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丁邦海,196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原中学美术教师,辞职后专职从事刻瓷艺术研究与创作。期间,得到著名陶瓷艺术家朱一圭先生,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刻瓷艺术家张明文先生的指点,更是得到中央美术学院原副院长侯一民教授的精心指导。后拜清末农工学堂刻瓷科首届学员、刻瓷艺术大师陈智光之子,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刻瓷”传承人陈永昌先生为师。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高级会员,中国陶瓷工业协会刻瓷文化研究会会员,山东省陶瓷艺术大师,山东省工艺美术名人,山东省首席技师。
1996年,刻瓷作品《毛泽东肖像》(直径1000mm)被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收藏;1997年,中国文联组联部和淄博市委、市政府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为丁邦海、黄玉双夫妇主办了刻瓷艺术展,参展作品《江泽民肖像》(直径1000mm)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藏。原中国文联党组书记高占祥参观后欣然题词“华夏一绝”。中央电视台曾以《盘中圆梦》为题拍摄了专题片。
近年来,多件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国外元首和友人。在省级以上的展览或大赛中,主要获奖作品有:2008年8月,作品《侯一民肖像》荣获第四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金奖;同年10月,作品《日月观音》荣获2008“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 2010年8月,作品《大师风采》荣获2010“神龙杯”山东省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2011年9月,作品《爱因斯坦抱手侧面像》获2011首届“东方明珠杯”全国工艺美术传承与创新优秀作品金奖;2012年6月,作品《大足之魂》在中国(青岛)工艺美术博览会上获2012年金凤凰创新产品设计大奖赛金奖; 同年11月,作品《敦煌神韵》系列刻瓷瓶获“华光杯”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金奖。
被誉为“中国肖像刻瓷第一人”,特别是釉雕肖像、佛像堪称一绝;线刻工艺运用“密线体”构成形式创作的仕女人物作品,具有较强的现代形式美感;山水题材的作品则以点刻、线刻和面刻工艺结合雕刻,以西画中光影造型因素强化山石的质感和体块感,表现出光感的丰富变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刻瓷艺术语言和风格。撰写的《刻瓷艺术的工艺分类》等十几篇刻瓷艺术研究论文分别在国家级专业刊物上发表,在釉雕工艺创新上填补了刻瓷理论的空白。
卷 首 语
当丁邦海大师把一沓书稿放在我面前时,一看到题目《中国刻瓷艺术》觉得这题目起得太大了。心想一位刻瓷艺术家又不是刻瓷艺术研究者,怎么能驾驭得了。待把书稿看完后,顿觉得惊喜和惊叹。在缺少参考资料的情况下,一年写出刻瓷艺术的专著,还配有丰富的插图,有的插图照片非常珍贵,难得一见。可见邦海大师在这一年里付出了多么大的心血,并且还是在繁忙的刻瓷艺术创作时间之余编著此书。实属不易。
山东淄博是我国北方著名的陶瓷产地,由于工作关系我经常去那儿。淄博的刻瓷艺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是全国最大的刻瓷艺术创作基地,拥有许多刻瓷艺术大师。无论是工艺还是艺术水平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刻瓷艺术诞生于清代乾隆年间,一直到清末都属于宫廷艺术。在民国初期还比较活跃,高水平艺术家主要集中在北京。从民国中期到建国初期,刻瓷艺术淡淡退出人们的视线。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北京市有关部门把仅有的两位清末农工学堂培养的刻瓷艺术家朱友麟、陈智光聘为研究员并授予“老艺人”称号。在北京以外,刻瓷艺术依然低靡。随着两位老艺术家的离世,刻瓷艺术更是几乎被人们遗忘。上世纪七十年代,山东淄博市的陶瓷艺术家复兴了刻瓷这门艺术,并且在工艺美术界、陶瓷界影响越来越大。全国其它地区也出现了许多有影响的刻瓷艺术家。但刻瓷艺术理论的研究却非常滞后,专业方面的书籍少之又少,与蓬勃发展的刻瓷艺术创作不相适宜。未曾想丁邦海大师做了尝试,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与丁邦海大师有过几次接触,其是山东淄博刻瓷界佼佼者,其作品在全国多次展览评比中获得大奖。特别是雕刻的肖像作品更是一绝,被誉为“中国肖像刻瓷第一人。”其釉雕刻瓷技艺,目前难有他人与其比肩。曾撰写的刻瓷艺术方面的十几篇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现在又编著了这本刻瓷艺术专著,说明丁邦海大师从一位刻瓷艺术实践家又跨越成刻瓷艺术理论家,成为一位复合型人才。
