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刻瓷艺术的起源及发展
所谓刻瓷,就是使用天然金刚石、人造金刚石、合金等硬质材料制作的刀具,以刀代笔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山水、花鸟、鱼虫、动物、仕女人物、肖像及书法等各类题材的作品,并根据不同釉色和不同工艺敷色或不敷色而显形的一种艺术。
一、刻瓷艺术的起源
关于刻瓷艺术的起源,多年来业内人士持有多种观点,其中主要的观点为两种。一种观点认为秦汉时便有剥凿瓷釉的艺术,称为“剥玉”。伴随着制瓷业的发展,大量精美优质的瓷器问世。大约从魏晋开始,帝王、官宦和一些文人墨客在玩赏瓷器之余,很想把咏诗题文的墨迹留存于其上,以便永久保存。当时的制瓷艺人便在施釉前的胎坯上,用直刀单线刻出诗文书画的轮廓,然后施釉烧成后留存,形成了所谓最初的刻瓷。宋代官窑瓷器大多就是在胎坯上刻出花纹后施釉烧成的典型代表。实际上,胎坯上的刻画与釉面上雕刻有着本质的区别,且不说雕刻使用的工具、工艺技巧以及艺术家的素质不尽相同,而胎坯和釉面的质地强度硬度就相差甚远。宋代定窑瓷器雕刻的典型特征称为贴花、浮雕、划花和刻花;磁州窑的划花、剔花;龙泉青瓷的雕刻称为“跳刀”等都是施釉前的一种装饰。山西平定的刻花瓷虽是施釉后雕刻的,但其是烧制前的雕刻,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刻瓷。第二种观点认为刻瓷艺术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的宫廷。著名陶瓷鉴定专家耿宝昌在其所著的《明清瓷器鉴定》一书中指出,“刻瓷工艺最早见于乾隆时期,光绪及民国时期较为流行”。“常见器物有缸、盆、温器、滷壶、茶壶等”。清代“康乾盛世”期间,三朝统治者深谙汉文化,对陶瓷更是情有独钟。特别是乾隆帝,非常欣赏宋、明两代的优美瓷器,凡过目喜之瓷器,多即兴提笔赋诗赞颂之,并直接书题于瓷器之上。为将皇帝的墨迹永世保留,宫内的能工巧匠用硬质工具将其雕刻,并敷着墨色,墨色浸入瓷胎之内,经久不变。从此开始,在瓷器上雕刻御制诗词的艺术加工出现了,也就是刻瓷艺术出现了。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宋代和明代的瓷器,有很多是清朝帝王在瓷器背面附加亲笔诗词,由艺人加以雕刻。这时的刻瓷只作为偶尔进行的艺术加工。但在雕刻技巧上能较真实地表现出书法艺术。有一件乾隆年间的刻瓷作品,是宋代汝窑产品“洗”。上刻有跋文和“乾隆甲午春御题”及“双龙乾卦”圆章(图1-1,图1-2)。这是目前见到的年代最早的一件刻瓷艺术作品,经专家根据多种资料考证可以认定刻瓷艺术真正起源于清代乾隆年间,并且起源于宫廷。这一观点越来越得到刻瓷理论研究者及业内人士的认可。
图1-1、故宫展品,笔洗
图1-2、故宫展品,笔洗底部
初期刻瓷使用的工具大多是高碳钢锥型尖刀,以线刻为主,艺术表现力显得单调、平实。到乾隆后期,因为经济的昌盛和统治者御用文化生活的需要,清廷特意在皇宫内专门设置了“造办处”,聚集了各地能工巧匠进行艺术创作,以专门制造宫廷使用的工艺品。由于当时社会各阶层的推举,瓷器雕刻艺术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雕刻的瓷器已开始扩大到瓷板、花瓶、文具等。其图案纹样已不再是以刻字再加上几道简单的线条为限,而是已发展到雕刻山水、花鸟、草虫等作品,且栩栩如生,山水和花草经过精雕细刻也能散发出大自然的气息。从一定意义上说,到了这一时期,刻瓷才真正发展成为一门新的、独立的艺术。
二、刻瓷艺术的发展
刻瓷艺术自乾隆时期出现一直到清末始终发展着,提高着。北京故宫博物院还藏有一块刻瓷板,是清道光时期的刻瓷作品。雕刻的山水风景,线条较之乾隆时期的作品更细腻些、生动些。虽然说这一时期的刻瓷艺术仍然很不成熟,可是较之前有了很大进步。
