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刻瓷学院
编辑

【天工之美】黄小玲:醴陵瓷“传承派”的坚守之路

发布时间:2016-06-06 来源:雅昌艺术网  编辑:yuxun
摘要 正如黄小玲快速运转的思维一样,她的经历也走得比常人快。她18岁就已经能够画釉下五彩并进入醴陵陶瓷研究所;1998年离开陶瓷研究所开始自己创作,2002年即创办了以醴陵瓷创作和销售为主要业务的民营公司,并在自己独立创作的第5年——200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展银奖;60年代末出生的黄小玲,以40出头的年纪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导语:正如黄小玲快速运转的思维一样,她的经历也走得比常人快。她18岁就已经能够画釉下五彩并进入醴陵陶瓷研究所;1998年离开陶瓷研究所开始自己创作,2002年即创办了以醴陵瓷创作和销售为主要业务的民营公司,并在自己独立创作的第5年——2003年获中国陶瓷艺术展银奖;60年代末出生的黄小玲,以40出头的年纪获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称号。

现在的她,除了是醴陵瓷领域与"学院派"、"画院派"并立的"传承派"代表,更是当前醴陵瓷向外走的重要通道。但是这些在她看来,不过是时代在推着她向前走,走到现在这个阶段,她与醴陵瓷之间的联系早已超越了擅长和喜欢,醴陵瓷的发展成为伴随着她半生创作之路的责任。在采访最后,她很认真地说,"再过两年,无论是企业的事情还是陶瓷协会的工作,我都会放下。那时候,我的作品会更空灵、更纯净",更像是对自己说。  

2015092918133136619.jpg

黄小玲

从小在群力瓷厂的瓷器旁长大的黄小玲,在少年时期就进入了为醴陵瓷带来50年代至70年代“黄金时期”的醴陵陶瓷研究所。如今陶瓷研究所前辈大师有些已经带着质朴的荣耀离世,有些已经再难以稳稳执笔,无论是衔接陶瓷研究所一辈大师所留下的工艺,还是开拓当代醴陵瓷的新疆土,黄小玲都被予以热望。

来到醴泉窑的独栋小楼,门前散落着不少雅致的瓷器摆件。未见其人先闻其声,黄小玲一边安排工作一边大步迈入展厅。刚以坐定,她就兴致满满地讲起她用受损瓷器为女儿做的陶瓷梳妆台。

“醴陵瓷的器型以瓶形为主,一旦有所损伤,再用率并不高。但是我们对釉下五彩瓷泥料要求很严格,高温出窑后,如果泥料不够细腻,打上灯光会非常明显。所以,1380℃的高温,加上泥料的精细,以及在颜料上的挑剔,釉下五彩瓷很难降低它的成本,这对醴陵瓷走出去,以及走‘艺术生活化’道路,都是很迫切的问题。” 

2015092918132631451.jpg
虞美人 高60cm

“百家饭”的醴陵瓷传承者

黄小玲出生的年代正值醴陵瓷的第二个盛世。醴陵自唐宋就已有窑口,沩山古窑址至今仍密密麻麻覆盖着的瓷器碎片似乎是这段历史的脚注。然而,成就醴陵瓷的是诞生至今鲜有对手的釉下五彩。1906年,尚在清廷任职的熊希龄推动创办了湖南瓷业学堂,这间中国陶瓷史上第一所陶瓷专科学校极有远见地组建了由日本高校窑业科毕业的老师、景德镇和醴陵当地制瓷技师、国内文化名流共同构成的完整师资结构。很快这样的结构就带来了收益,1907年至1908年之间,日本技师、中国工匠和学堂学员就共同研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及玛瑙红五种高温釉下彩颜料,同时采用"三烧制"工艺,成功创烧出前所未有的釉下五彩瓷。

20世纪初诞生的釉下五彩瓷以"扁豆双禽瓶"于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金奖,自此,醴陵瓷举世闻名。新中国成立后,醴陵瓷更是演绎了"国瓷"荣光。50年代,陶瓷研究所和群力瓷厂先后成立,于50年代末至70年代多次为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研制生活用瓷,承制国宴用瓷,并为首部十大建筑中的三座特制陈设用瓷、茶具、餐具,为国家领导人特制礼品瓷,坐实了其当代"红色"官窑地位。

黄小玲的父亲曾在盛极一时的国营企业群力瓷厂工作,黄小玲和其他孩子一样,在瓷厂总会围着画瓷师傅看他在瓶上勾线,自己也常在画损的瓷胎上照着幼年的喜好涂抹,在瓷器的穿梭间黄小玲慢慢长大了。1964年正式命名的醴陵群力瓷厂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醴陵艺术瓷厂,是当时经国务院批准的湖南唯一生产釉下五彩瓷的专业瓷厂。群力瓷厂一直以生产工艺礼品瓷、宾馆瓷、中西餐具、茶具、咖啡具等当时代表富裕阶层生活方式的瓷器为主,常年为钓鱼台宾馆、和平饭店、广州中国大酒店等宾馆烧制瓷器;为当代中国生产了国家领导人生活用瓷、礼品瓷、国家机构的陈设瓷、国宴瓷。彼时家里人口众多,大家都为吃饭发愁,黄父便申请调去了瓷厂后勤部门,终于不用再忧心温饱了。在依赖粮票吃饭的时代,黄父不久就和陶瓷研究所画瓷的大师熟悉起来。

