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瓷艺术家陈起平
嘉宾:陈起平,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研究员、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天津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天津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会员、天津工艺美术行业协会会员。
简介:陈起平,1954年10月生于天津,师从王之海老师学习绘画,奠定了较深的绘画基础。从事美术教育工作40多年,多年来潜心钻研刻瓷技法,创作的作品既继承了传统艺术的理念,又吸收了现代绘画的表现手法,自成一派清新淡雅的田园风格。作品曾多次在地方及全国比赛中获奖。2004年以来受山东省刻瓷艺术大师王一君的细心指教,受益匪浅,在人物肖像方面颇有心得,曾为多位近现代名人刻制肖像,其中,刘欢和陈忠和肖像瓷盘,已被本人收藏,《周恩来总理》《周恩来和邓颖超》两件作品被周邓纪念馆收藏。
[天津美术网]:欢迎天津市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刻瓷艺术家陈起平老师做客天津美术网。陈老师,您好。
[陈起平]:你好。
[天津美术网]:刻瓷艺术是传统民间手工艺术,集书画、雕刻为一体,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您是如何爱上刻瓷艺术的?
[陈起平]:我是在绘画基础上进行刻瓷工艺研究的。当时,我任初中的美术老师,见到其他老师在盘子上刻东西。我发现,这个工艺很有意思,于是就问了这位老师一些相关的信息。他带着我在一间小商店找到了刻瓷用的工具和材料,我感到如获至宝。回家之后,就马上的画了一些草稿,在瓷盘上进行试验。在我看来,这个刻瓷工艺是和美术有一定关联的,需要一定的美术基础。这期间,我试着刻了两件,效果还行。从此之后,我就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刻瓷的研究,开始逐步刻制一些小作品。
陈起平作品
[天津美术网]:您最开始是师从王之海老师学习绘画,奠定了深厚的绘画基础,是不是对您后来从事刻瓷艺术有很大的帮助?
[陈起平]:刻瓷属于工艺美术一类。工艺美术对各方面要求都是比较严格的。诸如,形状、颜色、构图等方面要求都比较高。幸好我有绘画基础,在研究刻瓷的时候就显得游刃有余了。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只是单纯的模仿,就会缺少了再次创作的过程。可以说,绘画的功底对我帮助是非常大的。刻瓷需要素描、西画、国画,还有图案、色彩的运用,可谓是包罗万象。刻瓷还讲究再次创作,拥有绘画功底,要把绘画的理论在作品上展现。
[天津美术网]:请您讲讲刻瓷的“再创作”是什么概念?
[陈起平]:刻瓷是一个再创作的过程。模仿某位大师的绘画作品,在旁人看来,无非就是在盘子上模仿他人之作。而我是要有一个二次创作过程的。比如说雕人像。拿过一张照片来,照片中呈现出了明暗的变化。这就需要在刻瓷的过程中进行二次创作。要把立体感、明暗、光线、自己的感受都要刻进去。
我所刻的人像作品至今已有200余件了。这其中包括釉雕和上色两种。釉雕是练习刻瓷的基本功之一,因此初学刻瓷的时候应该以釉雕为主,通过尖刀和平刀相结合,在力度、角度、速度上不断变化,使得作品产生明暗、立体等效果。这需要一个逐步摸索熟悉的过程。在刻瓷的过程中,观察点的疏密、变化、大小,至熟练之后再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陈起平作品
(本文原刊于2014.05.23天津美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