清晚期,刻瓷艺术得到较好发展,雕刻的瓷器品种逐渐增多。光绪28年(1902年)顺天府尹陈壁在北京承办工艺学堂,又称农工学堂,是一种半工半读性质的学校。开设各种工艺课程,刻瓷即为其中的一科,从上海聘请来的刻瓷名家华约三为教师,学生20多人,传授的刻瓷技艺只有雕刻单线和双钩来表现画面。其中朱友麟、陈智光为首届学员。清末学堂解散,学生们各为生活奔波,学刻瓷技艺的20余人都先后改行转业,最后在北京从事刻瓷创作的只有朱友麟和陈智光两人。
民国初年,刻瓷艺术的工艺技法得到明显提高,朱友麟、陈智光二位大师把在农工学堂所学到的南方刻瓷使用的钻石刀和北方刻瓷使用的钢刀进行了综合利用。使得所刻线条变化无穷,过去那种单调、乏味、影子式的画面开始改变了。后陈智光去了上海,在北京刻瓷界只剩下朱友麟一人。在战乱的年代这位艺人也为生活所迫,有时不得不改刻些水晶或玉石等。朱友麟作品曾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展示,获得银质奖。大约在抗日战争前,朱友麟大师通过刻苦钻研,进一步创新发展了刻瓷艺术的工艺技法,从雕刻工笔风格走上了雕刻写意风格的道路。并曾与国画大师齐白石、吴作人、张大千等合作,由画家在瓷器釉面上落稿,朱友麟雕刻,创作出了刻瓷稀世珍品。陈智光1944年到上海以象牙平刻为主带徒传艺,并将刻瓷艺术传入上海。解放后在北京专职从事刻瓷艺术。陈智光大师的作品有着自己的特点,创作时自画自刻,雕刻的线条流畅,感情丰富,姿态豪迈,别有风趣。(图1-3至图1-8)。
图1-3,朱友麟
图1-4,朱友麟刻瓷作品
图1-5,朱友麟刻瓷作品
图1-6,陈智光
图1-7 陈智光刻瓷作品
图1-8 陈智光刻瓷作品
清末民初,江西景德镇的黎瑛、黎勉亭父子擅长刻瓷。民国4年(1915年)受袁世凯之命,黎勉亭到北京为英王乔治刻像。其在一件大型瓷器上雕刻出英王乔治肖像,据说是“神形逼肖,毫发皆似”,作为国礼送往伦敦,轰动了英吉利。
民国前期,由于朱友麟、陈智光二位大师的创作影响,刻瓷艺术依然以北京地区为主,并在中原地区流传甚广。尽管技术水准参差不齐,但很多民间艺人都掌握着这套瓷上雕刻的本领。民国后期因为战乱,刻瓷艺人生活无法保障,纷纷转行另谋生路,使刻瓷这门诞生于皇宫里的艺术,虽然“出身高贵”,也逐渐凋零。(图1-9至图1-14)。
图1-9,刻瓷帽筒
图1-10 刻瓷帽筒
图1-11,刻瓷大罐
图1-12,刻瓷盘
图1-13,刻瓷粥罐
图1-14,刻瓷壶
图1-15,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成员合影,从左至右前排陈智光、朱友麟,后排陈永昌、李清宇、骆铭振
新中国成立以后二十多年间,刻瓷艺术已几乎被人们遗忘,但在刻瓷艺术的诞生地北京,政府还较为重视,曾在社会上挖掘民间艺人。1956年,有关部门把朱友麟、陈智光请到北京市工艺美术研究所聘为研究员,同时授予“老艺人”称号,并在1957年为他们配备了年轻学员(图1-15,图1-16)。随着陈智光、朱友麟先后于1962年和1964年离世,大师级刻瓷艺术家在中国已无从查找了。除北京外,其它地区如上海、南京、景德镇、扬州、苏州、青岛等地还有零星的刻瓷艺人从事这种技艺,有的只为养家糊口。即使在专业工艺美术单位工作创作过刻瓷作品,也多为业余爱好,并非专业从事刻瓷艺术。上世纪60年代前后,民间偶见有挑担子走街串巷的工匠,从事在碗内或碗底雕刻姓氏的手艺,虽也是一种刻瓷,只是十分简单粗糙,不能算是一种艺术。
图1-16,1957年,《北京日报》刊登照片,陈永昌随父学艺,子承父业
20世纪70年代初,刻瓷艺术在山东淄博得以复兴。山东淄博为鲁中重地,齐国故都,8000年前就创造了陶文化,陶器的生产可追溯到大汶口龙山文化时期,瓷器的生产不晚于隋唐时代。明清以来淄博地区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陶瓷产地。1972年,淄博著名陶瓷艺术家朱一圭先生在区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博山区工艺美术厂,开发生产鲁砚。期间受金石名家、鲁砚大师石可先生的指点,使用刻砚刀具在瓷器釉面上雕刻形象,然后敷色显形。从此,淄博出现了刻瓷艺术。
