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手艺人—— 手艺是陶瓷的家园,是陶瓷工艺美术活的化石。——张明文
● 要有所成就,都得有“向前敲瘦骨”的坚忍品格
● 要耐得了寂寞,受得住清贫
● 我觉得做人就得谦虚一点,没本事就别到台前
大师资料图
张明文,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淄博市淄川区磁村人。1941年生于淄博,1960年毕业于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工艺美术班,精于陶瓷美术,长于书画,通诗词。 1974年起主持研究刻瓷艺术,耗几十年心血,凝结于瓷文化之中。从1981年起,先后在德国科隆、美国田纳西、瑞士、中国香港等地举办个人刻瓷展览并作现场示范;1989年,受轻工部委托编写“全国陶瓷行业刻瓷工等级标准”,1 9 9 1年获得通过;1 9 9 4年编写《刻瓷艺术培训教材》,成立“淄博市刻瓷艺术培训班”亲自授课。1993年,张明文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工艺美术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2002年被聘为“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评委;2006年12月,成为淄博市陶瓷艺术界第一位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艺界奇才”。
2007年5月29日,一个夏天的早晨。淄博中心城区的紫荆园生活小区里,红花绿草和宠物飞鸟,将小区点缀得休闲而幽静。刚刚做完胃部手术40天,张明文大师已经能够在家中自己走动,但行动仍然十分吃力。他斜靠在藤椅上,大脑在一刻不停地思索着,努力在寻找大病初愈后刻瓷作品突破的方向。我们的造访,使得久未与素友举杯品茗的张明文大师分外惊喜。一杯清茶,几许芬芳;没有拘束,没有客套。欣欣然,大师与我们倾心交谈。
摘得至高荣誉
记:2006年12月,您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这是我们国家工艺美术界的至高荣誉,您也因此成为淄博市陶瓷艺术界第一位国家级大师。年近七旬之际,您取得了这样的殊荣,回顾这几十年来所走过的艺术创作道路,您感觉成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张:坚忍和执着,这跟我的性格有关系。你们看,这幅“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是韩美林大师送给我的字。我觉得任何一个有所成就的人,能够从众多的平凡者之中脱颖而出,都要有“吾马非凡马”、“向前敲瘦骨”的坚忍品格。
从小煤矿工到瓷厂工人
记:在淄博刻瓷界,您是公认的元老、淄博刻瓷艺术的创始人。您是怎样走上刻瓷之路的?家庭的影响大不大?
张: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以前从没公开过父母的一些情况。在我之前,我们家族里还从没有一个从事工艺美术的,父亲原先在博山四十亩地当厨师,母亲是农民,没有文化,不过她会剪纸,剪得还特别好,我结婚的时候,门窗上的剪纸就出自母亲之手。
可惜我1 3岁高小毕业时就离开了家,没学到剪纸的技艺。我念高小的时候,就在学校里登黑板报,画点小报图,从那个时候,我喜欢上了画画。
我第一份工作是下煤井,在博山的双山煤矿干了一年的掘进工,那个时候我才16岁。一年之后,母校说啥也不让我干了,因为我年龄太小,体力上吃不消。这样,我从煤矿进入淄博瓷厂工作。
我始终认为,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你有什么爱好,将决定你一生会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你有什么样的性格,将决定你一生取得怎样的成就。
进入淄博瓷厂后,厂领导安排我专门照顾厂里一位名叫李左泉的老先生,他是山东省著名国画家、淄博市老艺人,现在早已过世了。我跟着他描描画画,一有空就在废信封、废牛皮纸上画人物、画花鸟,画好了就压在草席子下面。这事后来传到了厂领导那里,才干了不长时间,我就被调到绘画车间,后来又被保送到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工艺美术班学习。
那个时候,默默无闻地认真干活,最赚便宜。我进厂时间很短就出去学习,领导是这样跟我说的:“看你是块材料,送你去学习,不能把钱白花了。”
从山东省工业干部学校毕业不久,1962年厂里又派我到景德镇陶瓷学院定向学习粉彩技术。但那时还是3年生活困难时期,景德镇正在精减城市人口,学没上成,被安排到景德镇艺术瓷厂学粉彩。
被逼走上刻瓷路
记:作为淄博市刻瓷艺术的创始人,您是如何开始搞刻瓷创作的?
