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世界旅游》杂志2015第一期
如果一件作品能够保存到五百年后或者一千年、两千年、抑或更久远的时间,那只有陶瓷!陶瓷以它特有的传承方式,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今天介绍的这位艺术家以陶瓷作为创作载体,以历史文化产传承为己任,十年如一日在陶瓷上耕耘,创作出了一件件的传世精品,而备受工艺界的瞩目。他曾登上人民日报、东方时空、2014年5月参加了中央电视台《一槌定音》的录制,2014年7月中央电视台九套纪录片频道《车窗外的城市》对他和他的作品《梨园清韵》做了详细报道。他的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受到国内外友人的高度认可。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说他的作品是代表时代,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抢救性发掘、是对文献资料的保护和再创作!他就是山东省工艺美术大师常宗林。
瓷刻艺术作品 《梨园情韵》
获第十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常宗林成长在山东淄博,淄博陶瓷历史悠久,可以上溯到新石器时期。建国后淄博陶瓷在我国传统陶瓷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并向多元化发展——瓷刻艺术应运而生。瓷刻艺术的雏形阶段始见于清末民初,那时只是在陶瓷釉面上做简单的刻画,画面和技法单一,还没有形成系统的艺术门类。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经过几代人的探索、创造,瓷刻艺术逐渐完善,而自成体系。瓷刻艺术是以陶瓷为创作载体,用不同的刀法对不同颜色的陶瓷釉面实施刻画,借用釉面和胎质的颜色对比,创造多维空间,展现出立体生动的画面,瓷刻艺术作为单独的艺术门类代表淄博陶瓷走出国门屡获大奖,已经成为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枝奇葩。
瓷刻艺术作品 京剧剧照《二堂舍子》梅兰芳 周信芳饰(1955年照片)
获第八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京剧艺术是中国国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常宗林就想用瓷刻这一艺术形式来表现京剧大师的舞台艺术风采,使其传承更加恒久。随着时空的转逝,这些艺术大师将会离我们越来越远,他们之间的故事已经有很多不为人知,我们要深刻铭记这些艺术巨匠为中华文化作出的杰出贡献,是他们所创造的优美华丽的唱腔和绰约风姿的舞台形象,给中华民族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文化财富。2000年常宗林将308件京剧脸谱用500px的白色瓷盘刻制出来,分别镶嵌在79条1000pxX4000px的花梨木框内,组成30余米长的巨型瓷刻京剧脸谱挂屏。2001年参加西湖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获得大奖,同年又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为吉尼斯之最。2003年他尝试将梅兰芳先生的《贵妃醉酒》剧照用瓷刻艺术形式刻制出来。载体选用直径1700px的白色瓷盘,然后着色完成,获得2005年首届齐鲁工艺美术博览会金奖。经过这两次的探索,使常宗林掌握了很多创作技巧和经验,借用瓷刻艺术细腻的创作手法来展现艺术大师的舞台风采,使之永远定格,不仅形式新颖而且更利于保存和传承。为了给作品注入更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每件作品创作时常宗林都要对这出戏曲的产生年代、历史和政治背景、唱腔流派、表演程式以及表演者在京剧界的地位做详细了解和论证,力求做到更加完美。2006年开始他新的创作,载体以1075px的深色釉面瓷盘为主,兼以白色瓷盘穿插,使其形式多样化,规格更统一,形成一个系列,作品名字就叫做《梨园清韵》。到2013年常宗林已经创作完成了20余件艺术精品,其中李世芳、毛世来之《花田错》获得2007年“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作品梅兰芳之《贵妃醉酒》,荀慧生、金仲仁之《绣襦记》,荀慧生之《梅龙镇》,周信芳之《投军别窑》分别获第九、十、十一届全国工艺美术博览会金、银奖。
瓷刻艺术作品 京剧剧照《贵妃醉酒》梅兰芳饰杨玉环(约1934年照片)
获第十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银奖
2012年5月,在首都师大赵宏博士的引荐下,常宗林专程拜会了奚派传人、著名学者欧阳中石先生。欧阳先生看了他的作品后连说:“好、好、好,太棒了!刻得真好!” 欧阳中石先生又说:“你这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抢救性发掘,是对文献资料的保护和再创作,你做这件事情的意义非常大,一定要把这个系列作品创作完成,陈列在国家博物馆向后人展示。” 欧阳中石先生的鼓励与赞赏,更增加了常宗林对《梨园清韵》的创作信心,又连续创作了张君秋的《回荆州》,赵燕侠的《碧波仙子》,杜近芳的《柳荫记》等刻瓷艺术精品。
常宗林始终认为艺术作品不应只是一种艺术形式的体现,还应该是对民族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发扬!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文化是一种有生命感染力的精神价值,并以一种美好的形式在时间和空间中传递。对艺术家而言,只有发自内心地热爱艺术,同时具有强烈的民族担当,才能保持旺盛的创造力,向世界骄傲地呈现中华民族文化的美好和瑰丽。有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对艺术执着追求的工艺美术大师常宗林,必将和他的艺术作品攀上艺术的巅峰!
瓷刻艺术作品 京剧剧照《花田错》李世芳饰毛世莱(1934年照片)
获第八届全国工艺美术大师精品博览会金奖
瓷刻艺术作品 (约1946年照片)
京剧剧照《投军别窑》薛平贵 周信芳饰
瓷刻艺术作品 (1936年照片)
昆曲《绣襦记》李亚仙 荀慧生饰 郑元和 金仲仁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