同时期,山东淄博瓷厂将刻瓷艺术列入了国家礼品项目。张明文先生为完成定制的外交礼品任务,受派与同事去青岛工艺美术研究所参观学习,向石可、郑惠民先生学习刻瓷。回单位后带领5位美校毕业学生成立了刻瓷组,创作了一批优秀作品。对淄博刻瓷艺术的创作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30多年来,张明文先生对刻瓷艺术工艺和技法进行了大胆创新突破。不仅培养了一批刻瓷艺术人才,同时创作了大量的刻瓷艺术作品,并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举办展览或现场表演。1989年10月,受轻工部委托,张先生编写了《全国陶瓷行业刻瓷工技术等级标准》。由于其成就卓著,2006年12月被评为第五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
马林先生擅长雕刻人物肖像,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其肖像刻瓷艺术代表当时最高水平。1979年在北京参展时,曾被邓颖超同志邀请到家里,委托其为周总理刻制肖像。自1978年肖像刻瓷作品选为国家礼品以来,马林先生有多件肖像刻瓷精品由国家领导人赠送给多个国家的首脑、政要。其中美、英、法等国总统、首相来信致谢。
李梓源先生的刻瓷作品参加过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展览,1982年获得德国慕尼黑第34届手工艺国际博览会金质奖章和最佳成就者称号。这是建国以来我国陶瓷工艺品在国际上获得的第一枚金牌和第一个被授予最佳成就者称号的陶瓷艺术家。
在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界,除上述几位大师外,还涌现出一批在全国刻瓷艺术乃至工艺美术界较有影响的刻瓷艺术家。包括尹干、阎先公、罗晓东、董善习、李世典、吕泉、孙兆宝、信德胜、王一君等。他们都身怀刻瓷绝技,作品风格各异,在全国性刻瓷艺术大赛及工艺美术创作评比中屡获大奖。2000年,董善习先生编著出版的《刻瓷艺术》一书,介绍了刻瓷艺术基本工艺和技法,为刻瓷艺术的普及和推广作出了贡献。
山东淄博刻瓷艺术的兴旺发展与其它艺术一样,离不开党委、政府的鼓励和扶持。当地党委、政府,行业管理部门,工艺美术协会、陶瓷协会等都对发展刻瓷艺术非常重视。成立了专门研究机构和专业协会,组织刻瓷艺术家走出去参加各种展会进行艺术交流。并且每两年在山东淄博举办一次全国刻瓷艺术大赛,现已举办了五届。大大促进了淄博和全国刻瓷艺术的蓬勃发展。1996年12月,为纪念毛主席诞辰103周年,北京毛主席纪念堂正式收藏一件淄博刻瓷艺术家大型刻瓷作品《毛泽东肖像》(直径1000mm),淄博市委、市政府领导亲自前往参加收藏仪式。1997年6月,中共淄博市委、市政府与中国文联组联部在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举办了题为“中国青年艺术家丁邦海、黄玉双刻瓷艺术展”。这是刻瓷艺术历史上第一次在北京举办的以刻瓷艺术为主题的展览,引起强烈反响。展览的大型刻瓷作品《江泽民肖像》(直径1000mm)被中共中央办公厅收藏。时任中国文联党组书记的高占祥同志参观展览后欣然题词“华夏一绝”。此次展览对推动刻瓷艺术的发展意义非常深远。目前山东省淄博市有40位以上刻瓷艺人获得省级和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和陶瓷艺术大师荣誉称号,在全国绝无仅有。山东淄博的刻瓷艺术,无论是刻瓷的工艺技法还是创作题材以及刻瓷工具和瓷器型的运用,较之传统刻瓷艺术都有了重大突破和发展,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较高水平。
在山东淄博刻瓷艺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国其它地区的刻瓷艺术也有了令人欣喜的发展,包括陶瓷产区和非陶瓷产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刻瓷”传承人陈永昌先生,系清末农工学堂刻瓷科首届学员陈智光之子,得其父真传,自制刻瓷工具,作品别具风格。特别是在壁厚只有0.3mm、局部0.1mm的瓷器上雕刻的作品,是目前见到的最薄胎的刻瓷艺术品。
