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陶瓷器釉彩的发展:从无釉→有釉,然后再由釉下彩→釉上彩,并逐步发展成【釉下釉上合绘】的五彩、斗彩。
中国是瓷的故乡,瓷器的发明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词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中期,中国就出现了早期的瓷器,因为无论在胎体上,还是在釉层的烧制工艺上都尚显粗糙,烧制温度也较低,表现出原始性和过渡性,所以一般称其为“原始瓷”。
从装饰手法来说分三类:
1.胎装饰多为:印花、划花、刻花、堆贴、绞胎等。
2.釉装饰:单色釉(青瓷、白瓷、黄瓷、蓝瓷、绿瓷等单一色泽釉色的瓷器)、结晶釉兔毫、油滴、铁锈斑、茶叶绿釉等含结晶物质的釉面装饰)、花色釉(窑变釉等)、纹片釉(就是釉面有裂纹的那种啦!像哥窑)。
3、彩装饰 釉下彩(青花啊,釉里红,釉下三彩等)、釉上彩(五彩、粉彩、珐琅彩、素三彩等)、釉下彩和釉上彩相结合(斗彩)。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