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古追源,远至盛唐中期,湖南醴陵瓷已有官窑美誉,名瓷古都之称源远流长。1915年,醴陵釉下五彩瓷在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大放异彩,从此天下闻名,举世无双。史中记载了她获得金奖后的盛况:“得赏金牌,以示优异,风潮所布,举国若狂,各埠商贩之来此贩运者络绎不绝。”当时,很多醴陵瓷器被选入皇宫作为装饰品,成为真正的皇贡。
醴陵瓷技艺独特之处在于勾线与分水。瓷艺家在绘制画面时带油性的色线能阻隔填色水彩的外渗,且勾线的墨色在一定高温下消失,呈现空白效果;分水填色则通过挤、收、点水等操作技法淋漓尽致地表现醴陵瓷的色彩效果。从而使画面轮廓清晰,层次错落分明。
然而由于战争影响,醴陵釉下五彩瓷曾一度中断。直到新中国成立,醴陵瓷业才开始复苏。它的发展像中国这一段进入转折的历史,也开始了大变化。1958年4月,毛主席专用胜利杯的问世,开启了醴陵瓷业的新篇章。此后,醴陵瓷业的发展如解放后的新中国,枯木逢春一样显现出蓬勃生机。
1964年国庆15周年,人民大会堂国宴餐具全部使用醴陵54个品种的釉下五彩瓷,并沿用至今。醴陵瓷器从昔日的皇贡再度成为新中国的国瓷。栖身钓鱼台国宾馆和中南海的醴陵瓷,代表着新中国瓷艺的最高水平,以国礼之尊典藏世界各国,是传递中华友谊与文化的使者。
郭沫若先生曾说:“中国陶瓷史就是中华民族史”。醴陵釉下五彩瓷真正发展时间不过百年,她在一个动乱的年代闻名于世,伴随中国发展,见证了一段历史的跌宕浮沉。她在这段历史里成为瓷艺顶峰的代表,成就了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