找答案,不少人在图书馆资料里披砂、烁石,下了不少工夫,至今没有查到历史记载。瓷刻和其他艺术门类相比,有史以来一直比较冷寂,不但从艺者廖若星辰,而且作品无几,所以文字记载无从查起,只是在清末民初,报刊上才出现了一些零星的有关当时瓷刻活动的记述文字。

既然史料查不到,只能根据实物来推断。历史上只留传下来的刻瓷珍品,如今大都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据一九八九年七月十二日《北京日报》刊载的《北京瓷刻》一文介绍,目前在北京故宫博物馆和上海博物馆,所能查到最早瓷刻,是一只北宋宫廷刻瓶,有皇帝题字,工匠雕刻。这件作品“字迹点实,清秀,镌刻技巧娴熟”,具有很高的价值。据该文作者王晶称,这应是最早的瓷刻作品。河南开封是北宋皇宫所在地,据此推断,瓷刻应该起源于河南开封。上海瓷刻界权威周光真在他的《瓷刻溯源》一文中(载《上海商报》一九八九年六月二十二日),也认为北宋皇都开封是刻瓷的故乡。

发展  

目前,在北京、上海等地博物馆所见的清代以前的瓷刻作品,基本都是历代皇帝题字。瓷刻界认为,这是皇帝在他所喜欢的瓷器上题字咏赞,为了便于字迹长久保存,就命工匠雕刻。这些题字大部分刻在瓶底,少数刻在瓶身。这些作品由于题字、雕刻,分别由两个人完成,所以雕刻者仅是工匠,谈不上艺术创造。所以,清代以前,瓷刻虽流传近千年,仍没有成为单独的艺术分支,它的表现形式也全是刻字,没有绘画。

清代乾隆年间,由于冶金技术传入,中国出现了高级合金钢,这为瓷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刻瓷刀原来一直是金刚石制造的,由于金刚石价格昂贵,一般人用不起,大大制约了瓷刻的兴盛和发展。乾隆年间,还出现了高级合金钢制造的瓷刻刀。这些瓷刻刀造价低廉,一般人都可以制造和使用,而且能表现色块,瓷刻的表现技巧大大发展了一步。工具的变化带来了瓷刻的五大变化。其一,由单纯刻书法到刻制绘画作品。其二,雕刻者由工匠改为墨人骚客。其三,瓷刻作品开始流入民间。其四,从事瓷刻的人数大幅度增加,使清代后期和民初成为瓷刻的兴盛期。其五、刻瓷艺术教育开始出现,瓷刻创作由零散型转变为规模型。

瓷刻艺术的兴盛使清末民初出现一大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如北京的华约三、朱友麟等。其中,朱友麟的瓷刻作品参加了1915年巴拿马的万国博览会,荣获了银质奖,为中国的瓷刻艺术赢得了第一个国际大奖(见1935年出版的《旧物文物略》)。民国初年以后,由于国内形式动荡不安,战争频繁,艺术枯萎,瓷刻也受到影响,从事瓷刻的人越来越少。于是,瓷刻渐渐衰落,走进低谷。

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百业俱兴,瓷刻艺术也重新兴盛,进入了辉煌发展时期。1987年山东省淄博市李梓源刻的一套鲁青瓷五头文具,在第十五届慕尼黑国际博览会上获得了金质奖。除在淄博形成了较大的瓷刻艺术群体和相当的瓷刻艺术创作生产规模外,各地的瓷刻艺术人员目前仍是凤毛麟角,处于零星状态,所以,从历史纵向看,瓷刻虽处于繁荣时期,但从整个民族艺术横向看,它还是一个零落门类,仍待发展和振兴。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瓷刻重新兴盛以来,它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纯艺术创作阶段,显贵走宠阶段,商品生产阶段。1981年~1983年国内瓷刻基本处于纯艺术创作阶段。瓷刻刚刚从灭绝状态复苏,大多数艺术家的瓷刻活动完全是自发的纯艺术创作型;1984年~1987年,是瓷刻的黄金时代,它的出现使人们耳目一新,少者为贵,新作见宠。国家最高机关也对瓷刻推崇厚爱,把瓷刻定为国礼作为国家领导人外事活动的最高礼品。国家的重视,推动了瓷刻的发展。现在,文化部中国书画艺术指导委员会与河南省文联民间艺术家协会,成立了河南省瓷刻艺术研究所和登封嵩山民间艺术研究所,聘请了艺术家闫振甲为名誉所长,传授瓷刻技艺,并进行瓷刻艺术研究和开发生产,这将是国内外第一个专门从事瓷刻艺术研究的机构。该所的产品已经进入国内外市场,瓷刻艺术也随之从纯艺术创作进入规模性商品生产。(本文原刊于2014.08.22金融时报)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李梓源 最早瓷刻 朱友麟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天津雕刻艺术的发展
下一篇:中国刻瓷艺术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