张:当时淄博的陶瓷何去何从正处于一个朦胧期,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一部分人被派到景德镇学习粉彩技术,一部分人被派到湖南学习釉下彩技术,但后来都因为泥料等问题,请进来的人没能够留下,派出去的人也没能够使学回来的技术得到应用,这两大技艺都没能在淄博发展下去。这种情况下,淄博陶瓷决定要走自己的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发展高石英瓷、滑石瓷等。
原来我是学绘画的,因为从景德镇学回来的技术用不上,在被逼无奈之下,才从1974年开始尝试着搞刻瓷创作,最终走上刻瓷这条路。
1974年冬,我在朋友陈贻谟处看到了来自青岛的郑惠民在一个小瓷瓶上刻的一棵牵牛花,刻瓷画面既像是国画,又有金石味道。我非常着迷,回家以后也想自己做一个,就找了一个瓷瓶,拿来刀、锤子等工具,叮叮当当自己刻,几番试验,最后用割玻璃的钻石刀尝试,取得了成功。我在一个瓷瓶上刻了一朵梅花,还配上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用墨上了色。这件作品虽然不算什么精品,但在当时却十分鲜见,瓷厂厂长槐兴亮将它放在厂里的展室。后来,来厂里参观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翟荫塘看到了,当即决定买下300件刻瓷作品作为国礼。
我还记得当时厂长跟我说:“你啥也别干了,给你5个刚从美校分来的学生,10天时间拿出300件刻瓷的活来。”后来我又多要了一个男工,就这样,我们7个人成立了淄博历史上第一个刻瓷班组。
记:在那时条件比较艰苦的情况下,淄博的刻瓷艺术还是走向了世界,作为淄博刻瓷艺术发展代表的您,经历了怎样的成长过程?
张:回顾我刻瓷艺术33年来的历史,的确是吃了不少苦,但也总算闯过了四大步。一是朦胧期,1974年来刻领袖像、红卫兵;二是唯美期,上世纪80年代以后开始进行技法创新、改造,题材上也进行创新;三是古风期,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创作了大量历史、古典题材的作品;四是新表现期,题材主要表现在创意、创新、创造上,作品主要是大作、力作,终于进入了中国美术最高殿堂——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
1982年5月至10月,第十四届世界博览会在美国田纳西州举行。当时我们边现场创作边卖作品,我们装钱的小箱子里,不时被塞进100美金的票子。我刻的一件作品《吹箫引凤》,被以1000美元的高价买走,成为博览会上的新闻。180多天的出国表演,为国家创外汇49970多美元。那时,我们对美元的价值没有什么概念,也并不看重这个。令我们都没想到的是,淄博的刻瓷作品竟然极受欢迎。《纽约日报》等外文报纸、电视台等,都做了详细报道。
论语微刻征服评委
记:2006年12月您被评为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准备了几件作品?
张:我送评的作品一共有3件,并不是为了评选而创作的,都是从我创作的作品当中挑选出来的。像送评刻瓷作品——敦煌壁画人物,是属于我古风期的作品,那时候我才五十几岁,线条不如现在沉稳,却很流畅。我在一件青瓷鹿头尊上,把中国敦煌壁画人物绘刻在瓷瓶的凸面上,人物的线条刻画和面部表情,构图与瓷瓶结构,都是事先构划好了的,如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送评的微刻作品“论语”,每个字都只有小米粒般大小。我把《论语》全文11000多字,刻在笔筒、笔架、镇纸、墨盒等青瓷文具上,每天刻几十、几百字,寒来暑往,历时数月。可以说,送评的这些作品,集中了我毕生的创作精髓。
记:您的作品为什么能够征服评委?
张:体现了“创意、创新、创造”。创意是生命,要符合主流文化;创新是灵魂,结合西方文化之长,做到中西合璧;创造是核心,有创造性的人才才是技能型人才。
就像微刻作品“论语”,可以说是“前无古人”,而且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以内后无来者”的作品。每一个字都如小米粒般大,除了要有功力,更要有细心和耐心,刻坏一个字,或者一个字刻得大了,这件作品就必须重刻——年轻的刻瓷人,功力达不到;等功力达到了,体力又不行了,有谁愿意拿出几个月的时间,去专心做那一件事?
我手头上还有一个微刻作品,刻了一半已经刻不下去了,因为我手术后体力已经达不到了,眼睛也看不太清了。
记:这些获奖的作品,是不是也集中体现了您对淄博刻瓷艺术的开创性贡献?
张:可以这么说。我对新的刻瓷技法做了很多尝试,也与同事一起做过很多努力。其中,大写意刀法、敷彩法和微刻法,使淄博的刻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使这门新的艺术逐渐走向完善。
食虾有感勉励后人
记:对年轻的刻瓷艺人,您有什么话嘱咐?
张:淄博刻瓷界应当说人才辈出,人才结构就像是一座金字塔,塔下面的人很多,越往顶尖上走,人才就越少,许多人就是因为忍受不了寂寞,耐不住清贫,始终不能够登顶。还是那句老话:要耐得了寂寞,受得住清贫,真金不怕火炼,埋头创作几十年,多实践,多研究理论,终究能成就大器。
去年有一次到饭店吃饭,服务员把几只通红的大虾端上桌时,我突然就想出了一首诗,起了个题目叫《食虾有感》:
本是虾类却称龙
未出前台先脸红
不待客人动刀叉
头尾分离各西东
我觉得做人就得谦虚一点,没本事就别到台前来。这只大虾,我一直珍藏着,时刻勉励自己。也与大家共勉。
本文原载于2007年5月31日《鲁中晨报》/记者 隋旭光 李春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