刻瓷艺术看似简单,实则并非如此。更由于历史记载的文字资料较少,编写这门艺术的专著困难肯定不小。好在《中国刻瓷艺术》呈现给我们的是丰富、详实的内容及图片,工艺分类的清晰、科学,创作步骤的通俗易懂等。第一章介绍了刻瓷艺术的起源及发展,使人们对这门诞生于宫廷里的艺术有了纵向和横向的了解,很容易让人喜欢上这门艺术。第二章工具和材料的介绍全面、详尽。第三章刻瓷艺术分类,非常细致科学,可见,丁邦海大师在编著这一章时没少费了脑筋。第四章的各种工艺创作步骤和技法,足以证明丁邦海大师对刻瓷艺术各种工艺掌握得娴熟、扎实。特别是最后一章当代刻瓷艺术精品欣赏,展示了全国几十位有代表性刻瓷艺术家的作品,代表了当代刻瓷艺术的最高水平。集中欣赏到这么多刻瓷艺术精品,这在以往所没有的。
这本书的出版,对丁邦海大师表示衷心祝贺。这本书的出版是中国陶瓷界的喜事,更是刻瓷艺术界的喜事。当读者读过此书后,定会收获到很多有益的东西。
相信并祝愿刻瓷艺术这一无形文化资产,在弘扬中带给当代人们生活更多美好!
国务院陶瓷顾问
全国陶瓷创作评比委员会主任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张守智
序
山东淄博刻瓷艺术家丁邦海先生,以其近著《中国刻瓷艺术》书稿恳请我为之作序,奉读之后,深为其孜孜不倦,二十余年投身刻瓷艺术的精神所感染,更感慨刻瓷工艺“失而复得”,发扬光大。如今经过邦海先生苦心钻研,悉心总结,即将成书付梓出版,理应祝贺。
刻瓷起源于18世纪,已有200多年历史。清朝乾隆年间开始盛行,至民国初期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后来因为战乱,这门技艺逐渐失传,直至上世纪70年代由山东淄博的陶瓷艺人挖掘复兴,至今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领域占得一席之地。近年来,在中国工艺美术协会举办的国家级展会中,刻瓷艺术作品不仅获得大奖,而且赢得诸多口碑。人们对刻瓷艺术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目前还没有比较详细和系统介绍这方面情况的资料。可喜的是,邦海先生又一次做出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中国刻瓷艺术》系统阐述了刻瓷艺术的起源及发展,第一次对刻瓷工艺进行分类。内容翔实,娓娓道来,条理清晰,精炼易懂,足见邦海先生研究考证之用心、钻研之尽心。特别是刻瓷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一章,具有普遍指导性和借鉴意义,展现了邦海先生娴熟的刻瓷技艺和深厚的艺术造诣,对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发扬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真诚希望工艺美术各门类都能涌现出一批像邦海先生这样执着于艺术、热心于传承的大师,使中国工艺美术事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更加欣欣向荣,蓬勃发展。
是为序。
中国工艺美术协会顾问 蒋仲平
序二
丁邦海大师编著的《中国刻瓷艺术》面世了。这本书集结其近三十年刻瓷艺术实践的理论总结及研究成果,填补了刻瓷艺术研究的部分空白,现在得以出版,值得祝贺。
刻瓷艺术在我国已有200多年历史,据考证,最初的刻瓷艺术出现在清乾隆时期的宫廷。宫廷艺人为将乾隆皇帝即兴在瓷器上题写的诗赋永久保存,使用硬质刀具雕刻后敷以墨色,形成了最初的刻瓷艺术。这一艺术在清代中后期得以快速发展,曾达到了鼎盛,但创作主要集中在宫廷。清末时期宫廷还专门设立机构培训刻瓷艺人。然而,随着清朝的灭亡和之后的战乱、动荡,刻瓷艺术逐渐走向衰落,解放后竟至几乎已鲜为人知。
山东淄博为齐国故都、鲁中重镇,亦是我国著名的北方瓷都,制瓷业历史悠久,出现过多位在全国有影响的陶瓷艺术家。在上世纪70年代,经过淄博陶瓷艺术家的挖掘,刻瓷艺术得以重现、复兴,并在当地蓬勃地发展起来。经过众多刻瓷艺术家的不懈努力,当代刻瓷艺术在使用工具、选择材料、制作工艺、创作题材等方面较之传统刻瓷艺术都有了很大的突破。越来越多的陶瓷艺术家、美术家及美术爱好者加入了刻瓷艺术创作队伍,使淄博成为我国最著名的刻瓷艺术之乡。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全国其它地区的刻瓷艺术创作。刻瓷艺术的复兴丰富了中国灿烂的瓷文化,也丰富了中国工艺美术的门类。
与丁邦海大师谋面不多,但对其刻瓷艺术的成就早有耳闻。从一位美术教师投身于刻瓷艺术,最终成为成就卓著的刻瓷艺术家。其刻瓷艺术作品多年来连续获得大奖,在刻瓷界颇具影响。1997年,在北京与爱人黄玉双举办刻瓷艺术双人展时曾引起轰动。当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占祥同志参观后欣然题词:“华夏一绝”,给予了很高的褒奖。邦海大师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创作人物肖像刻瓷和佛像刻瓷。在工艺方面,釉雕技艺代表了当今最高水平,被誉为“肖像刻瓷第一人”。近几年,又尝试线刻工艺创作并有所突破,亦取得骄人成绩。在繁忙的刻瓷创作之余,邦海大师还对刻瓷艺术进行研究,在国家级陶瓷及美术刊物上发表了十几篇论文,使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刻瓷艺术,收藏刻瓷作品,在刻瓷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刻瓷艺术》是邦海大师根据多年来对刻瓷艺术的研究成果,历时近一年时间编写而成。该书是第一本全面、系统地介绍刻瓷艺术工艺和技法的专著。