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高启云与抗战期间的《泰山时报》

发布时间:2016-05-31 来源:​齐鲁晚报 作者:李文汇 编辑:石涵
摘要 1942年4月,由于日寇对泰山地区的拉网式扫荡,莱芜县北部茶叶区地处莱芜、章丘、淄博三地交界处,群山环绕,山林密布,故泰山地委与军分区机关进驻茶叶区办公,在此可进可退,便于机动。

1942年4月,由于日寇对泰山地区的拉网式扫荡,莱芜县北部茶叶区地处莱芜、章丘、淄博三地交界处,群山环绕,山林密布,故泰山地委与军分区机关进驻茶叶区办公,在此可进可退,便于机动。自此,时任泰山地委委员宣传部长的高启云同志(1914-1988),在茶叶区度过了一千多个日日夜夜。除搞好党的抗日工作宣传,发动群众参加抗战外,最主要的任务是负责指导其参与创刊的《泰山时报》。

于抗日烽火中主办《泰山时报》

《泰山时报》为三日刊,四开四版的石印小报,每版可容纳3000字左右。一版主要刊登国内要闻和社论;二版刊载本地区新闻,特别是抗日斗争要闻;三版是国际新闻及世界动态;四版为文艺专论等。当时报头上印有“定价每月三角”的价格,但实际上全部免费。第一期报纸印发1000余份,通过战时邮局逐级分送到本地区各县委机关、区、乡、村的党组织以及抗日武装和团体。

《泰山时报》报社分为编辑部、经理部、印刷部。编辑部负责稿件的采写。经理部负责经费的筹措、采购出版用的机械和纸张、油墨,接送稿件,还承担着战时邮局的工作。在当时险恶的环境下,经理部的工作难度最大。为此,战时邮局配有7匹战马,确保两日内将出版的报纸送往所辖七县各处;印刷部负责排版、印刷以及印刷厂的安全保卫工作。三个部门各设一名主任,报社社长则由地委委员、宣传部长高启云同志兼任,由此可见当时的工作难度和危险性是相当大的。

中共山东省委的机关报《大众日报》创刊于1939年1月1日。但是由于抗日根据地处在日寇据点和伪顽军队的分割包围之中,省委与各地区之间的交通十分不便,尤其是泰莱地区很难看到《大众日报》。因此《泰山时报》于1939年10月10日应时应运而生。《泰山时报》编辑部配有无线电收报机,可接收到延安新华社的电讯,可以把国内外大事、党中央的号召和指示传送给各抗日的县、区、乡、村。

由于泰山地委机关地处泰山山脉,有时为躲避日寇的扫荡,常在山阴之处办公,故收报机常常因信号不好而不能全文抄录新华社电讯。遇此,高部长就凭着平日积累的对中央文件精神的准确理解,不失电讯大意地亲自抄录。高部长抗战前在济南乡师读书时就才华横溢,常给《中国农村》、上海的《文化报》等进步报刊写评论文章和散文等。

吉山战斗突围成功,保留报纸火种

在1942年10月17日的吉山战斗中,当非战斗人员在高部长的带领下,离开刘白杨村到达高白杨村东时,吉山方向传来密集的枪声,听阵势敌人是有备合围而来。报社编辑部和地委电台部的同志都是非战斗人员,为了保护电台和编辑部机关,高部长缜密分析敌情后,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改变原行军路线,从凤凰山下的曼里村穿插至法山峪,爬上吉山北面的潘家崖村。这时,枪声逐渐停了下来。同志们都急着下山去看看,但高部长认为下山去无济于事,还是保护电台和编辑部要紧。在不停地转移中,他们来到了坐落在悬崖边上的逯家岭村,又登上了卧铺村东面的摩云岭。站在摩云岭上,已经看到博山城的电灯亮了。高部长说:“不知道上王庄的印刷厂怎么样了,我们到那里看看情况吧。”于是,一行十几人摸黑下山来到上王庄,幸好印刷厂完好无损。在吉山战斗中,编辑部遭受惨重损失。跟随汪洋政委(时任泰山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主力先行的资深编辑李爱文、李新华、腾振戈、郝克昌及年仅17岁的誊写员孟华全部壮烈牺牲。跟随高启云部长突围的编辑部主任宫达非、编辑董彩、记者方正、誊写员查仲谦幸免于难。就是这几个人日后成为《泰山时报》的核心骨干成员,担负起泰山区党报宣传的重任,继续编辑出报,直至终刊。由于高启云部长的多谋善断,英明果敢,才保留下《泰山时报》的火种,保留了泰山区党报宣传的基本力量。

吉山战斗结束后的第二天上午,高部长组织茶叶区的党政干部与群众,将烈士们的遗体掩埋。每座坟墓前大都竖起一块木牌,上书烈士的姓名。高部长抚摸着木牌心如刀割,痛哭失声。

1944年7月,《泰山时报》完成使命停刊

1944年,山东根据地的抗战形势逐渐好转,敌人对根据地的封锁愈显乏力。省委与各地区的交通开始顺畅起来。在泰莱地区可以看到三日前出版的《大众日报》了。在这种情况下,泰山地委报上级批准,要求停办《泰山时报》。这份在山东抗日根据地内,唯一的一份由中共地区级组织创办的党报,在历经五年艰苦卓绝的刊行岁月之后,于1944年7月印出了自己的《终结号》,完成了其光荣的历史使命。编辑部和印刷部的大部分人员编入《大众日报》社,部分进入地委宣传部。经理部人员大都具有丰富的对敌斗争经验,他们继续为民族解放事业做着重要的工作。

《泰山时报》刊行五年间,高部长在莱北茶叶区这块热土上度过了近三年的时光,其中大部分时间就活动于茶叶区的青山绿水之间。吉山战斗后,高部长指示报社编辑部改变原来跟随地委行动的路子,采取机动灵活的方式,穿行于茶叶镇的村村寨寨与地委所在地之间,下法山村、中法山村、上法山村、卧铺村、逯家岭村、上王庄村都曾是报社编辑部的常驻之地。重要的是在这里我党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茶叶区人民自觉而有组织地站岗、放哨、传递消息,提供食宿,甚至不惜牺牲生命。茶叶区人民为抗战、为《泰山时报》的顺利刊行与高部长一样做出了重大贡献。

当时,泰山区的抗日宣传工作就受到了上级的表扬,时任山东分局宣传部长、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秘书长的李竹如同志,在省宣传联席会议上指出:“应该表扬的是泰山区的工作,对党员的教育比较普遍细致。《泰山时报》进步迅速,材料充实,编辑活泼,印刷亦颇精美,为地方报纸中最好的一份。”(李文汇 作者系中共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党委书记)

原文原载于2014年12月25日《齐鲁晚报》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泰山时报 高启云 省委书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中国刻瓷艺术发展历史
下一篇:清代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撰对联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