陶瓷研究所和群力瓷厂关系非常密切,现在看两者从成立之初即形成了科研与生产的密切组合。黄小玲非常幸运地在15岁就开始跟着陶瓷研究所的大师学习釉下五彩瓷。“我学釉下五彩,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那时候年纪小,什么都好奇、什么都想学,邓文科、陈扬龙老师我都和他们学过。包括当时从景德镇过来醴陵学釉下彩的老师,我也和他们学过。说7501是景德镇陶瓷的技术,绝对不是。当年景德镇窑口派了一批人过来学釉下彩,后来他们做水点桃花却始终没能做完,最后还是醴陵这边的老师过去一起做完了那批‘水点桃花’。” 

2015092918132741843.jpg

竹报平安

汉光之后的自立

90年代,在经济体制转型的大浪潮之下,纵有政府几经挽留,陶瓷研究所和群力瓷厂的颓势依然走低,最终,在醴陵釉下五彩制作上保留了几十年优势的群力瓷厂于2004年被兼并,以其科研引导醴陵瓷工艺的陶瓷研究所也转入股份制,科研辉煌难续。本在计划经济体制期间即为政府所用的醴陵瓷,刚刚迈入市场经济即遭受到这样严重的打击,外界猜测醴陵釉下五彩瓷是否就要这样消失了。黄小玲此时也已经离开陶瓷研究所,尽管仍然还是在做醴陵瓷创作,但是在种种局限之下,却也难以再像在陶瓷研究所时“倾其所有,尽其所能”了。

1999年,黄小玲跟随陈扬龙前往上海汉光陶瓷。汉光陶瓷这时候已经建立了相对完善的现代化管理制度,硬件方面的优势也绝非醴陵当地瓷业所能比。有着扎实技术和过硬美术功底的黄小玲很快在这里如鱼得水。在工作中,黄小玲发现汉光用的泥料非常细腻,特别适合做醴陵釉下五彩瓷。“我们现在看醴陵瓷大多都可以分辨是哪个年代创作的,六七十年代陶研所常用的大球泥现在已经非常少了,见过大球泥制瓷的人是可以分辨出那种通透的。九十年代的泥料并不好,那个阶段的胎质和其他时间的瓷器差别很大。”见到了这种泥料,黄小玲就认定了并非惟有大球泥才可以做醴陵釉下五彩瓷,经历了汉光陶瓷经营模式的她开始计划回到醴陵继续做釉下五彩瓷。

2004年1月,黄小玲代表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在人民大会堂,参加全国工艺美术师讲座,她的发言引起了人们对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关注;她在“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颁证及研讨会”上发表的《颇具收藏价值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和“国家陶瓷交流大会”上发表的《发掘创新釉下五彩瓷之我见》等论文,为中国釉下五彩陶瓷的发展创新进一步充实了理论基础,开辟了一条新世纪陶瓷艺术的新路。2004年年底,在省市有关领导的支持下,黄小玲用半年时间筹备组织的湖南省陶瓷协会正式成立,并当选为副会长;2005年4月,黄小玲代表湖南省陶瓷艺术大师,作为评委参与了“全国八大产区五大名窑大师评选活动”;2006年1月,她主持组织了“湖南省23位陶瓷工艺美术大师”的评审工作,并组织召开新闻发布会;2006年6月,当选“株洲工商联商会”执委。接着她组织全省陶瓷艺术家参加了“全国第八届陶瓷创新评比大赛”,捧回多个大奖,为湖南省陶瓷业争得蜚声国内外的殊荣。现在,黄小玲在着力于实现组织全省陶瓷艺术大师,建设一个釉下五彩瓷的基地,集多功能于一体,向世界展示釉下五彩瓷的发源、发展,为这一繁荣独特的艺术、为地区经济发展,创造一个更好的平台的奋斗目标。

黄小玲自己也认为“回到醴陵做釉下彩其实还是顺利的”,哪怕是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经济窘境。现在除了自己创作,黄小玲经营着一个推广个人品牌的平台,同时也在经营推动醴陵瓷创作群体的品牌。回想起当年在父亲转入群力瓷厂的后勤部门,让她有机会接触陶瓷研究所的大师,自己竟也感觉像是上天注定。

2015092918132812308.jpg

菊香系列·黄

(本文原刊于2015.10.02雅昌艺术网)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醴陵 黄小玲 陶瓷艺术大师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谈谈陶瓷成本
下一篇:阎先公:试论陶瓷壁画和瓷板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