特别是第一次把刻瓷工艺进行了科学的分类,根据瓷器釉色、使用工具、雕刻技法的不同以及敷色与否,把刻瓷艺术的工艺分为点刻工艺、线刻工艺、面刻工艺和釉雕工艺。又根据釉色的不同和创作技法的不同把点刻工艺分为浅色釉面雕刻法和深色釉面雕刻法;线刻工艺分为浅色釉面雕刻法和深色釉面雕刻法;面刻工艺分为浅色釉面雕刻法和深色釉面雕刻法。本书还以创作作品为例对每一种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作了详尽的介绍,并配有百余幅图片予以说明,使读者更能完整、准确地了解刻瓷艺术,解决了多年来人们(包括刻瓷艺术从业人士)对刻瓷工艺分类模糊的问题。该书最后一章为当代刻瓷艺术精品欣赏,收录了当今刻瓷界几乎所有名家的作品照片,代表了当代刻瓷艺术最高水平,使读者在了解了刻瓷艺术的同时也欣赏到这些艺术精品。
相信《中国刻瓷艺术》会对刻瓷艺术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地位提高,对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长 杨自鹏
2012年 12月于北京
前 言
瓷器是中国对世界的贡献,瓷器制作在中国连绵几千年,创造了灿烂的瓷文化,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刻瓷是丰富多彩瓷文化当中一门独具特色的艺术。她诞生于中国封建王朝最鼎盛之一的清乾隆时期,并且最早出现在宫廷,出身不可谓不尊贵。但随着封建王朝的灭亡,时代的变迁、灾荒、战乱等诸多因素,刻瓷艺术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庆幸的是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这一艺术又得以复兴,目前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蓬勃发展。
编者出生于被称为北方瓷都之一也是刻瓷艺术复兴之地的山东省淄博市,成长在充满浓郁瓷文化氛围中,从小就对身边的各类瓷器非常喜爱。随着年龄的增长,更是对瓷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三十年前开始绘制瓷板壁画,最后全身心投入到刻瓷艺术,经过几年的不断努力,收获颇丰。1996年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3周年,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正式收藏编者创作的一件大型刻瓷作品《毛泽东肖像》。山东淄博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进京参加了收藏仪式。1997年为纪念香港回归,淄博市委,市政府和中国文联组联部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为编者夫妇举办了刻瓷艺术展,引起了轰动。中央级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央视还为编者拍摄制作了《盘中圆梦》专题片。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文化艺术的倡导、扶持和重视,刻瓷艺术更是得到空前繁荣。编者参加过许多大型展览,获得大奖越来越多。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时常有前来拜师学艺者,全国各地咨询刻瓷艺术创作工艺技法的更是接连不断。于是编者几年前就产生了编著这本书的想法。刻瓷艺术虽然诞生于宫廷,统治集团也曾经较为重视,其发展也有过辉煌,特别是当代和谐社会,更是健康、快速地发展着,但纵观刻瓷艺术的研究,特别是工艺技法的系统规范、整理介绍却非常滞后,与创作实践脱节,不相适宜。使得人们对这门艺术不能清晰地了解,甚至刻瓷艺术从业者自己对此也存有模糊的认识,影响了刻瓷艺术的传播与发展。全面、详尽地介绍刻瓷艺术的专著少之又少,偶尔见到的文章多为刻瓷艺人的创作谈、创作体会等。这使得编者几年前想编著这本书的想法更加强烈,决定编著一本刻瓷艺术方面的书,对刻瓷艺术的起源和发展进行全面详尽地阐述,系统分类介绍刻瓷艺术创作的各种工艺和技法。
三年前,编者便开始着手准备,在繁忙的刻瓷创作之余,对自己多年的刻瓷艺术实践和经验进行总结。期间遇到的最大困难是几乎没有参考资料,即便是行内通用的一些工艺技法术语,由于地域方言的原因,也不适合用在书面语中。因其不能准确表达意思和内涵,容易造成歧意。后来通过走访请教老一辈刻瓷艺术家,也利用参展的机会与全国其它地区的刻瓷艺术家广泛交流,对诸多问题进行了反复论证。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总结积累了近十万字有关刻瓷艺术的资料,2011年年底动笔编著这本书。经过几个月的辛劳,编写成了初稿。在征求了多位刻瓷名家,陶瓷名家以及美术家的意见后,又经过十多次修改,终于定稿成为现在这本书。
本书从创意之初就没想写成权威的刻瓷艺术专著,只是把本人多年的刻瓷艺术创作实践以及其他刻瓷家的经验进行了归纳、整理后写了出来。目的只是使更多的人了解刻瓷这门宫廷艺术,同时给初学刻瓷艺术的新人以专业上的帮助,真心实意,仅此而已。
由于时间紧迫,又是在繁忙的刻瓷创作时间之余仓促成书,加上编者的理论水平有限,难免会遗漏一些重要的东西。特别是编者本人的资历、专业水准,编著这本书难免有一家之言之嫌。真切期待有更多的刻瓷艺术专著出现,以促进刻瓷艺术更加蓬勃发展。本书权当抛砖引玉吧。
目 录
卷首语
