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刻瓷艺术网 > 天下刻瓷
编辑

传承千年的文化——琉璃

发布时间:2016-06-20 来源:淄博陶琉汇  编辑:yuxun
摘要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这是出自佛教书《药师琉璃光本愿经》的经典佛语,琉璃也成为了中国佛家的七宝之一。 唐朝元稹《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璀璨夺目的诱人风采。

可能很多人还不了解琉璃到底是怎么而来,又和玻璃有什么区别。今天小编就给大家科普下哦。

琉璃的由来

中国古代制造琉璃最初制作琉璃的材料,是从青铜器铸造时产生的副产品中获得的,经过提炼加工然后制成琉璃。琉璃的颜色多种多样,古人也叫它“五色石”。古时由于民间很难得到,所以当时人们把琉璃甚至看成比玉器还要珍贵。是由各种稀有金属形成的人造水晶(含24%的二氧化铅)为原料,是在1000多度的高温下烧制而成的。其色彩流云漓彩;其品质晶莹剔透、光彩夺目。

QQ截图20160620105518.jpg

琉璃的起源

琉璃,沉积历史华丽篇章,穿越三千年的时空,它以内敛的丰富保留着不可磨损的色彩。那如歌如泣的色泽流动,仿佛喃喃叙说西施泪别范蠡时的凄凄切切,晶莹的泪花滴落在胸前的信物“蠡”上,这铸剑时的坚贞之物,也为之动情。“流蠡”之称,由此而来。今天的“琉璃”取自“琉蠡”谐音,且演变而来。

中国琉璃艺术有三千多年历史,可追溯到商周年代。早在西周和东汉时期,古人为了比拟珠玉、宝石就此创造出晶莹剔透、温润光滑的琉璃艺术精品。

公元前138年,西汉出土的玻璃谷纹璧,是汉代时流行样式,证明汉王朝已经制作较大的玻璃器。河北省博物馆内,阵列着与举世闻名的“金缕玉衣”一起出土的西汉琉璃耳杯,这应该是迄今发现的中国最早用脱蜡铸造法制作的琉璃成品。淡淡湖绿色透出幽暗的光,这便是来自2100年前那个时代琉璃艺术的曼妙之光。

琉璃被誉为中国五大名器之首(金银、玉翠、琉璃、陶瓷、青铜)、佛家七宝之一,到了明代基本失传,单在传说与神怪小说记载,《西游记》中的沙僧就是因为打破一只琉璃盏而被贬下天庭的。

QQ截图20160620105528.jpg

 琉璃制作工艺

一件琉璃作品的制作过程冗长,需经过数十道工艺严格把关,方可完成。“火里来、水里去”,昂贵的有色水晶材料历经烈火的焚烧,在水中有数十步精巧的打磨工序,需达到晶莹剔透、柔和润洁的表层质感。前期制模异常繁复,且须一模一品。单模具只能烧制一件作品,无法二次使用,大型复杂作品甚至需多次开模、烧制才能完成。低成功率,使作品更为可贵可珍。在手工制作上,工人必须掌握精湛技术方能操作,每道工艺均有各自不定的变化因素,且在工艺过程中需经反复实验,作品色彩无一雷同,制作难度极高!是高温烧制,将精选原料以1400℃以上高温熔制成各种彩色水晶玻璃,并经过多次精选清洗后,按作品用料比例置于模具中,并设定严格的升、降温曲线,炉温必须控制在1000℃±5℃以内。其间融化液态有色水晶体的流动很难控制,但正因如此,才出现了一个个形态各异却又有统一风格的琉璃作品。琉璃出炉后,需要有不亚于珠宝制作的一系列打磨、抛光等工艺,一件琉璃成品的出现需要近20天时间来精雕细琢。

QQ截图20160620105541.jpg

琉璃的鉴赏

琉璃属于价值不菲的艺术品。原因有二:其一,古法琉璃材料特殊,而其制作工艺相当复杂,火里来、水里去,要几十道工序才能完成,有的光制作过程就要十到二十天,且主要依靠手工。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当困难,其火候把握之难更可以说是一半靠技艺一半凭运气。仅出炉一项,成品率就只有70%。更关键的是,古法琉璃不可回收,也就是说一旦出现一点点问题,十数天、几十道工序,多少人的努力就立刻付诸东流。其二,琉璃不仅仅是一种材质,更是一种文化产品,更重要的是,琉璃产品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琉璃产品。

和谐之美 舍得之意

琉璃不同于其它任何宝石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能融合格式色彩,色彩变化万千,依然通透,而且千年不变。甚至不同颜色的搭配,还有不同的象征意义,比如绿色琉璃报平安,紫色琉璃可催情。搭配的色彩同样讲究,比如琥珀色与蓝色融交有助事业和催财。

琉璃之美,存于光影游戏之间,流于人物灵犀之巅。影有影意,却令光愈加曼妙;人有人情,却使物更具灵性;铸舍刻意,玉竟得气息之趣;琢舍繁复,器竟现悠然之乐。和谐之美,是谓大美。取舍之意,是谓大得。

晶莹剔透 精灵绝美

琉璃内,或大或小、或浮或沉的气泡,是琉璃生命的特征。气泡是琉璃的呼吸,这是琉璃艺术领域的共识。有些制作者为了体现琉璃蕴涵的生命气息,故意在手法上使气泡更多地产生,有一种流动的气韵。其实琉璃制作过程中,要经过突然降温,加上很多工序手工完成,气泡不可避免,而这反而成了琉璃的独特魅力。存在于作品中的气泡,具有想象空间,更具灵气。这些气泡游走于晶莹剔透的水晶之中,漂浮于柔情似水的颜色带之间。是快意洒脱,是情意绵绵,还是浩然气魄,琉璃在诉说,我们在倾听。

 “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秽。”这是出自佛教书《药师琉璃光本愿经》的经典佛语,琉璃也成为了中国佛家的七宝之一。  唐朝元稹《咏琉璃》中描写“有色同寒冰,无物隔纤尘”就传达出琉璃璀璨夺目的诱人风采。 

QQ截图20160620105554.jpg

QQ截图20160620105603.jpg

QQ截图20160620105618.jpg

关注中国刻瓷艺术网微信公众号
0
关键词: 琉璃 佛教 艺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刻瓷艺术网立场。

如有版权异议,请点击查看免责声明

上一篇:国瓷悦动天水间 华光国瓷艺术馆绽放岛城
下一篇:第三届珠三角工艺美术作品邀请暨工艺美术金匠奖评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