北京市的茅子芳先生, 1984年开始在传统刻瓷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尝试在深色釉面上运用釉雕工艺,以写实的手法刻制人物肖像作品,属于较早掌握釉雕工艺的刻瓷艺术家。
除北京以外,刻瓷艺术在江苏扬州也具有较大的影响。扬州刻瓷艺术出现于清朝末年,鼎盛时期的代表人物是江雨三、朱少甫两位大师。他们对江苏刻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江雨三大师作品金石味特浓,风格粗狂、黑白分明、大刀阔斧、淋漓尽致、极尽韵味,有大家风范。江大师擅长在挂屏、花瓶、大碗、成套的盘、碟、汤匙等瓷器上雕刻鸟兽、花草、人物等。有写意的,有兼工代写的,无不神情毕现。朱少甫大师擅长花鸟、仕女,风格清丽飘逸,与江雨三大师风格有明显区别。他多以手执刻线刀雕刻,以线条为主,刀法细腻,线条简练、挺拔、俊逸,且游丝线条运用得娴熟自如。
江苏扬州市工艺美术大师杨达生先生出身刻瓷世家,江雨三大师是其曾外祖父。祖父和父亲也掌握刻瓷技艺,受家庭影响,杨达生先生自幼就喜欢在瓷器上刀刻玩耍,20岁时已基本掌握在厚瓷上刻字的艺术。1985年左右杨达生先生成功刻出薄胎瓷瓶,2006年至2009年,用三年的时间刻出了一件“传世碗”。碗直径360mm,壁厚0.8mm,碗中刻字深0.2mm。也是目前所知的在较薄胎的瓷器上创作的刻瓷艺术品之一。
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淮安市传统刻瓷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季云华先生为江苏扬州刻瓷的传承者。季先生早年跟随伯父建喜公学习祖传的刻瓷艺术,心追手摹,寒暑无间,终得其诀窍。在继承传统刻瓷艺术工艺技法的基础上,创新突破,形成了个人的风格。季先生也是目前国内刻瓷界为数不多的,以釉雕工艺创作取得较高成就的刻瓷艺术家。季先生还对刻瓷艺术潜心研究,先后两次在《中国工艺美术》杂志上发表有关刻瓷艺术创作的论文。
江苏苏州刻瓷艺术家陆震宇先生的刻瓷作品独具一格。渗入了苏州地方元素,题材上较多反映诸如苏州的古典园林,紫砂壶、明清家具、太湖赏石等。作品色彩上追求淡雅素静的吴门画派的艺术风格。被誉为“姑苏艺苑新葩”。
广东潮州市邱培祥先生为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著名刻瓷艺术家。多年来在继承传统刻瓷工艺技法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创新,创作的刻瓷作品风格多样,题材丰富。作品追求明快、华丽,色彩对比强烈,让人赏心悦目,极具观赏价值。特别是在“中国红”红釉瓷板和瓷瓶上创作的刻瓷作品独具特色。在全国性的展览评比中,邱先生的刻瓷艺术作品获得过几十个大奖。
天津市紧邻北京,是我国传统文化较为浓郁的地区之一。刻瓷艺术在天津已成为非常有影响的工艺美术门类,在当代涌现出一批较有影响的刻瓷艺术家。 80岁高龄的华非老人,是天津著名的篆刻家、书法家、画家、陶瓷艺术家、文物收藏家、鉴赏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刻瓷艺术家。华老拜过的老师及交往的业内人士都是中国顶尖级的文化大师,因此,其作品有较高的品位。华老对刻瓷艺术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培养了一批造诣很深的刻瓷艺术人才。