序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刻瓷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一、刻瓷艺术的起源
二、刻瓷艺术的发展
第二章 刻瓷艺术使用的工具和材料
一、刻瓷艺术使用的工具
1、合金刻瓷刀 2、金刚石刻线刀 3、小锤 4、磨具 5、辅助工具
二、刻瓷艺术使用的材料
1、瓷盘 2、瓷瓶 3、瓷板 4、其它瓷器型 5、颜料 6、稀释剂和调和剂
第三章 刻瓷艺术工艺和技法
一、刻瓷艺术的基本工艺分类
(一)点刻工艺
点刻工艺浅色釉面雕刻法
1、创作稿 2、落稿 3、雕刻 4、敷色 5落款 6、技法要领
点刻工艺深色釉面雕刻法
(二)线刻工艺
线刻工艺浅色釉面雕刻法
1、创作稿 2、落稿 3、雕刻 4、敷色 5、落款 6、技法要领
线刻工艺深色釉面雕刻法
(三)面刻工艺
面刻工艺浅色釉面雕刻法
1、创作稿 2、落稿 3、雕刻 4、敷色 5落款 6、技法要领
面刻工艺深色釉面雕刻法
(四)釉雕工艺
1、创作稿 2、落稿 3、雕刻 4、落款 5、技法要领
第四章 各种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一、点刻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点刻工艺浅色釉面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点刻工艺深色釉面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二、线刻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线刻工艺浅色釉面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线刻工艺深色釉面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三、面刻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面刻工艺浅色釉面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四、釉雕工艺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五、浅色釉面点刻、线刻、面刻工艺结合的创作步骤和技法
第五章 当代刻瓷艺术精品欣赏
一、肖像、佛像系列
二、仕女及人物系列
三、山水风景系列
四、动物、花鸟鱼虫系列
五、书法、篆刻系列
六、其它系列
第一章 刻瓷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所谓刻瓷,就是使用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合金等硬质材料制作的刀具,以刀代笔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山水、花鸟、鱼虫、动物、仕女人物、肖像及书法等各类题材的作品,并根据不同釉色和不同工艺敷色或不敷色而显形的一种艺术。
一、刻瓷艺术的起源
关于刻瓷艺术的起源,多年来业内人士持有多种观点,其中主要的观点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艺术,称为“剥玉”。伴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问世。大约从魏晋开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当时的制瓷艺人便在施釉前的胎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然后施釉烧成后留存,形成了所谓最初的刻瓷。宋代官窑瓷器大多就是在胎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成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胎坯上的刻画与釉面上雕刻有着本质的区别,且不说雕刻使用的工具、工艺技巧以及艺术家的素质不尽相同,而胎坯和釉面的质地强度硬度就相差甚远。宋代定窑瓷器雕刻的典型特征称为贴花、浮雕、划花和刻花;磁州窑的划花、剔花;龙泉青瓷的雕刻称为“跳刀”等都是施釉前的一种装饰。山西平定的刻花瓷虽是施釉后雕刻的,但其是烧制前的雕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刻瓷。第二种观点认为刻瓷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在其所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指出,“刻瓷工艺最早见于乾隆时期,光绪及民国时期较为流行”。“常见器物有缸、盆、温器、滷壶、茶壶等”。清代“康乾盛世”期间,三朝统治者深谙汉文化,对陶瓷更是情有独钟。特别是乾隆帝,非常欣赏宋、明两代的优美瓷器,凡过目喜之瓷器,多即兴提笔赋诗赞颂之,并直接书题于瓷器之上。为将皇帝的墨迹永世保留,宫内的能工巧匠用硬质工具将其雕刻,并敷着墨色,墨色浸入瓷胎之内,经久不变。从此开始,在瓷器上雕刻御制诗词的艺术加工出现了,也就是刻瓷艺术出现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和明代的瓷器,有很多是清朝帝王在瓷器背面附加亲笔诗词,由艺人加以雕刻。这时的刻瓷只作为偶尔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在雕刻技巧上能较真实地表现出书法艺术。有一件乾隆年间的刻瓷作品,是宋代汝窑产品“洗”。上刻有跋文和“乾隆甲午春御题”及“双龙乾卦”圆章(图1-1,图1-2)。这是目前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刻瓷艺术作品,经专家根据多种资料考证可以认定刻瓷艺术真正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并且起源于宫廷。这一观点越来越得到刻瓷理论研究者及业内人士的认可。
