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筒是中国古代除笔、墨、纸、砚以外最重要的文房用具,大约出现在明朝中晚期。笔筒因使用方便,很快就风靡天下,至今仍盛而不衰。
笔筒是一种最为常见的置笔用具,一般呈圆筒状,材质多样,可见竹、木、瓷、漆、玉、象牙、紫砂等,是文人书案上的常设之物。在古代,笔筒以其艺术个性和较高的文化品位,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明代文人朱彝尊曾作《笔筒铭》,云:“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
瓷质笔筒应该产生于宋代:故宫博物院陶瓷鉴定专家 冯先铭先生在【中国古陶瓷图典】中说“笔筒,文房用具,插放毛笔之用,始见于宋,流行于清,器型似筒状。宋代笔筒口径较小,传世不多”。
老笔筒材质多样,有瓷、木、竹、漆、玉、牙、紫砂等。清三代(康熙、雍正、乾隆)以前的瓷笔筒,因存量很小,一直是藏家追寻的目标,但晚清和民国时期出产的瓷笔筒存世量还很大。从年代上讲,康熙笔筒属藏家难得之物,市场上大量带康熙款和画风的瓷笔筒其实大多为晚清同治、光绪年间仿造,鉴定两者区别,需要从釉色、造型、画意笔法仔细研究。
清代的笔筒中,从存世的情况来看,瓷笔筒是仅次于竹笔筒的,品种涉及青花、青花釉里红、釉里红、墨彩、五彩、粉彩、斗彩、单色釉等。其中,康熙的青花、雍正的墨彩和乾隆的粉彩笔筒,体现了各朝瓷器烧制的最高水平。从器型上看,清早期(顺治、康熙),某些笔筒还保留了明代笔筒上下均略撇的特征;清中期后,笔筒多为直身圆筒。从纹样看,有山水人物、花鸟、松鹤、百寿字等,但以山水人物故事为多,如虎溪相送、竹林七贤、春夜宴桃李园等。此夕池有少量的玉笔筒和象牙笔筒,这些笔筒大多通景,以深雕、镂空和阴刻技法琢制山水人物等纹样,人物与景色相配,纹饰精致,层次丰富,布局繁密,立体感强。
从形制上看,到了清朝,笔筒的形制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清顺治年间的笔筒一般体形较高,平底无釉,:胎体厚重。到了清康熙年间,则体形略为降低,胎壁适中,底中央有一小圈下凹,涂白釉,凹圈外平坦,向外施一圈白釉,向内边的一圈则无釉。这种底形看上去似一玉壁形,所以,人们称之为“壁足”。到了清雍正、乾隆以后,笔筒则变得胎体略宽,胎壁也略薄,其底也由“平底”、“壁足”改为“圈足”。
笔筒从明末至清一直盛而不衰;成为古代文人墨客们案头工具中不可替代的美器。如今,精美的老笔筒早巳成为收藏市场上一道独特的风景。