除华非老人外,天津近年涌现出的优秀刻瓷艺术家还有吴龙元 、马魏华、孟昭丽、吴沛霖、陈起平等。吴龙元先生1962年开始研究刻瓷艺术。他改革的“陶瓷刻刀”被国家授予实用新型专利;2002年“瓷、石速雕工艺”获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马魏华先生是天津市知名书法家。由中国邮政出品的《汉字的衍化与发展——刻瓷艺术邮票集》已经问世,这是世界首部以“汉字衍化与发展”为主题的刻瓷艺术个性化邮票集。邮票集内展示的158幅书法刻瓷艺术品是马先生历时12年创作完成的。邮票集共三册,包含158枚个性化邮票,集中了篆、隶、草、行、楷五种汉字形式,包括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汉印、古隶等。
孟昭丽女士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师承全国著名书画篆刻家孙其峰先生,在书法,绘画,篆刻,瓷刻等方面有很深的造诣。2000年出版发行了《瓷刻艺术》一书,介绍了刻瓷艺术的发展与基础技法,为在天津普及刻瓷艺术产生了影响。
吴沛霖先生,现为天津市老年大学刻瓷专业教员。吴先生从原岗位退休后选择普及刻瓷艺术作为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工作方向。在自己坚持刻瓷创作的同时,2005年把刻瓷艺术引进老年大学和市民学校的课堂。老年人学刻瓷已经成为天津市的一道风景。吴先生撰写的《教您学刻瓷》一书,成为老年大学刻瓷专业的教材。2010年,他编制了一套视频教学演示文稿,可视性强,深受老年朋友们的欢迎。吴先生还在老年网站开辟了“瓷刻艺术沙龙”版块,使老年人不出家门就能与外界进行刻瓷艺术交流。吴先生的教学还被列入天津市远程教育计划,今后可以让喜欢刻瓷艺术的人们在社区、在家里就能系统地学到刻瓷艺术专业知识。2011年,吴先生刻瓷作品《甲骨文》获得“华光杯”第五届全国刻瓷艺术作品大赛银奖,2012年,《听蝉》获得“国华杯”第三十八届山东省陶瓷艺术设计创新评比大赛金奖。
陈起平先生是美术专业的科班生,中学美术教师。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先生接触刻瓷至今已有三十多年,是天津市刻瓷界卓有成就的求索者之一。他在承袭传统刻瓷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当代大家经验,作品形成鲜明的风格,成为天津市刻瓷艺术界的佼佼者。是天津市以刻瓷艺术为主项被评出的第一位工艺美术大师。
河北省陶瓷艺术大师,唐山市工艺美术大师刘小刚先生,早年跟父亲学习刻瓷艺术。以釉雕工艺雕刻山水和风景,其作品独具一格,曾多次参加全国刻瓷艺术大赛并获奖,是目前河北省刻瓷艺术界的优秀代表。
陕西省西安市的刘五四先生初学刻瓷时,既无师承,又不谙门径,凭着对刻瓷艺术执着的追求,不断探索,终于成为一名刻瓷新秀。刘先生生长在古都西安。典雅古拙的西周金文,神采飞扬的四神瓦当,纯朴清新的画像砖石,都是他取之不尽的艺术源泉。无论是石雕狮盘、秦俑头像,还是车马出行图,都是他创作的题材。其作品《齐白石大师肖像及篆刻》获得首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作品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铜奖。
目前,除山东淄博为最大的刻瓷艺术创作基地外,全国其它地区从事刻瓷艺术创作的艺术家越来越多。如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的唐山市、山东省的青岛、济南,黑龙江省、江苏省的淮安、苏州、扬州,江西省的景德镇,河南省、广东省、陕西省和山西省等地。近年,在每届全国刻瓷艺术大赛及工艺美术作品大赛上,都有山东淄博以外的刻瓷艺术作品获奖。特别是山东淄博职业学院、淄博市老年大学、天津老年大学等院校专门设有刻瓷艺术专业班,由专职老师教授刻瓷艺术。刻瓷作为一门独立的艺术,被越来越多的人们喜爱、青睐。其在中国工艺美术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正形成以山东淄博为中心辐射全国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