图1-1、故宫展品,笔洗
图1-2、故宫展品,笔洗底部
初期刻瓷使用的工具大多是高碳钢锥型尖刀,以线刻为主,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到乾隆后期,因为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清廷特意在皇宫内专门设置了“造办处”,聚集了各地能工巧匠进行艺术创作,以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举,瓷器雕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雕刻的瓷器已开始扩大到瓷板、花瓶、文具等。其图案纹样已不再是以刻字再加上几道简单的线条为限,而是已发展到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作品,且栩栩如生,山水和花草经过精雕细刻也能散发出大自然的气息。从一定意义上说,到了这一时期,刻瓷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艺术。
二、刻瓷艺术的发展
刻瓷艺术自乾隆时期出现一直到清末始终发展着,提高着。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块刻瓷板,是清道光时期的刻瓷作品。雕刻的山水风景,线条较之乾隆时期的作品更细腻些、生动些。虽然说这一时期的刻瓷艺术仍然很不成熟,可是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
清晚期,刻瓷艺术得到较好发展,雕刻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光绪28年(1902年)顺天府尹陈壁在北京承办工艺学堂,又称农工学堂,是一种半工半读性质的学校。开设各种工艺课程,刻瓷即为其中的一科,从上海聘请来的刻瓷名家华约三为教师,学生20多人,传授的刻瓷技艺只有雕刻单线和双钩来表现画面。其中朱友麟、陈智光为首届学员。清末学堂解散,学生们各为生活奔波,学刻瓷技艺的20余人都先后改行转业,最后在北京从事刻瓷创作的只有朱友麟和陈智光两人。
民国初年,刻瓷艺术的工艺技法得到明显提高,朱友麟、陈智光二位大师把在农工学堂所学到的南方刻瓷使用的钻石刀和北方刻瓷使用的钢刀进行了综合利用。使得所刻线条变化无穷,过去那种单调、乏味、影子式的画面开始改变了。后陈智光去了上海,在北京刻瓷界只剩下朱友麟一人。在战乱的年代这位艺人也为生活所迫,有时不得不改刻些水晶或玉石等。朱友麟作品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示,获得银质奖。大约在抗日战争前,朱友麟大师通过刻苦钻研,进一步创新发展了刻瓷艺术的工艺技法,从雕刻工笔风格走上了雕刻写意风格的道路。并曾与国画大师齐白石、吴作人、张大千等合作,由画家在瓷器釉面上落稿,朱友麟雕刻,创作出了刻瓷稀世珍品。陈智光1944年到上海以象牙平刻为主带徒传艺,并将刻瓷艺术传入上海。解放后在北京专职从事刻瓷艺术。陈智光大师的作品有着自己的特点,创作时自画自刻,雕刻的线条流畅,感情丰富,姿态豪迈,别有风趣。(图1-3至图1-8)。
图1-3,朱友麟
图1-4,朱友麟刻瓷作品
图1-5,朱友麟刻瓷作品
图1-6,陈智光
图1-7 陈智光刻瓷作品
图1-8 陈智光刻瓷作品
清末民初,江西景德镇的黎瑛、黎勉亭父子擅长刻瓷。民国4年(1915年)受袁世凯之命,黎勉亭到北京为英王乔治刻像。其在一件大型瓷器上雕刻出英王乔治肖像,据说是“神形逼肖,毫发皆似”,作为国礼送往伦敦,轰动了英吉利。
民国前期,由于朱友麟、陈智光二位大师的创作影响,刻瓷艺术依然以北京地区为主,并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技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民国后期因为战乱,刻瓷艺人生活无法保障,纷纷转行另谋生路,使刻瓷这门诞生于皇宫里的艺术,虽然“出身高贵”,也逐渐凋零。(图1-9至图1-14)。
图1-9,刻瓷帽筒
图1-10 刻瓷帽筒
图1-11,刻瓷大罐
图1-12,刻瓷盘
图1-13,刻瓷粥罐
图1-14,刻瓷壶
图1-15,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前排陈智光、朱友麟,后排陈永昌、李清宇、骆铭振
新中国成立以后二十多年间,刻瓷艺术已几乎被人们遗忘,但在刻瓷艺术的诞生地北京,政府还较为重视,曾在社会上挖掘民间艺人。1956年,有关部门把朱友麟、陈智光请到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同时授予“老艺人”称号,并在1957年为他们配备了年轻学员(图1-15,图1-16)。随着陈智光、朱友麟先后于1962年和1964年离世,大师级刻瓷艺术家在中国已无从查找了。除北京外,其它地区如上海、南京、景德镇、扬州、苏州、青岛等地还有零星的刻瓷艺人从事这种技艺,有的只为养家糊口。即使在专业工艺美术单位工作创作过刻瓷作品,也多为业余爱好,并非专业从事刻瓷艺术。上世纪60年代前后,民间偶见有挑担子走街串巷的工匠,从事在碗内或碗底雕刻姓氏的手艺,虽也是一种刻瓷,只是十分简单粗糙,不能算是一种艺术。
