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非遗师徒传承现场展演区,齐征正在精雕细刻 宁昊然 摄
2014年6月14日,“美丽非遗·文化山东”山东省庆祝第九个“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活动在山东省文化馆启动。启动仪式结束后,大量观众涌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师徒传承现场展演区。在入口处,一阵清脆的“叮当”声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来自淄博的刻瓷大师齐征,左手捏着镶有金刚钻的刻刀并使之垂直于瓷盘,右手把住自制的小锤敲打刻刀,随着锤击刀凿的变换,瓷盘上,一个“容”字如车辙般厚重的线条逐渐显现。
抱盘入境
刻瓷,因其用特制的刀具在烧好的素面瓷器上镌刻艺术形象而得名。它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剥玉”,清代成为一种独立的瓷器装饰艺术。上世纪70年代,在“北方瓷都”淄博,刻瓷发展成为一门融中国传统文化的意境和内涵、书画艺术的笔墨功力、金石艺术的刀法技艺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观之既有“如折钗骨,如屋漏痕,如虫蛀木”的金石韵味,又有笔墨神韵。
“持刀要稳,行刀要准,让手上的刻刀在锤子的震颤下自由地往前跑。”面对观众的提问,齐征放慢凿刻速度,一边示范,一边耐心讲解。上世纪80年代末,从小痴迷文艺的齐征一接触到刻瓷,便毫无缘由地喜欢上了。当时,她在淄博市文化局文物科上班。下班后,当大多数同龄人步履于大千世界的繁华与烂漫时,她却静静地独坐在房间里,抱着瓷盘,与“叮当”声做伴。刚入门时,因为手上的力度把握不准,碎在齐征手里的瓷盘不计其数。
“一开始,我只要刻瓷,父母就出去遛弯儿,噪声太大了。”为了减少破损率和噪声,齐征摸索着给瓷盘穿上了一层用工业软管做的套皮,底部的托盘里则盛满了锯末和水来吸声。有了这套“行当”,父母开始细心观察女儿刻瓷:人物、花鸟、山水、动物。他们惊叹:“原来,画儿不仅可以画在纸上,刻在瓷盘上也不错。”
慈母良师
在齐征的影响下,父亲齐乃义离休后也爱上了刻瓷艺术,并进入淄博市老年大学刻瓷专业班潜心学艺。2004年,他刻制的《毛泽东肖像》荣获“中国老干部书画摄影作品大赛”一等奖,《蒙娜丽莎肖像》获“第二届全国刻瓷艺术大赛”三等奖。齐征的母亲李永香则常常帮老伴“打打下手”,一般情况下,父亲雕刻,母亲着料上色。截至2012年底,两人共刻制各种作品近800件。刻瓷成为二老“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艺术载体。
1994年,齐征赴泰国曼谷参加中国古代科技对人类社会贡献展,作品《母子鸡》被泰国公主泰莎娃里收藏;1996年秋,她又赴英国参加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作品《奔马图》被帕特瑞博物馆收藏,同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之后她又多次赴新加坡、美国、韩国等十几个国家讲学、展演,宣传中国刻瓷艺术。“走过那么多地方,我发现最具吸引力的还是中国传统文化。”齐征说。
2012年夏,齐征和父母在威海荣成度假,偶遇一棵柿子树。“母亲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兴奋异常。她快步走过去,围绕此树慢察良久,然后向姗姗来迟的我嘟囔道:‘其实树木的颜色是很繁多的,树叶可能也有残缺,着料上色时,这些因素都该考虑周全。’她还弯腰从地上捡起几片落叶,放在家里窗台上,一有空就观看琢磨……有时,晚上上厕所她都忍不住要看几眼自己的作品,寻不足,找差距。”说完这些话,齐征已泪眼婆娑,“他*的德行和对生活的态度,是我最好的老师。”她的母亲因病已于2012年12月离世。
此情可待
“感觉风吹不倒这棵树。”展演首日,一位中年男子在作品《不屈不挠》前驻足良久。在作品《生命》里,树的枝干齐刷刷地伸向天空,尽情地拥抱雨露、阳光。而《杨柳依依》刻画的就是你我老家门前的那棵柳树。2004年,在新加坡参加展览时,齐征询问一位购买此作品的华人要不要帮他题字,那位华人委婉地谢绝了:“不要,任何文字都是多余的,它静静地就能说话,给我力量。”
“刻瓷是有生命力的,它需要更多的人去实践和研究。”2011年,淄博齐征刻瓷艺术研究院成立。2013年10月,由研究院申报的淄博瓷器雕刻艺术被列为淄博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单纯的一只盘子不会说话,艺术家要在作品中注入现代人的元素、活力和追求,让古老的民间艺术和现代人的生活对接,让‘非遗’舞进现代人的家庭。”
几十年来,齐征用刻瓷的独特语言表达着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其刻瓷技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多采用黑色瓷盘作为材料,作品高雅、简约、自然、深刻,题材活灵活现,主要用“断续的线”和“斑驳的面”来彰显刻瓷的质感和立体效果,令人印象深刻。
作为淄博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刻瓷艺术传递着百姓生活中最新的震荡和感悟,延续、记忆着艺术家对人类精神世界久远、诗性的追问。“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是它却会历经千年的海世沧桑、风雨变化,依然光泽如初、质朴诱人。”齐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