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当声中“绣”神奇
“没有金刚钻,莫揽瓷器活”,这句古话像是为刻瓷量身定做的。何谓刻瓷?顾名思义,就是运用特制刀具在烧制后的瓷面上进行雕刻,有人形象地将其比作瓷器上的刺绣。
9月2日,虽是初秋,但夏天的酷热仍未散去。顶着火辣辣的日头,我们走在泊头市区煤场街弯弯曲曲的小巷子里,去拜访一位闻名全国的刻瓷大师王培忠。同行的人员告诉我们,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家领导人出国访问时的礼品,送给外国领导人。
走进他的“工作室”,一间面积不过10平方米的低矮平房,左边靠墙的桌子上,摆着几位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瓷刻肖像,五官、神态栩栩如生,件件精巧别致,很容易误认为那些图案是印在瓷盘上的。
一把刻刀、一把小锤、一个瓷盘,一位老人戴着老花镜正聚精会神地在盘子上雕刻着。叮叮当当的撞击声,清脆而有节奏。老人个头不高,貌不惊人,瘦得略显单薄,说起话来慢声细语,不张扬不炫耀,让人怎么也想不到他就是蜚声中外的全国工艺美术大师。
见到记者,他放下手里的活儿,聊起了他钟爱的瓷刻艺术。
祖孙三代爱绘画
“我父亲和祖父都喜欢写、刻、画,所以受家庭影响,我也自幼喜欢绘画。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接触到瓷刻工艺,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
王培忠17岁就开始在泊头工艺美术厂上班,主要搞木刻、钢刻等。一直干到1990年代厂子倒闭了。那时他就两个愿望:一个是入党,另一个是在绘画上做一个技术超群的人。
人们印象中的绘画都是在纸上,王培忠最初也这么认为,所以起初的好几年他都是按部就班地在纸上作画。1998年的一天,王培忠正在客厅里看电视,调台时无意中看到某个频道一位老师傅,手里拿着锤子等工具在瓷盘上刻画,刻出来的作品和在纸上画的一样好。“我当时眼前一亮,没想到还可以这样作画。”
从那以后的一个多星期,王培忠吃饭睡觉的时候脑子里都在想着老师傅在瓷盘上刻画的那一幕。“我国绘画大师太多了,我不可能追上他们的成就,也不想走父辈们的老路。要想做好必须走别人不愿走的路,做就要做得最好,要么就不做。”
当时能在瓷上雕刻的人寥寥无几,于是天生好奇心重、性子又好强的他开始着了魔似的琢磨瓷刻。
全靠自己去摸索
万事开头难。瓷上刻画,使用什么工具?怎么刻?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这一系列问题都要王培忠自己去弄清楚。
一开始他就选择刻齐白石的虾图,他认为“就要从虾须开始雕,从最难的开始,难的都攻克了其他的就都不怕了”。他到市场上买了小锤子,从厨房里找了几个白色的瓷盘,把原来在工厂里雕刻的工具拿出来磨了一下,便开始在上面试着刻画。
说着,他拿出一盒刻刀,大大小小一共有二十多把。他告诉我们,这样的刻刀一共有上百把,全部由自己一点点打磨而成,前端不同的形状代表了不同的用处。做瓷刻时,用小榔头轻击刻刀尾端,就可以在瓷盘上刻出痕迹了。
铁棒磨针,尚且不易,何况是合金钢呢?单从这些刻刀上,我们就能体会到老人对瓷刻的热爱与付出。
相对于瓷刻来说,木刻、钢刻等简单一点,但是它们的共同点是,不允许出一点错,否则将前功尽弃。拿瓷刻来说,如果一点刻错了,整个盘子就要毁掉重新再来。有时候花费了近半个月时间雕刻的瓷盘,因为刻错了一点点或刻的不到位,就把整个图案效果给破坏了。他狠狠心把它摔到地上,因为对于瓷刻来说瑕疵是不容许的。
王培忠已记不清丢弃过多少瓷盘了。可他依然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着。每天五点多钟起床,最少坚持工作7个小时以上。经常刻到三更半夜,以致两只手的手指变形变色。长期伏案雕刻身体也感觉不适。就是在炎热的夏天老人的手都是冰凉的。
成名,绝对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而正是在这一次次的丢弃与一次次的重来中,提升了他的创作技巧,塑就了他的工作韧性。凭借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敏锐的观察力,他慢慢地参悟出瓷刻的“门道”,他能把国画、书法等各种技法,与瓷刻工艺巧妙结合。这些年,他创作了大量的作品。不为名利享淡泊
在王陪忠的众多瓷刻作品中,他引以为豪的是刻出了开国领袖和十大元帅的头像。
当时正值共和国60周年华诞,这位与新中国同龄的老人萌发了瓷刻开国元勋头像的想法。经过一番精心雕琢,毛主席、周总理等开国领袖笑容可掬地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一幅幅作品,笔触酣畅奔放,色彩明净和谐,被艺术圈的人们称赞为“触有手感、观有笔墨”,既有“金石趣”,又有“笔墨韵”。
从此,王培忠被众人所熟知。他的作品除了在本国展出外,还被拿到日本、新加坡、加拿大、韩国、俄罗斯等国展出,并多次作为国礼送给外国领导人。
他从没想过,他的瓷刻会给他带来如此多的荣誉。作品不仅被编入《中国文艺家杂志》《世博中国艺术经典》《中国书画名家作品集》等书,而且还曾获得“新中国人民美术家”“国宝级艺术家”称号,今年还被授予世纪飞龙奖终身成就最高荣誉奖。
面对这些荣誉他一直很低调,瓷刻作品不是赠给知己好友,就是捐给有关团体,自己家里只有很少一部分。也有人告诉他,凭他的技艺,如果能刻财神、观音之类的,经济收入将十分可观。王培忠有自己的看法,学习瓷刻和当初画画一样纯粹是因为喜欢,一旦欲望多了,人就会变得浮躁,而这不是他愿意的。
刻瓷艺术待传承
王培忠展示的瓷刻作品多以白色为主。他解释说,瓷刻的关键在“刻”,而上彩色的话,就难以辨别出技艺了。通过刻刀刻出的图像,凿点有疏密之分,密的地方颜色自然深,疏的地方颜色自然淡。就跟在白色的白板上用白色的笔写字一样,很难看出来。所以说,用白色的更难刻。
瓷刻艺术除了要求创作者要有深厚的书画艺术功底外,更多时候拼的是毅力和耐力。由于瓷器坚硬易碎,不能像雕刻石头那样大刀阔斧。所以,进行瓷刻艺术创作既需要得当的工具,又需要拿捏好力度。
在敲打刻刀过程中,锤子要始终保持同一力度,快速均匀敲打刻刀,这种刻板的动作有时一做就是一天。最终经过无数次的敲打,作品被完整地雕刻在瓷器上。瓷刻艺术的最后一关,是上色,这当然也是对瓷刻艺术家功底的又一次考验。
由于瓷刻艺术太费功夫,一幅不大的作品就要耗时一两个月时间,最简单的作品也需要几天时间才能完成,所以年轻人都不愿学。这几年,经媒体报道,虽常有人找他来学艺,但没有人能坚持下来。女儿有时会跟他学学,但因为有工作,亦不能全力以赴。所以他特别希望有人能静下心来,和他学习,他也特别希望把自己这门手艺流传下去、发扬光大。(本文原刊于2013.09.06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