图1-16,1957年,《北京日报》刊登照片,陈永昌随父学艺,子承父业
20世纪70年代初,刻瓷艺术在山东淄博得以复兴。山东淄博为鲁中重地,齐国故都,8000年前就创造了陶文化,陶器的生产可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瓷器的生产不晚于隋唐时代。明清以来淄博地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产地。1972年,淄博著名陶瓷艺术家朱一圭先生在区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博山区工艺美术厂,开发生产鲁砚。期间受金石名家、鲁砚大师石可先生的指点,使用刻砚刀具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形象,然后敷色显形。从此,淄博出现了刻瓷艺术。
同时期,山东淄博瓷厂将刻瓷艺术列入了国家礼品项目。张明文先生为完成定制的外交礼品任务,受派与同事去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参观学习,向石可、郑惠民先生学习刻瓷。回单位后带领5位美校毕业学生成立了刻瓷组,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对淄博刻瓷艺术的创作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0多年来,张明文先生对刻瓷艺术工艺和技法进行了大胆创新突破。不仅培养了一批刻瓷艺术人才,同时创作了大量的刻瓷艺术作品,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或现场表演。1989年10月,受轻工部委托,张先生编写了《全国陶瓷行业刻瓷工技术等级标准》。由于其成就卓著,2006年12月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马林先生擅长雕刻人物肖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肖像刻瓷艺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1979年在北京参展时,曾被邓颖超同志邀请到家里,委托其为周总理刻制肖像。自1978年肖像刻瓷作品选为国家礼品以来,马林先生有多件肖像刻瓷精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多个国家的首脑、政要。其中美、英、法等国总统、首相来信致谢。
李梓源先生的刻瓷作品参加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览,1982年获得德国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佳成就者称号。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陶瓷工艺品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和第一个被授予最佳成就者称号的陶瓷艺术家。
在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界,除上述几位大师外,还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刻瓷艺术乃至工艺美术界较有影响的刻瓷艺术家。包括尹干、阎先公、罗晓东、董善习、李世典、吕泉、孙兆宝、信德胜、王一君等。他们都身怀刻瓷绝技,作品风格各异,在全国性刻瓷艺术大赛及工艺美术创作评比中屡获大奖。2000年,董善习先生编著出版的《刻瓷艺术》一书,介绍了刻瓷艺术基本工艺和技法,为刻瓷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的兴旺发展与其它艺术一样,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扶持。当地党委、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艺美术协会、陶瓷协会等都对发展刻瓷艺术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和专业协会,组织刻瓷艺术家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进行艺术交流。并且每两年在山东淄博举办一次全国刻瓷艺术大赛,现已举办了五届。大大促进了淄博和全国刻瓷艺术的蓬勃发展。1996年12月,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3周年,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正式收藏一件淄博刻瓷艺术家大型刻瓷作品《毛泽东肖像》(直径1000mm),淄博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前往参加收藏仪式。1997年6月,中共淄博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文联组联部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题为“中国青年艺术家丁邦海、黄玉双刻瓷艺术展”。这是刻瓷艺术历史上第一次在北京举办的以刻瓷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引起强烈反响。展览的大型刻瓷作品《江泽民肖像》(直径1000mm)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藏。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占祥同志参观展览后欣然题词“华夏一绝”。此次展览对推动刻瓷艺术的发展意义非常深远。目前山东省淄博市有40位以上刻瓷艺人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在全国绝无仅有。山东淄博的刻瓷艺术,无论是刻瓷的工艺技法还是创作题材以及刻瓷工具和瓷器型的运用,较之传统刻瓷艺术都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较高水平。
在山东淄博刻瓷艺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其它地区的刻瓷艺术也有了令人欣喜的发展,包括陶瓷产区和非陶瓷产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刻瓷”传承人陈永昌先生,系清末农工学堂刻瓷科首届学员陈智光之子,得其父真传,自制刻瓷工具,作品别具风格。特别是在壁厚只有0.3mm、局部0.1mm的瓷器上雕刻的作品,是目前见到的最薄胎的刻瓷艺术品。
北京市的茅子芳先生, 1984年开始在传统刻瓷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尝试在深色釉面上运用釉雕工艺,以写实的手法刻制人物肖像作品,属于较早掌握釉雕工艺的刻瓷艺术家。
除北京以外,刻瓷艺术在江苏扬州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扬州刻瓷艺术出现于清朝末年,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江雨三、朱少甫两位大师。他们对江苏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江雨三大师作品金石味特浓,风格粗狂、黑白分明、大刀阔斧、淋漓尽致、极尽韵味,有大家风范。江大师擅长在挂屏、花瓶、大碗、成套的盘、碟、汤匙等瓷器上雕刻鸟兽、花草、人物等。有写意的,有兼工代写的,无不神情毕现。朱少甫大师擅长花鸟、仕女,风格清丽飘逸,与江雨三大师风格有明显区别。他多以手执刻线刀雕刻,以线条为主,刀法细腻,线条简练、挺拔、俊逸,且游丝线条运用得娴熟自如。
江苏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杨达生先生出身刻瓷世家,江雨三大师是其曾外祖父。祖父和父亲也掌握刻瓷技艺,受家庭影响,杨达生先生自幼就喜欢在瓷器上刀刻玩耍,20岁时已基本掌握在厚瓷上刻字的艺术。1985年左右杨达生先生成功刻出薄胎瓷瓶,2006年至2009年,用三年的时间刻出了一件“传世碗”。碗直径360mm,壁厚0.8mm,碗中刻字深0.2mm。也是目前所知的在较薄胎的瓷器上创作的刻瓷艺术品之一。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淮安市传统刻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季云华先生为江苏扬州刻瓷的传承者。季先生早年跟随伯父建喜公学习祖传的刻瓷艺术,心追手摹,寒暑无间,终得其诀窍。在继承传统刻瓷艺术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季先生也是目前国内刻瓷界为数不多的,以釉雕工艺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刻瓷艺术家。季先生还对刻瓷艺术潜心研究,先后两次在《中国工艺美术》杂志上发表有关刻瓷艺术创作的论文。
江苏苏州刻瓷艺术家陆震宇先生的刻瓷作品独具一格。渗入了苏州地方元素,题材上较多反映诸如苏州的古典园林,紫砂壶、明清家具、太湖赏石等。作品色彩上追求淡雅素静的吴门画派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姑苏艺苑新葩”。
广东潮州市邱培祥先生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刻瓷艺术家。多年来在继承传统刻瓷工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的刻瓷作品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作品追求明快、华丽,色彩对比强烈,让人赏心悦目,极具观赏价值。特别是在“中国红”红釉瓷板和瓷瓶上创作的刻瓷作品独具特色。在全国性的展览评比中,邱先生的刻瓷艺术作品获得过几十个大奖。
天津市紧邻北京,是我国传统文化较为浓郁的地区之一。刻瓷艺术在天津已成为非常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门类,在当代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的刻瓷艺术家。 80岁高龄的华非老人,是天津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画家、陶瓷艺术家、文物收藏家、鉴赏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刻瓷艺术家。华老拜过的老师及交往的业内人士都是中国顶尖级的文化大师,因此,其作品有较高的品位。华老对刻瓷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一批造诣很深的刻瓷艺术人才。
除华非老人外,天津近年涌现出的优秀刻瓷艺术家还有吴龙元 、马魏华、孟昭丽、吴沛霖、陈起平等。吴龙元先生1962年开始研究刻瓷艺术。他改革的“陶瓷刻刀”被国家授予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瓷、石速雕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马魏华先生是天津市知名书法家。由中国邮政出品的《汉字的衍化与发展——刻瓷艺术邮票集》已经问世,这是世界首部以“汉字衍化与发展”为主题的刻瓷艺术个性化邮票集。邮票集内展示的158幅书法刻瓷艺术品是马先生历时12年创作完成的。邮票集共三册,包含158枚个性化邮票,集中了篆、隶、草、行、楷五种汉字形式,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汉印、古隶等。
孟昭丽女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全国著名书画篆刻家孙其峰先生,在书法,绘画,篆刻,瓷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2000年出版发行了《瓷刻艺术》一书,介绍了刻瓷艺术的发展与基础技法,为在天津普及刻瓷艺术产生了影响。
吴沛霖先生,现为天津市老年大学刻瓷专业教员。吴先生从原岗位退休后选择普及刻瓷艺术作为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工作方向。在自己坚持刻瓷创作的同时,2005年把刻瓷艺术引进老年大学和市民学校的课堂。老年人学刻瓷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一道风景。吴先生撰写的《教您学刻瓷》一书,成为老年大学刻瓷专业的教材。2010年,他编制了一套视频教学演示文稿,可视性强,深受老年朋友们的欢迎。吴先生还在老年网站开辟了“瓷刻艺术沙龙”版块,使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与外界进行刻瓷艺术交流。吴先生的教学还被列入天津市远程教育计划,今后可以让喜欢刻瓷艺术的人们在社区、在家里就能系统地学到刻瓷艺术专业知识。2011年,吴先生刻瓷作品《甲骨文》获得“华光杯”第五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银奖,2012年,《听蝉》获得“国华杯”第三十八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金奖。
陈起平先生是美术专业的科班生,中学美术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先生接触刻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是天津市刻瓷界卓有成就的求索者之一。他在承袭传统刻瓷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当代大家经验,作品形成鲜明的风格,成为天津市刻瓷艺术界的佼佼者。是天津市以刻瓷艺术为主项被评出的第一位工艺美术大师。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刘小刚先生,早年跟父亲学习刻瓷艺术。以釉雕工艺雕刻山水和风景,其作品独具一格,曾多次参加全国刻瓷艺术大赛并获奖,是目前河北省刻瓷艺术界的优秀代表。
陕西省西安市的刘五四先生初学刻瓷时,既无师承,又不谙门径,凭着对刻瓷艺术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索,终于成为一名刻瓷新秀。刘先生生长在古都西安。典雅古拙的西周金文,神采飞扬的四神瓦当,纯朴清新的画像砖石,都是他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无论是石雕狮盘、秦俑头像,还是车马出行图,都是他创作的题材。其作品《齐白石大师肖像及篆刻》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目前,除山东淄博为最大的刻瓷艺术创作基地外,全国其它地区从事刻瓷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唐山市、山东省的青岛、济南,黑龙江省、江苏省的淮安、苏州、扬州,江西省的景德镇,河南省、广东省、陕西省和山西省等地。近年,在每届全国刻瓷艺术大赛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上,都有山东淄博以外的刻瓷艺术作品获奖。特别是山东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市老年大学、天津老年大学等院校专门设有刻瓷艺术专业班,由专职老师教授刻瓷艺术。刻瓷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青睐。其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形成以山东淄博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局面。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